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起源與演化是怎樣的?

艾小城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始於18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多種學說,如星雲假說、災變假說等。目前比較公認的看法是:地球和其它行星一樣,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同其它行星一樣,地球也經歷了漫長的吸積、碰撞等物理演化過程。剛形成的時候,溫度較低,並無分層 結構。由於隕石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引力收縮,才使地球溫度逐漸增加。隨著溫度的升高,地球內部物質也就具有越來越大的可塑性,且出現局部熔融現象,物質開始分離。較重的物質逐漸下沉,較輕的物質逐漸上升,一些較重的元素(如液態鐵)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個密度較大的地核。地核之外的物質在長期的對流活動中逐漸演變成了現今的地殼、地膜等層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氣逃逸殆盡。伴隨著物質的重新組合和分化,地球內部的各種氣體上升到地表成為第二代大氣;後來又因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而進一步發展成為現代大氣。隨著地表溫度逐漸下降,氣態水經過凝結、降雨溶到地面形成水圈,約在三四十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單細胞生命, 然後逐步進化為各種各樣的生物,直到大約在500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古猿人這樣的生物出現。



天馬行文


宇宙很大,可是主宰宇宙的物理化學規律在各處都是通用的。在地球、太陽系和銀河系發現的各種基本離子,在其它星系也一樣存在。這就決定了在一定程度上,地球的形成演化是可以預測的。但是在這期間,又有太多的偶然因素,決定著地球的最終命運。

50億年前,目前的太陽系有一個前身,是一個更大的紅巨星。像現在其它超新星一樣,它爆發了,形成了很多重元素。在這片殘骸上,細小塵埃接著慢慢凝聚,在中心匯聚成太陽最初的物質,在外圍的殘渣邊角料,形成了很多圍繞中心旋轉的早期行星。

恰巧在目前地球這個位置上,存在著兩個較大的天體。一山不容二虎,在45億年之後碰到了一起,合併成地球,撞出去的殘渣形成了月亮。地球上45億年左右的物質基本都循環到地球深部,難覓芳蹤。要想尋找這樣的物質,抬頭仰望明月即可。

巧就巧在,月亮不夠大,內部熱量不夠高,最初結晶出鈣長石之後,漂浮成山,並保存了下來,成了反光的絕好材料。否則,如果像地球這樣後來還不停地循環,這些結構被破壞,月球表面就不會發出皎潔的月光,而會是朦朧的月亮。夜晚也就不那麼迷人,靠夜晚生活的動物們就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地球的質量剛好夠,內部熱量也充足到可以不停地支持物質循環。這樣物質一直不停地交換演化,輕的物質上浮、重的物質下沉。最後到了花崗岩階段。花崗岩也剛好是一種粘稠的物質,很多重金屬元素就漂浮在花崗岩的基質中,而不是分異沉澱出去。否則,如果地表全是輕的物質,比如石英和長石等等,不含其它的黑色富含重金屬的礦物,比如雲母、灰石,角閃石等等。那地球表面就是資源匱乏的地區,高級複雜的生命根本無法存活。

花崗岩恰到好處地輕,可以漂浮在地球表面形成陸地的核心。而不會再那麼容易地循環到地球深部,所以地球上可以發現40億年的古老地殼。花崗岩又恰巧包含各種有用金屬元素,促進生命和人類發展。

這種根據密度逐漸分層的行為,在早期地球演化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鐵在隕石裡是非常豐富的。可以預見早期地球在沒分化前,淺部一定有很多鐵,可是很快岩漿融化,鐵成分就慢慢匯聚到地心,地核越長越大。在地球內核處,壓力足夠大,鐵還是固態。隨著鐵核變大,外層的鐵反而慢慢變成液體。形成磁流體運動,產生磁場。

如果鐵不夠多,根本就沒有磁場產生,生命當然也就不會安全地演化。甚至都輪不到出現。

我們可以想象,固態的地核部分成分肯定不會均一。隨著鐵成分下降,肯定還會伴隨著其它較為重的物質,比如橄欖石等等。而且形成的時候可能是逐漸一塊一塊拼起來的。造成了內核內部結構和成分的複雜性。這些複雜性是地球科學的前沿科學問題。地球內核的不均一性一定包含著豐富的地球早期分層演化的信息。

