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山,你還好嗎?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這句話是誰說的我想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留得住青山綠水,要是留不住青山綠水又談何記住鄉愁。

春秋山,你還好嗎?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很多東西都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生巨大的變化。衣食住行自不用說,就連原本恆常長久的山川河流也會很容易就變得面目全非。中國幾千年農業社會,使得人們對土地有著一種天然的依賴和崇敬,萬物土中生,民以食為天。但隨著工業化的進程,人們漸漸脫離了農村,走進了城市,為了進一步促進物質的發展而推行的城鎮化,讓鄉村進一步變得蕭條人煙稀少。人口的流動,財富的聚集,這當然有其內在推動力,而作為個體幾乎是無法抗拒。在這個過程中,還有鄉愁可言嗎?家鄉肯定不同於家,家鄉是數代人才營造出來的心靈可棲之地,而所謂的城鎮化的那一百平米的幾室幾廳,那最多隻能算是可居之所。我不知道在不斷的移民中,他們的所謂鄉愁,又從何談起?

我爺爺生了九個兒子一個女兒,除了我姑姑嫁到幾里路之外,我的叔叔們都在老家建有房子。我二叔當兵轉業到徐州,我二媽後來也去了徐州,但在二叔辦理了離休手續之後,他們還是回到了老家。但我的堂弟卻在徐州定居了下來,等他老了的時候,他能像他父親一樣再回來嗎?我父親為我們兄弟三個在老家都建了房子,五上五下,再加兩間土坯房,真是一大排屋子。但我們兄弟三個都在縣城買了房子,過年也難得在家住兩晚。我的其他堂弟們,大多也都會離開老家,分散漂泊到外地。在我們這一代,還對老家充滿了感情。但即使如此,等我老了的時候,還能不能再回到老家居住,我都沒有信心。現在父親還健在,每年還到屋頂上去清理枯葉,不至於把樓頂的下水管堵塞。再過些年,我父親上不到屋頂了,下水管道也就慢慢地堵住了,然後水就會順著牆沿往下淌,時間長了就會把山牆給淋倒了,或者屋頂的瓦碎了,雨水順著縫隙慢慢地浸蝕木料,時間一長房子當然也就倒了。沒有了房子,還怎麼回去?

也不是沒想過和兩個哥哥回去把老屋子修修,但這些年,春秋山一直在開採,家門前那條馬路,走的都是拉石頭的大卡車,塵土飛揚,屋前屋後灰不溜湫的,屋子裡長年不住人,也都積了厚厚的一層幹灰,回家不要好幾天,是收拾不乾淨的。這也是過年懶得在家住的原因。雖然對老家還有感情,但老家已經遠不是當初那樣的青山綠水,宜於居住了。

春秋山,你還好嗎?

春秋山,我又寫到了春秋山。這本是一座美麗的山,但現在卻變成了那樣一副模樣。一想到它,一股子難受就無法揮去。我小時候,春秋山真是林木參天,鳥語花香,但現在你很難再爬上去了。一是你很難找到上山的路,就是找到了也不好走。二是灰太多,可能沒走幾步,你就要打退堂鼓了。那時候我們喜歡爬望湖尖(取遠眺巢湖之意),站在峰頂,可以把整個縣城看得清清楚楚,但現在望湖尖已經開掉了,而南邊的幾座山峰也馬上就要開到頂了,要不是幾個村民組沒有就林地的價錢談好,也早就開過頂了。真是“春秋山也破”。“我卻向心之”也沒用了。

青山綠水,談何容易?春秋山之所以搞成這樣,難道當地的政府就沒有什麼關係?我一直搞不明白,我們的縣政府能夠容忍作為本縣的四大名山之首的春秋山就這樣毀掉了,難道就不怕在縣誌了落下罵名?南邊那麼多山,在哪兒開採不行,為什麼偏偏要開採春秋山?

春秋山,你還好嗎?

寫到這裡,我真次心裡悲涼無比。

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面前,一切東西都將失去恆常性,都那麼容易遭到毀滅和遺棄。春秋山不是堆起來的,但春秋山卻是被開採掉的。等到後悔的時候,春秋山也就徹底不在了。

青山綠水不再,又談何記得住鄉愁?

作者春秋三口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