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默付出了八年辛苦,只爲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他默默付出了八年辛苦,只為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他默默付出了八年辛苦,只為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自國家提出脫貧攻堅的口號以來,社會各界都在積極響應,平安也正式啟動“三村建設工程”計劃以推動扶貧事業發展。而事實上,在三村工程啟動之前,已經有32位平安產險人代表公司紮根在全國各地鄉村,用掛職駐村幹部的方式為村民們辦實事、做好事。平安的扶貧種子,從多年以前就已播下……

邊加作為其中的一員,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納爾鄉德慶村扶貧8年,深受村民們的信任和愛戴,被村民們稱為“老師”。那麼,他究竟是做了什麼,能夠收穫這樣的“殊榮”?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01

德慶村裡的“騎士”,

隨時準備充當勞動力

不只是“翻譯官”的工作,邊加也是德慶村裡的“騎士”。德慶村海拔高,氣候差,青年勞動力少,一旦家裡出現意外情況,就沒有壯年能幫上忙,基本生活都成了問題。因此,在日常的走訪調研中,邊加不僅“動口”,有時還會“動手”。遇到勞動力缺乏的家庭,邊加會像“騎士”一般,幫助他們種地、挑菜、做家務等,守護村裡人的正常生活。

2016年的11月大雪紛飛,村子裡一戶孤寡老人,年齡較高,身體也不利索。出於對老人生活情況的擔憂,邊加便向公司申請前往這戶人家,幫忙煮飯、掃地,照顧他的日常飲食起居。

一段時間後,邊加見老人起居無礙,便準備離開。當時老人抓著他的手,捨不得放一邊流淚一邊說,小夥子真好,真好。邊加握著老人的手,一時竟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這是邊加駐村幹部以來最為觸動的一次,這件事讓他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白做,用真心可以換回真情。即便許久以後,他也不會忘記老人當時激動的模樣。

他默默付出了八年辛苦,只為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02

讓村民瞭解優惠政策,

走街串巷充當“翻譯官”

儘管國家公佈了多項扶貧補貼政策,但囿於宣傳不到位等原因,村民們瞭解不多、也不準確。為了能讓村民享有應得的政策補助,切實減輕負擔,來到德慶村的第一天起,邊加就深入各家各戶進行走訪調研,走街串巷地進行各種政策的知識普及,充當政策傳遞的“翻譯官”。

“現在義務教育不僅延長到了15年,教育‘三包’經費標準還提高到了3480元”、“村裡產婦住院生孩子,還可以拿補助,所以家裡有產婦一定要去醫院”……邊加根據村裡人的具體情況,不厭其煩地向大家宣傳政策、解讀政策。“科普得多了,大家都開始喊我老師了”,邊加笑著說。

在邊加看來,能為村民謀福利是他心裡最堅定的信念和願望,而“老師”的稱呼給予他足夠的支持和尊重,同時也讓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揹負得更加淡然平和。

他默默付出了八年辛苦,只為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03

“如果不能讓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那這個項目基本就沒有意義,村民的生活條件改善是精準扶貧的主要目的”,邊加認為,“哪一天村民們能夠在飯飽茶餘之際談笑風生,這扶貧到位了。”

這是邊加常掛在嘴邊的話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遊,

幫助村民通往“財務自由”的道路

除了日常在村裡幫扶小事,邊加也從沒忘記要為德慶村謀劃“大事”。面對德慶村自然條件惡劣、產業基礎薄弱的情況,邊加明白產業扶貧才能讓村民們儘快擺脫貧窮狀態。

近年來,鄉村旅遊成為促進相關地區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之一。邊加認為德慶村享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具備開發建設休閒度假方面的條件和潛力。鄉村遊不僅可以提高村民收入,還能帶來就業率的提升、基礎設施的完善等良好社會效益。

於是,在和當地政府的共同考察調研後,邊加和工作組一起推動了“鄉村遊”項目,通過度假村的開發建設,促進了德慶村的經濟發展,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

他默默付出了八年辛苦,只為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從廣東到新疆、從四川到黑龍江,平安產險人身赴祖國的大江南北,以駐村幹部的身份為鄉親們做實事,把人力、物力集中落實到貧困群眾的身上,帶動不少村民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而這也是平安打造“三村建設工程”的願景。未來,中國平安將繼續突出基層幹部的作用,發揮優勢助力精準扶貧,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