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死不承認的日本,那些台灣「二鬼子」令人作嘔

前幾天是“慰安婦紀念日”、紀念日本投降73週年,很多媒體每年這時候都在緬懷歷史,懷念那些逝去的人們。據臺媒報道,14日是國際慰安婦紀念日,臺灣第一座慰安婦像14日上午設置在臺南市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空地。這件事是很值得為大家所知的,多年來,這是臺灣設置的首個“慰安婦受害者”雕像。

除了死不承認的日本,那些臺灣“二鬼子”令人作嘔

這樣的舉動對於臺灣來說可謂是一個不小的進步,畢竟臺灣當局對“慰安婦”的態度是怎麼樣大家眾所周知,有多少臺灣人對這段歷史不瞭解甚至不在乎。

臺灣年輕人哈日媚日的現象已經不是一點兩點了。從筆者蒐集的各種新聞來看,最愛去日本旅遊,如果去日本上學就會覺得高人一等;如果在日本做出什麼不好的事情,就會說自己的大陸人。還有以臺灣明星徐若瑄那我們看來是難以置信的:“日本是其養母一般的存在”的言論,他們這種我們跟日本才是一家的調調,普通臺灣人對日本的喜愛可見一斑。

除了死不承認的日本,那些臺灣“二鬼子”令人作嘔

這導致了什麼呢?島內政論節目《新聞深喉嚨》曾回顧了島內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觀點,包括“臺聯黨”賴振昌質疑“誰能證明慰安婦都是被強迫的?”“反課綱”學生髮言人王品臻和林致宇,一個擔心慰安婦議題“得罪日本怎麼辦?”一個聲稱“慰安婦是性工作者”;因“太陽花學運”聲名大噪的“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在看了紀錄片《蘆葦之歌》之後的感想卻是:“雖然等不到日本政府的道歉賠償”,但阿嬤們“精彩地走完人生之路”。更有那個噁心到不行的反課綱學生朱震哭訴:“國民黨是騙子,我阿祖當慰安婦是自願。”

除了死不承認的日本,那些臺灣“二鬼子”令人作嘔

而事實上,據統計,二戰中約有1000至2000位臺灣婦女被迫淪為“慰安婦”,其中基金會訪談過的有59位。倖存的阿嬤們回到臺灣,多數無法生育,加上傳統社會的性迷思,使得她們明明是受害者,卻彷彿戴罪之身,遭人輕視。有阿嬤甚至給自己“一生像垃圾”的評價。

除了死不承認的日本,那些臺灣“二鬼子”令人作嘔

但是那些頭腦簡單、數典忘祖的腦殘的人仍然在作死,還開始所謂的“反課綱”學生佔領“教育部”活動,僅僅是因為在臺灣史部分,將原稱“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慰安婦的描述增加“被迫”兩字。還有那些臺灣從政的人員居然堂而皇之的為日本天皇慶生,還去靖國神社祭拜!(怕不是個智障)除了血液,他們從外表骨子裡,已經是完完全全的日本人了。

除了死不承認的日本,那些臺灣“二鬼子”令人作嘔

臺灣民眾之所以這樣,肯定是少不了臺灣當局的“功勞”。尤其是之前的領導人李登輝——巖裡政男,曾在日本雜誌發表文章,宣稱“臺灣在戰爭時與日本同屬一國”、“沒有抗日的問題”,並指慰安婦問題已解決。

之後的蔡英文,只有在競選期間,為了拉動選票表明要用行動幫助慰安婦,即“要替我們上一個時代的長輩求一個公平,讓她們在過去所受到的委屈、她們心靈的傷痕可以撫平,也可以得到賠償”。但上任後卻馬上廢止馬英九當局的課綱微調,採用沒明確寫“慰安婦是被迫”的舊課綱;時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備詢時,竟聲稱慰安婦有些是“自願”。而現在島內又在修改課綱了,未來慰安婦的內容恐怕只能在“東亞史”裡找了。

除了死不承認的日本,那些臺灣“二鬼子”令人作嘔

現今臺灣第一座慰安婦銅像在臺南揭幕,馬英九致辭時說,遺憾的是,民進黨執政後從沒提過慰安婦的事。明明也是受害地區,臺灣社會卻沒有傳播抗日曆史的氛圍,對慰安婦歷史著墨甚少,部分歷史教科書甚至僅以一行文字或註解簡單帶過,讓人不勝唏噓。

在目前臺灣對日本那種毫無尊嚴與人格的扭曲政治觀念下,有位網友的說法很是正確:一定要注意保護好這座慰安婦雕像,千萬別被二鬼子們砸了!

除了死不承認的日本,那些臺灣“二鬼子”令人作嘔

臺灣1000至2000位慰安婦現今只剩2位,她們都在等待有一天日本政府正式道歉賠償。只有日本承認了,臺灣人們能認識到這個問題,歷史傷痛才能得到平復,給這些受害者一絲安慰。自尊自愛才有底氣讓別人尊敬尊重,那些為了點不知所謂的利益和偏見,拋棄了先人祖宗,放棄了一個作為中國人的自尊與尊嚴的臺灣人,還有多少臉面在面對前人後輩。非常希望當阿嬤還在世的時候,讓她們看到日本政府道歉的一天到來。如果臺灣還是一意孤行的繼續推進“文化臺獨“和”教育臺獨“,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得不到撥亂反正,終有一天會有人讓你們得到教訓。

(資料來源:環球時報、人民網、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