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7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發布,萬洲、伊利、蒙牛、康師傅、娃哈哈領航!

總編:貝拉

信息蒐集:Paris Zou、劉曉敏、江海斌

校稿:Shushu Li

排版:Wilbur Zhu

設計:Feifei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前言

FBIF於北京時間2017年8月24日發佈《2017中國食品飲料100強》(簡稱“FBIF百強榜”),FBIF百強榜是以業績為依據的中國食品飲料行業排行榜,2017年為首次發佈。

在國外有Food Engineering每年發佈的全球食品企業百強榜,有Food Processing 發佈的北美食品飲料公司TOP 100。但反觀國內,一直有各家機構發佈的各種榜單,讀者卻極少能看到 “業績”出現在排行榜當中;或者僅以某種指數為依據進行排序;更有甚者,某些排行榜聲稱“排名不分先後”,這樣的排行總難讓人瞭解行業的格局,更遑論令人信服。

瞭解自己的企業發展水平和發展階段需要以外界為參照,瞭解中國的食品行業,也需要更多透明的數據,同時輔以全球數據作為對比,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看清自己。

過去是“信息時代”強調快速獲取信息,誰能更快掌握信息誰就有優勢,但如今已是“數據時代”,我們相信,數據時代更強調數據的開放與共享,只有數據越全面和信息更加開放,更快地流通,信息才越有價值,也越能促進行業的發展與進步。互聯網行業,幾乎所有信息都難逃“數據”,一目瞭然。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或許也側面在應驗“信息流通速度與發展速度成正比”。

《2017中國食品飲料100強》是第一屆榜單,我們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全面,排行標準也在不斷地摸索當中,但這是第一步,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激發大家對於“數據開放”的認可,最終推動食品行業的發展。我們也期望借第一屆排行榜積累中國食品行業的數據,時間俞長,數據越全面,越能夠幫助我們清晰地回顧歷史,尋找規律,方能更好地預測未來。

為便讀者使用,訂閱號回覆關鍵詞可獲取不同格式排行榜:

回覆“2017中國食品飲料100強”可獲取

1. PDF版本報告(附FBIF百強榜);

2. Excel版本FBIF百強榜(包含數據來源)。

目錄

第一部分:榜單分析

- 萬洲位列第一

- 伊利、蒙牛穩健增長,康師傅、娃哈哈巔峰迴落

- 中國最大的食品集團

- 利潤王、入圍門檻、平均業績與百億級企業

- 百強佔食品工業的比重與品類冠軍

- 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00後”與“10後”

- 中國食品第一大省

第二部分:與全球、北美百強的對比

- 體量與數量均差距較大

- 中國企業與全球企業的差距原因分析

- 中國食品企業的轉型之路

第三部分:百強榜列表

- FBIF百強榜

- 制榜依據

第四部分:聯繫作者、關於FBIF

- 聯繫作者

- 關於FBIF

第一部分:榜單分析

萬洲位列第一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萬洲國際 Logo

正如標題所預告,萬洲國際(739.21億元)、伊利(591.72億元)、康師傅(552.73億元)、蒙牛(534.33億元)、娃哈哈(529.1億元)位列前五,這5家企業也是榜單中唯獨業績過500億的企業,目前,尚未有千億級的企業誕生。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萬洲位列第一,或許大家並不感到意外,財富中文網於2017年7月31日發佈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中,萬洲即以1430億位列食品行業第一 (215.34億美元)。萬洲在本次榜單中的業績是739.21億元(110.74億美元,按照1USD=6.6752CNY匯率換算),如我們“制榜依據”(下文說明),739.21億元是萬洲國際的“肉製品(即加工食品)”業務,不包含“生鮮豬肉”和“生豬養殖”此兩項。2016年肉製品佔據了萬洲營業額51.4%的份額,但利潤卻佔比高達82.5%。

2013年雙匯以71億美元收購美國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當年,本交易創下大陸企業收購美企的最大額交易紀錄,此舉更是讓如今的萬洲國際年營業額增加超過900億元人民幣(2016年雙匯營業額518億元人民幣),併成為全球最大的肉製品、生鮮品和生豬養殖企業。

