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學習國學,一定不能按「科舉制」之後的學法去學

現代人學習國學,一定不能按「科舉制」之後的學法去學

1

科舉制之前的文人,讀書以修身為主,練出無所不知、無所不通的真本事,靜待時機,應運而生,隨機而為。科舉制之後的文人,讀書以功名為主,死記孔子的經典,然後教條化的運用,總想著借教條化的孔子經典讓自己能成為國師,功成名就、真正的國學就是被科舉實行之後的文人給毀了。 ​​​​

2

現代人學習國學,一定不能按「科舉制」之後的學法去學。 而是要回到「科舉制」出現之前的學法去學,因為,「科舉制」出現之前是自由的學,是以修身為本的學,修身不是道德束縛,而是心智大開的學習。這樣學出來的國學才會對現代人有實用價值。 ​​​​

3

隋煬帝推出“科舉制”之前的中國文人,都是類似諸葛亮這種大牛人類型的,天文地理陰陽八卦無所不通,因為那時的讀書是自由的,以修身為本,結果無所不通,有了科舉制以後,這種讀書的自由生態沒有了,一切都是為了科舉考試,結果後世中國人的精英內在生命結構都改變了。

4

科舉制其實有很大毒害的,徹底改變了中國讀書人的心態的與讀書的生態,為功名的讀書,根本不是真正的讀書,真正的讀書為修身。 ​​​​

篇幅有限,更多關於「重疊結構世界」、「心智系統轉換」的內容,請閱讀心智玩家頭條號的文章,也可點擊——

,請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