“生育基金”可能建立,二胎时代真的要来了吗?

常常有人说,“养个孩子消灭一个百万富翁!”
现在生一个孩子还不行,还得生完二胎,如果有了二胎,以此类推那么应该消灭三个中产家庭了。

从怀孕到生娃、再到把娃养到大学毕业,父母要花多少钱?可能很少人会记账然后计算这笔巨额的花销。而最近网上出现的一个“中国十大城市生养成本排行榜”,就把生养孩子的成本列出了九项,然后计算出各城市的支出。

“生育基金”可能建立,二胎时代真的要来了吗?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十大城市生养成本排行榜》

其中,北京以276万元的生养成本荣登首位,排行榜还把城市家庭工资和生养孩子成本进行对比。一对普通的北京家庭夫妻,双方不吃不喝需工作23年才能攒够生养成本。看完这组数据,真真的是“压力好大!”随便一算,从婴儿时期的奶粉,到上学之后的教育费、兴趣班等花费,还没算上以后房子和车子等,几百万就分分钟消费一空。

“生育基金”可能建立,二胎时代真的要来了吗?

生一个都那么艰辛,生二胎对于很多工薪阶层普通家庭而言岂不是捉襟见肘?现在再也不是过去的“多口人不过等于多加一双筷子”的传统思想了,养孩有多难,只有当了父母才知道,孩子才是最大的奢侈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所言:“一个家庭的生育决策,应当由其收入、教育以及其他个人因素来决定,让家庭自住选择生育孩子的数量。”

所以生不生二胎,除了钱的问题,还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1、身体

很多打算要二胎的家庭,年龄都在30岁往上,有的甚至超过35岁,这样的情况下,身体各方面素质肯定不如一胎的时候好,就算强行要二胎,也会很累,身体恢复相当慢。更有的二胎妈妈为了生孩子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2、工作

一胎无论是老人帮忙带娃的,还是自己全职带娃,回到职场,好不容易工作稍微稳定一些,再来二胎,本来二胎身体条件就不如之前,产假时间并没有变长,休完产假,之前的岗位能不能保住还不一定,如果辞职,那赚钱压力又不知道增大了多少倍。

3、谁带娃

一胎的时候,大多数家庭有老人帮忙带娃,生二胎的时候,老人身体怎么样?能否再帮忙带娃,如果不能带娃,那么宝妈就要在辞职和雇保姆之间选择,不管是辞职还是雇保姆,都是很大的经济成本。

辞职做全职妈妈,意味着原先两个人赚钱、三个人花,现在就要变成一个人赚钱、四个口人花;而雇保姆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不能保证雇到的保姆对孩子怎么样。

“生育基金”可能建立,二胎时代真的要来了吗?

二胎妈妈有多难?

以下观点援引自壹父母智库专家组组长、著名的亲子教练、家庭教育咨询师赵晓曦:

前段时间,在某著名社区网站上,有个二胎妈妈发了条求助帖子,大意是发现了老公手机上有一条来自凌晨的暧昧短信,自己不知该如何应对。

她的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学了,因为两边老人帮不上忙,她只能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很多年没上班了。丈夫工作繁忙,每周都有两三次需要应酬到凌晨四五点的饭局。所以,她有很多不眠的夜晚,因为想等老公回来,聊几句天再睡觉。

在一边养孩子,一边等老公的辛苦生活里,她突然看到了这条暧昧短信,其中传递出的信息对她而言,具有绝对的杀伤力。她实在太累了,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更不惜以曝光家庭隐私来求得更多人的帮助。

回帖者甚多,在激昂的妈妈声音中突围出来的两个男人是这么回应的:

A男说:女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积极、自信、乐观。(很多妈妈反击他,别跟一个独自带两娃的妈妈谈什么自信、乐观,她根本没时间考虑这个。)

B男说:我没一个人带过两个,但是和老婆一起带过一天,我感觉比起这种生活,上班完全就是在度假。

在国家鼓励生育二胎的今天,不少普通的中国二胎妈妈患了产后抑郁症,或者多少有点轻度抑郁。对于她们来说,生活不只是左右手各牵一个儿女,还有一个个乱麻需要亲自去解开。

当越来越多的妈妈跨越了35岁的生育高龄来追生老二时,身体上承担的伤痛是显而易见的。

腰痛、头痛、胃痛、膝盖痛、肚子痛、腱鞘炎、肩周炎……你至少拥有一个。

身体上的累是需要休养的,但这个对二胎妈妈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一睁眼就得像打了鸡血一样面对一天的生活,从孩子的吃喝拉撒,到家务的鸡零狗碎。

而现在《新华日报》刊文,虽然提到了建议延长产假并建立育儿假制度、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等举措,但“生育基金”那一套,真的是有点让人……。

在多孩家庭中,妈妈们的责任和负担比之单孩家庭本就要多了不止一倍。若是在政策保障、企业福利中没有相应减轻她们的压力和负担,反而企图通过所谓“生育基金”来变相提高生育率,那对于家庭中奉献最多的她们,非但体会不到任何安全和保障感,甚至不免有一曲凉凉在心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