萬洲沒有停下全球化的步伐,近年仍然在不斷地收購歐美企業。如今,憑藉史密斯菲爾德,萬洲儼然成為了一家跨國企業,海外業績甚至遠超中國本土。萬洲2016年報顯示:“中國業務於2016年佔本集團總營業額為36.0%,美國業務於2016年對本集團總營業額貢獻為57.4%。”

伊利、蒙牛穩健增長,康師傅、娃哈哈巔峰迴落

位列前5的其他4家企業,在過去4年(2013年起),唯有伊利與蒙牛的業績取得了相對穩健地增長,伊利從2013年的478億增長到如今的606億(整體業績),蒙牛於從433.6億增長到537.8億(整體業績)。

然而,娃哈哈與康師傅皆從2013年的巔峰迴落。2013年,娃哈哈完成783億元營收,如今僅有529.10億元。康師傅在2013年營業收入達到667.7億元峰值,如今是558.78億元人民幣(整體業績)。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備註:康師傅歷年的收入分別是:美元(億)109.41(2013);102.37(2014);91.03(2015);83.72(2016),對應的匯率分別是6.0969(2013.12.31);6.119(2014.12.31);6.4936(2015.12.31);6.6752(2017.8.13)。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從趨勢圖上可以看到伊利、蒙牛增長放緩,康師傅、娃哈哈從巔峰迴落,至今未迴歸到2013年的業績峰值。後文中,作者將通過對比全球企業,分析企業營收放緩或者下滑的部分原因。

中國最大的食品集團

在2016年09月1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我們篩選與食品密切相關的企業集團進行了對比,包括華潤、中糧、光明和北大荒。

華潤集團

華潤集團的消費品版塊有三家企業,對應的加工食品業績如下:

華潤啤酒:286.94億元

華潤怡寶:93.47億元

華潤五豐:12.12億元(為綜合食品部分,公司2016年度實現營業額人民幣106.53億)。

此外,華潤醫藥持有28.14%東阿阿膠的股份,由於未達到控股,因此,不納入統計。華潤集團加工食品的業績總額為:392.53億元。

中糧集團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中糧Logo

根據《中糧集團2016年社會責任報告》顯示“作為投資控股企業,中糧集團旗下擁有11 家上市公司”,據此我們整理了食品相關的企業及其業績:

蒙牛乳業:534.33億元(入圍百強)

中國食品:236.45億元(入圍百強)

中糧屯河:164億元(入圍百強)

中糧肉食:9.49億元(為肉製品業績,公司營業總收入是66.16億元)

酒鬼酒:6.5億元

中糧生化:5.45億元(為食用油及其副產品部分,公司營業總收入是56億元)

中茶茶葉:未上市,同時未公佈數據。

蒙牛控股的企業包括:

現代牧業:48.62億元(入圍百強,截止2017年3月21日,蒙牛控股比例達61.3%)

君樂寶:80億元(入圍百強,蒙牛持股50.99%)

由於雅士利與多美滋的業績體現在蒙牛的年報裡,因此,兩家企業不單獨計算。

此外,近期有新聞報道“中糧包裝擬收購清遠加多寶約30%股權”。但清遠加多寶能夠貢獻的業績是多少暫時無從得知。

由以上計算出中糧直接或間接控股的加工食品的業績總額至少為:1084.84億元。

光明集團

光明旗下上市的食品企業包括:

光明乳業:178.17億元(入圍百強)

上海梅林正廣和 :30億元(入圍百強)

上海金楓酒業: 21.25億元(入圍百強)

加工食品的業績總額為:229.42億元。

北大荒

九三糧油410.47億元(入圍百強)

完達山 45億元(入圍百強,業績為2015年的估算)

加工食品的業績總額為:455.47億元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1. 以上“加工食品業績”僅統計“控股企業”的業績,不包含未公佈的業績部分。數據僅供參考。

2. 由於各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多為上市企業,且多獨立運營。因此,集團公司不參與本次的排行。本文後續的分析中,“集團公司”將不作為參照的依據。

綜合以上對比,不論是掌控的企業數量,還是業績總額來說,中糧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食品集團。如果將中糧集團的整體加工食品業績納入排行榜,中糧無疑也是中國最大的加工食品企業。

