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你需要給自己一個深深的擁抱!

微信公眾號:37

度心理(ID:psy-37),歡迎分享!

村上春樹《天黑以後》一書裡有個片段講述了高橋(一個打算退出樂隊,準備參加司法考試的男子)對自己童年經歷的回憶。

當瑪麗讓高橋聊下關於他自己的話題時,高橋思索片刻後說的一句:“想不出開心的話題。”讓人隱約感受到高橋對自己過往的失落和隱忍的憂傷。

這時候,你需要給自己一個深深的擁抱!

自幼喪母,父親入獄,暫成孤兒

“母親在我七歲時死了。”他說,“乳腺癌。發現得晚,發現到死只有三個月時間,轉眼之間。發展太快,連正經接受治療的時間都沒有。那段時間父親一直在監獄裡。”

父親入獄,母親離世,頓時間,高橋被迫成了孤兒。

儘管能獲得左鄰右舍的輪流照顧,但大部分事情其實都需要高橋自己一個人來完成,自己做簡單的飯菜,自己收拾好了上下學……

對一個本應享受家庭團聚,有父母照顧的孩子而言,那段時間缺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照料,更是心靈上的寄託與安定。

父親迴歸,事與願違

幸運的是在高橋獨自,或許也可以說是孤獨地生活了幾個月後,父親提前保釋得到了認可,終於可以出獄。“不用說,父親回來我很高興。”,高橋說,“再不是孤兒了,有了個頭大力氣大的大人,可以放下心來了。至今還清楚記得父親身上那件舊粗花呢上衣粗粗拉拉的手感和上面沁的煙味兒。”

然而不幸的是,原以為可以放心生活的他,在和父親重新相見後的感覺卻差強人意。“同父親重新相見後也未能從心底釋然。倒是表達不好,反正事情沒有熨熨貼貼地在我身上安頓下來。”

父親的歸來並沒有像高橋預期的那樣讓他放心,現實的接觸反而打破了自己曾經對日思夜想的父親的那個模樣,小小的他面對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難以理解,也難以釋懷,“總覺得自己像是被人隨隨便便地矇騙了。就是說,真正的父親永遠消失去了哪裡,而另一個人為了前後銜接而暫且以父親這一形式被送到了我這裡。”

這時候,你需要給自己一個深深的擁抱!

高橋期待的父子關係或許可以有像和母親那樣親近的感覺,但事實上,在父親入獄的這兩年中,他和父親只能在冰冷黑暗的監獄裡有偶爾短暫的接觸,分離已久的父子彼此心裡思念和牽掛的那個對方或許早在時間的流逝中和現實相差得越來越遠。而當兩人終於打破現實的距離,重新團聚之際,卻是兩顆心發現再也難以緊緊相靠之時。

漂泊不定的生活,根深蒂固的孤獨

高橋往後的生活依舊沒有他希望的那種安定,“簡直就像每天都坐過山車似的,有時乘坐帶司機的奔馳,又有時連一輛自行車都買不起。”“很難在一個地方安居樂業,差不多每半年就轉一次學,朋友什麼的當然也無從談起。”

生活的動盪讓高橋至始至終難以在同一個地方安定下來,多變的環境讓他難以和身邊的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早期父母的離去讓他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根基,種種的一切形成了高橋漂泊不定的無根感,最終儘管後媽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撫養自己,高橋依舊感覺自己是孤獨的。

“一度成為孤兒的人,至死都是孤兒。常做同樣的夢:我七歲,又是孤兒,孤單單一個人,一個可以依賴的大人也沒有。”

這時候,你需要給自己一個深深的擁抱!

問題的根源是認識自我的途徑,而不是充當抱怨責備的對象

我們都期望每個來到塵世間的孩子(包括自己)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但現實之所以為現實,大概是因為當中總有很多我們無心為之,難以預估或者是我們無能為力的時候。

每個人在原生家庭中都可能經歷讓人不堪的傷痛,這樣的傷痛或許形成了我們自認為現存的一些缺陷,而面對這些缺陷的時候,往往我們會反過來自我攻擊——“我就是性格孤僻”“大家就是不喜歡我”“我真是怯弱”。

當我們回顧過去,當我們被痛苦折磨的時候,我們或許會抱怨,抱怨為什麼要在自己還小,還不明白這個世界,還需要他人照顧的時候,遭受這樣的經歷,為什麼偏偏是自己的童年不能像其他人那樣充滿歡笑,正如高橋抱怨自己的父親:“無論發生什麼事,父親都不該丟開我,都不該讓我在這個世界上成為孤兒。”

這時候,你需要給自己一個深深的擁抱!

是的,有很多事情我們都想不明白,也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能為力的,而這點我們必須得明白。

當我們苦苦想去思索去探尋為什麼我們會這樣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朋友很孤獨),或許我們可以找到這個問題的緣由,但尋找問題源頭的本身,並不是為了給自己找到可以埋怨指責的對象(要不是因為這個我也不用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而是為了讓自己看清自己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原來是過去父母親的離開和不安的生活才形成長期以來的孤獨感),而當我們看清了自己到底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時候,我們或許也就明白了事情可能不一定像我們現在認為的那個樣子(其實他人可能是願意和我交友的,只是我還沒去嘗試罷了)。

不管過去的傷害是大是小,探索自我探索過往,是幫助自己瞭解自己的一個過程,而不管在這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有多少自認為的缺陷或不足,但請不要去批判它們,畢竟那些都是自我的一部分。一個完整的自我必然有好也有壞的地方,固然也就不存在只有全好或全壞的自己,所以,不妨可以用心去觀察,去尋找自己獨特的地方。

學會自我接納是改變的開始

發現缺陷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在面對缺陷的時候,我們嘗試去包容與接納當下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是改變自我的一個重要開始。自我接納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具有的所有特徵,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樂意去了解、面對,並無條件的接納。能接納自我,接受現實,即自我悅納的心理特徵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條件。能否自我悅納通常與個體的自我認知有密切相關,所以,請不要帶著評判,不要帶著指責,用心去看清自己不足的地方,看清它是怎樣的特質,看清它在自己身上是以怎樣的面孔去呈現,就像亡羊補牢那樣,努力把它補回去就是了。

這時候,你需要給自己一個深深的擁抱!

給自己一個空間去探索自我,然後給自己一個擁抱,好嗎?

參考文獻

[1]村上春樹《天黑以後》

[2]巴雪冰 楊連生.人的社會性發展與自我悅納——社會性發展的新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