地球分層後,每一層都會各自的特點和演化路徑。但是,不同層之間又相互影響。比如,地表的洋殼有可能會俯衝到地幔下部,改變下地幔的性質。這些物質相對原有下地幔的物質輕,當它們被再次融化,一定會上升,據說這就是全球規模地幔熱柱的一種形成機制。每一次地幔熱柱的噴發,都對地表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生物大滅絕不可避免。

上一次大的地幔熱柱活動發生在白堊紀,人類剛好生活在一段較為平靜的地質時期,唯一能夠提及的就是青藏高原隆升。這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陸陸碰撞的結果。除了能夠推起青藏高原,並不能直接噴發地幔熱柱那樣造成的大量火山岩。當然,地震是免不了的。

地球形成和演化有很多有趣的細節,一本書未必完全說清楚。地球上的每一塊岩石、每一座高山都是故事記錄者。


樂淘爸爸


關於太陽系和地球的起源,目前有如下幾種觀點,

太陽系形成觀點

星雲說
俘獲說
磁耦合說

地球形成觀點:

在太陽系內,由於接受的太陽輻射多,溫度高,輕的氣體被輻射到遠處,散失到太陽系的外部遠處構成類木行星。
近太陽的地區,以塵埃中的固體物質為主,化學組成當然和原來的星雲有顯著的不同(鐵、硅、鎂、氧為主)近處構成類地行星。46億年前,地球形成。

地球演化

說到地球演化,我將從地理角度去解答;

  • 46億年前,重力的作用與高溫的影響,地球裡面的物質發生部分熔融,使重者下沉,輕者上浮,出現了大規模的物質分異和遷移,形成了從裡向外,物質密度從大到小的圈層結構:

  • 45億年前,依大碰撞假說,原始的地球與忒伊亞相撞,在原始地球周圍產生一個環,這個環在數百萬年之後形成月球。重力的拉扯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建立了地球生命的形成環境。

  • 41億年前,地球表面溫度降低使地殼得以凝固,大氣與海洋形成。

  • 10-7.5億年前,第一個超級大洲羅迪尼亞形成及重新分裂。

  • 9.5-7.8億年前,地球發生了多重及接近全球性的冰期,反覆的從雪球地球變為溫室地球。

  • 6-5.4億年前,第二個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形成及分裂。

  • 3.5-2.5億年前,卡羅冰河時期在早石炭紀開始,於晚二疊紀完結。由於極移,大部份的岡瓦那大陸從亞洲及南美洲中心至印度及澳洲中心都冰封了。

  • 3億年前,盤古大陸形成及維持了1億2千萬年。這是地球上的大洲最後一次閉合在一起。

  • 1.8億年前,盤古大陸開始分裂為幾個大陸,最大的是岡瓦那大陸,由現今的南極洲、澳洲、南美洲、非洲及印度組成,南極洲當時還是一片森林。北美洲及歐亞大陸當時仍然連接,是為勞亞大陸。

  • 8800萬年前,印度及馬達加斯加大陸分裂。

  • 5500萬年前,澳洲從南極洲中分裂出來。

  • 2200萬年前,印度與亞洲碰撞,產生喜瑪拉雅山及青藏高原。由於溼度被斷絕,中亞洲成為了沙漠。

  • 2000萬年前,非洲板塊與亞洲碰撞。

  • 1000萬年前,氣候開始變得乾燥,大草原及草原代替了森林。

  • 560萬年前,地中海乾涸,是為米辛尼亞期鹽危機。

  • 500萬年前,火山爆發及產生很多細小的陸地連結了南北美洲。


錦繡科學小鎮


應邀而無能力回答,讓悟空失望了。

銀河系是宇宙中的一個成員。太陽又是銀河系的一個成員,他主宰八大行星(原來劃分為九大行星),各行星有的又還有各自的衛星。他們是相互配合而統一的。

地球的起源與演變是世界頂級科學家爭論不休的問題。本人是一個小小的無知的科學盲,怎能插入胡言亂語。請悟空原諒。


紅葉9646


宇宙學者都知道,凡物的生成都需力與物質的共同作用。個人觀點認為,地球並非大爆炸的產物(即使是宇宙在澎漲)。從歷次地球週期變化的規律分析,地球是處於由熱到冷的溫差遞減,這說明地球的形成是由極熱狀態下生成。但從地球所處的環境而言,卻是隻能由漸進演化才能生成。因此亦具備盛衰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