利潤王、入圍門檻、平均業績與百億級企業

誰是利潤王?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貴州茅臺酒

由於並非所有入榜企業都是上市企業,我們無法對所有企業的利潤進行對比。但貴州茅臺以388.41億元營的業額(榜單排第7),卻擁有著高達167.18億元的淨利潤,毫無疑問是利潤王。對比排名第一的萬洲國際,整體利潤只有119億人民幣(17.88億美元)。並且,排行靠前的伊利、康師傅、蒙牛、娃哈哈利潤均未超過60億元。由新京報於2017年5月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的所有上市企業的業績顯示同樣的結果,茅臺高居所有食品上市企業利潤的榜首 。

入圍最低門檻

本次排在第100名的是河北衡水老白乾酒業,業績為20.65億元。因此,20.65億元是入圍的最低門檻。按照我們此次統計的400多家企業,業績在10億到20.65億之間的企業有超過80家,其中絕大多數為上市企業。因為,我們統計不完全,相信有更多企業的業績可能遠在此之上,包括李錦記、無限極。

平均業績,有多少家百億企業?

FBIF百強榜的平均業績107.95億元。超過100億似乎對國內食品企業而言,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本次榜單統計,超過或達到100億的企業達到26家,超過200億的企業有16家,而超過500億的企業僅有5家。

百強佔食品工業的比重與品類冠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食品工業(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1.1萬億元(不包含港澳臺數據)。FBIF百強榜的業績總額是:10794.53億元,佔整體食品工業的份額是9.72%。那麼,誰是品類的冠軍?

根據企業類型,我們按照如下標準進行分類統計: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說明:

1. 單位:億元(人民幣)

2. “綜合”是指業務並不能以單一的品類來描述,一家企業只要從事2個及以上品類,即可被視為綜合性企業。

通過上表格可看出“綜合”企業不僅在數量和業績上都處於最高值,不管是全球百強還是北美百強,都是綜合類企業排第一,這似乎意味著要獲得最高的業績,“不專注”勝過“專注”。

就細分品類而言,酒企總共有18家,是最大的細分品類,如果加上啤酒,總共是22家企業主營業務為酒或者啤酒,此兩項業績總和為2172.92億元,業績佔據了整個榜單業績20.13%的比重。

此外,乳品與飲料同樣佔據著重要的份額,分別為14家與15家,並且業績分別為1800.58億元和1560.39億元,佔比分別達到16.68%和14.46%。

在幾個主要品類中的第一名企業分別如下: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以上企業,基本上是在各自領域中的冠軍。其他品類因與綜合性企業有較大交叉或者企業數據不全,品類的冠軍可能爭議較大。本文僅作有限的列舉,供讀者參考。

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00後”與“10後”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三隻松鼠 Logo

由於缺乏過去年份的排名,我們無法進行排位增減的全面比較。但是從企業的創立年份與成長速度來看,有許多企業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

本次排行榜中,有16家企業的成立時間晚於2000年,屬於企業裡的“00後”,其中最年輕的是三隻松鼠,僅成立於2012年,是唯一的“10後”。

憑藉電商,三隻松鼠在5年時間內就取得了44.23億元的銷售額(2016年,根據其招股說明書),在本次榜單中排名第60位,其過去的成長速度幾乎是每年翻一翻。

其他成長迅速的“00後”企業包括:絕味食品(排名:74)、周黑鴨(排名:85)、良品鋪子(排名:41)、香飄飄(排名:94)、澳優乳業(排名:89)、來伊份(排名:76)等等,這些企業的年增長速度可謂驚人。

澳優乳業:2016年業績同比增長30.3%

周黑鴨:2016年業績較去年同期的24.32億元增長15.8%

絕味食品:2016年營收達到32.74億元,同比增長12.08%

香飄飄:2016年相比2015年增長18.32%

……

在經濟迅速變化,互聯網、電商、新零售推動下的中國市場,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FBIF百強榜每年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化。

中國食品第一大省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說明:由於本次排行榜未統計外企,但外企多集中於上海、廣東、北京,因此,我們的分析結論以國內企業為主。

