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把“规矩”和“爱”完全分割开,不是管得太少,就是管得太严。

管得太少的父母认为,孩子要面临的压力很大,趁着还小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纵一下不会造成坏影响;管得太严格的父母则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不从细节上管教孩子,以后孩子难以立足。

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规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但起着约束作用,还会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家长给孩子立规矩,这样做事半功倍:

1、规矩要简单易懂

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

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

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2、父母要以身作则

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

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3、规矩不是绝对不能打破的

规矩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但也可以偶然“放宽政策”。比如,孩子做了一天体力劳动,可以让他适当延后看书时间,以此来减轻压力。

这样做,会让孩子以后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父母要相信孩子,偶而一次“放纵”并不会养成什么坏习惯。如果放纵过度,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4、奖惩一定要及时

立规矩不是只有行为准则,还要有相应的奖惩设置。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和可以是精神奖励,但要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增强孩子遵守规矩的动力。同样,惩罚也要适当,比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当孩子遵守或破坏规矩时,家长要第一时间给予评判,并作出相应的奖惩。及时的奖惩,能让孩子更加准确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行为,明确该行为的对错及可能产生的结果。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5、宽容孩子的淘气行为

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依据孩子的天性,宽容孩子的淘气。

比如,在孩子看来,向家长身上泼水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这时家长不能恼火,而是要缓和地告诉孩子,“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淘儿学,专注K12教育,分享有理有趣的教育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