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龙代小权无罪释放说起,江西科技实力究竟几何

自2017年7月代小权作为法人代表因“赛龙公司逃税339万”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事件进入公众视线,一场关于“深圳赛龙突死之谜”的讨论经历几轮博弈后,还是难以触及背后的真相。

昨天,该事件画上了句号——共青城赛龙公司及其法人代表代小权均被判无罪,予以当庭释放。

我们先来说说赛龙与共青城的情况。

赛龙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最早掌握手机核心技术的企业,世界上最大的手机设计公司之一。

2010年9月,经招商引资,赛龙入驻江西省共青城市,随即实际投资3亿人民币成立共青城赛龙公司,是深圳赛龙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从赛龙代小权无罪释放说起,江西科技实力究竟几何

赛龙以当时的影响了,为共青城带来了马太效应,先后50多家手机企业落户共青城。共青城从一个“处女地”,迅速变身为国内手机行业的焦点地区。随着共青城赛龙的停产衰败,共青城手机业必然也受到了重创。

从共青城说起,细看江西科技版图

共青城属于江西九江市下属的县级市,那么江西省的科技版图是怎样的呢?

那么,本期《芯片世界地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从赛龙代小权无罪释放说起,江西科技实力究竟几何

产业园遍地开发,实力并不强

在最新版“中国产业园区100强排行榜”中,江西上榜产业园包括:

第34位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开区(类别) 综合得分0.3204(最高0.8283)

第51位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区(类别) 综合得分0.2830(最高0.8283)

据悉,江西省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在每个设区市都重点培育了2~3个产业集群,每个县市区都有一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

从赛龙代小权无罪释放说起,江西科技实力究竟几何

据南昌大学江西发展升级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协调创新中心研究员张新芝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孔凡斌等人2017年论文数据:

- 截至2015年,江西省共设立由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审核审批的工业园区94个,包括15个国家级工业园区,20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分别占工业园区总数的16%和21%。赣州工业园区数量最多,共16个;其次是九江和吉安,分别拥有14个和13个工业园区。上饶、宜春、抚州和南昌拥有工业园区数量比较均衡,每个市约有10个工业园区。新余、鹰潭、景德镇和萍乡是地级市中拥有工业园区数量最少的;

- 截至2015 年, 江西省共培育了154 个产业集群,其中重点产业集群60个,为锂电、机械、软件、机电、汽车、航空、食品、冶金、钢铁、光伏、建材、医药、石化、纺织、电子信息、轻工和有色金属等产业集群。

从赛龙代小权无罪释放说起,江西科技实力究竟几何

尽管以上数据略显陈旧,但2016年与2017年新增的工业园区的数量不会太多。说这句话,小编也是有依据的,小编带你看看江西工业园区的发展史:

1991~2000年,起步阶段

首个工业园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91年;次年(1992年)南昌、抚州、景德镇等地设立了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9 年,江西开发去共21个,包括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9个升级开发区;2000年,雏形已现。

当然,产业园在数量上并不少,但据悉这些产业园发展上整体较缓慢。

2001~2003年,全面发展阶段

2003年江西工业园区数量发展至顶峰时期达137个,实际投产企业达3579 个,工业增加值等大幅提升。

2004~2005年,规范整顿阶段

随着工业园区全面发展,江西省出现大量圈地、违规建设和扩增园区的乱象。故江西省于2004 年对园区发展开始了规范整顿,通过减园合并,开发区数量从137减少到98。

2006~2010年,提质发展阶段

该阶段为“十一五”期间。加强产业集聚,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获环保部批准进行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也就是入围T100榜单的两个产业园。

2011~2015年,升级初级阶段

该阶段为“十二五”期间,江西省提出着力培育打造了60 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和20个示范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在2016年后,江西省工业园区必然要历经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因此在此阶段,产业园的数量不会“疯长”,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大做强。

当然,也有新增的产业园。

2017年10月29日,江西大乘汽车科技产业园开工仪式在抚州高新区赣闽产业合作示范区举行。

2017年12月,江西新增三家省级产业园,乐安产业园、铜鼓产业园与赣闽合作产业园。

乐安产业园:重点发展电子机械制造和服装加工等主导产业

赣闽合作产业园: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

铜鼓产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林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

从“数字”上看,江西产业园交出了不错的成绩,但真正实力又如何呢?

据悉,江西产业集群经济规模偏小,产业集聚水平不高;产业园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分工不明确,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不突出;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产业园与经济开发区的带动作用并不强。

主导产业

对于江西主导产业,可以透过一份文件来解读。

在江西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

-主攻通信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和数字视听产业三大方向,积极培育集成电路产业等新兴领域;

- 打造“通信”、“半导体照明”和“数字视听”产业品牌,力争建设产业规模超500亿的产业集群1个、过300亿的2~3个。

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三年行动计划”对主导产业所提出的目标。

一.通信产业:“整机+关键元器件”产业格局

对于关键零部件产业,重点以触摸屏(触控屏)、摄像头产业为主,以欧菲光科技、联创电子、德普特、沃格光电等骨干企业为中坚。

二.半导体照明产业:打造基于硅衬底LED技术的完整产业链

重点发展以硅衬底GaN基为主的半导体照明外延材料和LED下游应用技术和产品,积极发展半导体照明封装产业及相关配套产品,打造基于硅衬底LED技术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积极采用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大力发展蓝宝石、碳化硅系LED应用产品,全方位的扩大我省LED产品的种类和产业规模,提高我省LED产业的竞争力。

三.数字视听产业

依托吉安和赣州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智能家电和影音设备。

对于该部分内容,与非小编整理成了下图:

从赛龙代小权无罪释放说起,江西科技实力究竟几何

四.集成电路产业

切入点:移动智能终端、数字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应用芯片设计

集聚区:南昌、吉安等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聚区为布局重点

关于集成电路产业,我们就不再详细介绍“三年行动计划”中的内容。因为江西省经信委发布了“江西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

下面我们看一下江西2017年交出了怎么样的成绩。

- 2017年1-10月份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亿元,完成利税0.58亿元;

- 逐步形成了南昌、吉安和赣州的产业格局

引进了江西联智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江西创成微电子有限公司、江西芯创光电有限公司、江西芯成微电子有限公司以及睿宁高新技术材料(赣州)有限公司等企业。

与非网记者曾对睿宁董事长兼总裁袁永文博士进行过采访,袁永文博士表示:“赣南有‘世界钨都’之称,产业资源丰富,钨作为集成电路重要电子材料,在集成电路存储器中的应用尤为广泛。”(详细可参阅:集成电路浪潮下,本土材料厂商的“创新经”)

当然,江西集成电路也存在困境,可以概括为两点:

- 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龙头企业少之又少;

- 人才缺乏,没有一家经国家认定的集成电路企业,省内也没有高校开设集成电路专业,缺乏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和人才支撑。

集成电路是一场抢时间的战役,也是一场抢人才的战役,可见江西在这两方面的优势都不明显,或者更直白的表达就是两大需求恰是其软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