論中國食品第一大省,並不難猜測,GDP與人口是重要的因素。2016年中國經濟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與山東;中國各省人口的排名依次是廣東,山東與河南。

各省企業數量與業績總額基本上符合經濟與人口的雙重因素。此次入榜的企業以廣東省和山東省各10家,並列第一,但業績總額卻是以山東省共1200.71億元拔得頭籌,廣東僅有811.06億元。因此,說山東是中國第一食品大省一點也不為過。

省份排名中,唯有“內蒙古”與眾不同,人口與經濟均在中游,但因為乳業雙雄幾乎撐起了內蒙古食品行業的半邊天。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第二部分:與全球、北美百強的對比

說明:

1. 本次比較對象為全球排行榜:2016全球食品企業百強榜—新世界的轉型(2015年業績)與北美排行榜:2017年北美食品飲料TOP100(2016年業績)。全球與北美的排行榜並未覆蓋全球的所有企業。全球排行榜中,中國入圍的只有4家(包含被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食品)。按照本次中國排行榜的數據,以全球排行榜最低門檻是“37.20億美元(246.75億人民幣)”計算,中國約有11家可以入圍。

2. 全球、北美排行榜中“食品製造業”的標準與本次中國排行榜不盡相同,例如全球與北美排行榜包含畜禽屠宰等業績,北美排行榜包含了寵物食品的業績。

3. 北美排行榜僅統計企業在北美的銷售額,但包含了北美以外的企業在北美的銷售額(如:雀巢)。而中國的排行榜統計中國企業在全球的銷售額。

4. 基於以上因素,同時,對比數據以2017年8月13日的匯率進行計算,數據有一定的誤差。

與全球、北美排行榜對比,不管是體量上還是數量上可以看到許多差距。我們將簡要地分析中國企業存在的不足與轉型的方向。

體量與數量均差距較大

體量上的差距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在整體業績規模上,全球百強企業的業績總額是12758.75億美元,北美是4835.83億美元,而中國僅有1617.11億美元,中國的規模僅為北美的1/3。

北美排行榜中,美國企業佔到83家,如果以中國的前83家企業與美國83家對比,美國企業的業績總額為3838.25億美元,中國企業的業績總額為1554.44億美元(人民幣10376.21億元),美國企業的業績總額仍然接近中國企業的2.5倍。

中國最大的食品企業是萬洲國際110.74億美元,若按照萬洲整體業績215.34億美元參與全球百強榜的比較的話,萬洲也僅能排在全球榜單中第17名(不考慮匯率因素產生的誤差)。

全球排名第一的雀巢2015年的業績為794億美元,第二名的百事業績為630億美元(北美有394億美元)。在體量上雀巢是萬洲的3.7倍,百事接近萬洲的3倍。名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另外,根據我們統計的全球千億(人民幣)、百億級等企業,也可以看到中國尚未有千億級的企業,全球有23家,美國佔了7家。在北美,超過百億的企業數量也十分可觀,達到71家。中國僅有26家。

數量上的差距

在全球百強榜中,業績超過萬洲(215.34億美元)的企業達到8家,分別是百事公司、可口可樂、泰森食品、美國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瑪氏食品、億滋國際、嘉吉公司和卡夫亨氏公司。

如上文所述,中國約有11家可以入圍全球百強,那麼,全球其他國家有多少家企業入圍百強?中國當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否有與之相稱的百強地位?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通過上表 “全球食品企業百強各國入圍企業數量與業績對比”,將中國的企業調整為11家之後,仍然可以看到中國企業入圍數量與美國和日本尚有較大差異,總業績上更是弱於美國、日本、法國、荷蘭、瑞士等國家。在企業的平均體量上,我們對比的數據中也僅高於德國一家。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中國企業與全球企業的差距?

中國企業與全球企業的差距原因分析

深層次的原因有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因素造成,中國大陸經濟真正發展的時間也僅僅只有改革開放後的不到40年。當前中國的GDP規模也有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口的基數,從人均來比較,中國的發展水平還比較的低,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的全球各國人均GDP排名來看,中國僅排在71位,處中游水平。

本文僅從數據表面進行淺層分析,例如對於企業“成立歷史”的比較,乃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第一、 歷史積澱

我們認為的第一個原因是缺乏歷史積澱,中國企業太年輕,發展的時間太短,全球百強榜企業卻十分“古老”。

中國企業還太年輕

中國的百強企業性質(國企、民營、外資),根據統計,國企有28家,業績總額達4283.07億元,佔百強業績總額的39.68%。可以說國企是FBIF百強榜的中流砥柱。

通過我們查詢企業的成立年份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國有企業都是在80、90年代才實行股份制改革,意味著國有企業的市場化運作時間非常晚,進行現代化運營的時間只有20年左右。

例如伊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成立的“呼和浩特回民區養牛合作小組”,但直到1993年才開始改制,成立伊利集團,1993年才開啟伊利現代化發展歷史。

另外,民營企業的創立也相對比較晚,例如,娃哈哈成立於1987年,魯花成立於1986年。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根據我們的統計表格,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外資”(指港澳臺企業)部分,這部分企業的成立時間平均在1958年,遠遠早於國企與民營企業的成立時間。在業績上也得到體現,在佔據不到9%的企業數量份額中,取得超過10.92%的業績佔比。我們耳熟能詳的康師傅、統一、中國旺旺等大型企業皆是臺灣企業。

全球企業有多麼古老?

中國的企業相對“年輕”,那麼全球與北美的企業究竟有多麼“老”?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通過上表,可以看到,全球企業平均的成立時間是1922年。實際上,全球許多非常“年輕”的企業,例如德國DMK(2010年成立),恆天然(2001年成立)等等,其實歷史都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份,只是最新的企業合併較晚導致成立時間在2000年之後。再看北美的企業,基本上也僅年輕全球企業10多歲。不管是全球,還是北美的企業,發展的歷史都經歷了近百年。

佔據全球百強榜領先位置的雀巢(1866年成立)、百事(1898年成立)、與可口可樂(1886年成立)等赫赫有名的百年企業,都是成立於1900年之前。

中國食品企業和全球、北美的差距,與企業成立的長短有著深刻的關係,當前,不論中國的經濟增速,還是食品企業的成長已經非常迅速,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的企業也將有機會得到更多的成長。

第二、 品牌戰略:全球百強有眾多10億美元品牌

除了歷史的積澱,第二個重要因素在於中國企業的品牌戰略。

10億美元品牌:雀巢29個,百事可樂22個,可口可樂21個

根據財富 2010年的報道顯示,雀巢擁有的10億美元品牌數量達到28個,如奈斯派索(Nespresso),雀巢咖啡(Nescafe)奇巧巧克力,美極等;通過可口可樂官網 公佈的信息顯示,截止2017年2月24日,可口可樂擁有超過21個10億美元品牌,包括:可口可樂、芬達、雪碧、美汁源等等;百事可樂官網上 也顯示其擁有超過22個10億美元品牌,包括:百事、佳得樂、樂事、純果樂、桂格等。

由於公開的權威信息有限,我們粗略地統計,領先企業現在或者曾經達到10美元品牌的數量有: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在國內,我們極少看到擁有眾多超強的品牌組合的企業,或許,成為世界百強的領先企業,要讓企業旗下擁有多個10億美元品牌。

基於跨品類的多品牌戰略才是基礎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可口可樂定製瓶。在Interbrand發佈的2016全球最佳品牌榜中,可口可樂位居第三,消品類第一

圖片來源:buy.shareacoke.com

觀察全球領先的百強企業,旗下多擁有數個,甚至數十個跨品類的品牌,並且品牌多是單個品類的堅固領導者,例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在“可樂”品類;樂事在薯片跨品類;雀巢咖啡在咖啡品類等等。

然而,中國企業的顯著特徵是一個品牌覆蓋了多個品類,一家企業數個甚至數十個不同的產品幾乎一直使用一個品牌,在任何產品上都不捨得放棄企業的Logo。領先的企業佔據了個別品類領導者的位置,但在跨品類時幾乎難再成第一。“單個品牌難以同時領導多個品類”,此觀點可以通過 “ Chnbrand 品 牌排行榜 ”進行驗證。

當然,多品牌戰略適合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再推進。我們建議,在企業的初期階段,旗下的品牌成為某個品類中代表性品牌之前,不宜進行多元戰略。我們看到有許多小企業的官網上掛滿了各種品牌的Logo,絕大多數都從未聽聞,這樣的多品牌戰略,只會分散企業原本就有限的資源。

第三、 全球化

除了歷史的積澱,多品牌戰略,另一項讓全球百強企業獲得持續增長的因素就是全球化戰略。

全球百強企業的全球化表現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雀巢Logo

全球與北美地區的領先企業的顯著特徵是高度的全球化。例如,截止2016年,雀巢在全球191個國家銷售產品,在全球擁有328000名員工。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根據雀巢發佈的2016年度回顧(Annual Review 2016),可以看到其在全球各主要市場的業績,我們特選出大中華區,美國與瑞士進行比照,大中華區的業績達到人民幣450億,佔全球銷售額的7.3%,雀巢的大中華區業績放在此次的FBIF百強榜中也處領先位置。

我們還可以看到作為瑞士的企業,雀巢瑞士本土的業績竟只有1.65%,對於集團的整體業績而言,微乎其微。美國是其最大的市場,佔到整體業績的29.84%。因此,也有人評價雀巢是最全球化的公司。

此外,百威英博在全球50多個國家擁有200000名員工,2016年業績為455.17億美元,北美達156.98億美元,僅佔34.49%(百威英博2016年年報)。

根據百事2016年報,百事在全球服務的國家和地區超過200多個,超過聯合國的數量,海外業績佔42%,同時北美以外貢獻了24%的營業利潤。

以上為百強排名前5企業的全球化表現,我們特挑選全球百強排名相對靠後的家樂氏公司(第27名)來看其全球化程度,根據其2016年報,截止2017年2月21日,其主要產品在21個國家生產,並且在超過180個國家進行銷售。北美以外的業績貢獻了31.30%的業績。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未統計所有)百強的領先企業都是在全球範圍內運營(超過50個國家),並且業績中有1/3來自於海外,甚至更高。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這些跨國企業幾乎都享受著全球化帶來的紅利,尤其是新興市場的增長帶來廣闊的機會。

中國食品企業的全球化現狀

“全球化企業它們應該在全球範圍內整合各種資源,在全球最適合的地方投資設點,面對全球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如何才能成為真正的“全球化”企業? 》同時提到:“萊韜悅專家認為,企業全球化要經歷五個不同階段,分別是:出口型、初期擴張型、國際型、跨國型和全球型。”

依照文中標準,結合前述全球百強企業的例子(市場超過50個國家),我們在FBIF百強的食品主流企業中較難找到符合“全球化企業”定義的企業,中國企業目前多走在初期擴張型,或者進入到“跨國型”:

處於“跨國型”階段的企業則往往在當地採購並營銷產品,海外併購情況亦時有發生;公司會按照業務和區域組合管理,各國的協調相應增加;在組織架構上,總部會針對不同規模的海外公司實現差異化管理。規模較大的海外公司往往會直接升級為事業部,由總部直接管理,同時,規模較小的海外公司仍歸國際公司管理。(《如何才能成為真正的“全球化”企業?》)

我們認為目前相對比較符合“跨國型”標準的企業有萬洲國際、澳優乳業和西王食品。(說明:香港李錦記是我們發現的一家同樣具有跨國型特徵的中國企業,在美國有工廠,並且產品銷往超過100多個國家,然而,由於該企業暫不提供營業額的數據,因此,本次未入百強榜,我們亦無法進行對比。)

萬洲國際

如前文所述,萬洲2016年報顯示:“中國業務於2016年佔本集團總營業額為36.0%,美國業務於2016年對本集團總營業額貢獻為57.4%。”

2017年,據路透社報道:“史密斯菲爾德在波蘭收購多家肉類加工廠及生豬屠宰場,以擴展歐洲業務。”未來萬洲將更加國際化。

澳優乳業

重磅|2017中国食品饮料百强榜发布,万洲、伊利、蒙牛、康师傅、娃哈哈领航!

澳優乳業經營分部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