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強行購買明王朝戰刀,被拒後出陰招,明朝竟然妥協了

明朝時期,日本每年都要從中國購進一定數量的戰刀,為了不使日本的武力過分強大,朝廷上規定每年賣給日本的戰刀不得超過三千把。1507年,日本派來使團,嚮明朝政府提出要購買八千把戰刀的要求,而數字大大超出了原來所規定的限額,所以明政府沒有同意。

倭寇強行購買明王朝戰刀,被拒後出陰招,明朝竟然妥協了

這時在日本使者中,有一位已80多歲的外交老將,出來對明政府威脅說:“如果你們不賣,那麼我們乾脆一把也不買了,我們馬上返回日本,宣佈兩國中斷外交關係,到那時候,靠著足利將軍的威力才鎮壓下去的海盜,很快又會出現在貴國的海岸上,不信咱們就走著瞧吧。”

倭寇強行購買明王朝戰刀,被拒後出陰招,明朝竟然妥協了

因為當時明朝政府對日本海盜既憎恨、又害怕,把他們]稱之為倭寇。這些倭寇不斷地對沿海一帶進行掠奪和破壞,明政府雖派重兵剿滅,但卻屢禁不止,這其中先後出現過很多抗擊倭寇的名將,比如戚繼光、餘大酋、胡宗憲等。而此時明政府官員一聽日本老將把是否賣給八千把戰刀同倭寇能否禁止的事聯繫在一起,便被嚇住了,只得以很低的價格賣給日本人八千把戰刀。

倭寇強行購買明王朝戰刀,被拒後出陰招,明朝竟然妥協了

在日本人要求超數購買戰刀一事被拒絕之後,日本的外交使臣們不再從刀本身來談判,而是轉而從將來倭寇是否繼續在中國的沿海騷擾掠奪這個問題上來相威脅,,而實際最終攻擊的目標卻是要買走八千把戰刀,而此時的明朝政府從內心深處並沒有明白,其實名利將軍所說的剿匪只是一種幌子,他們的真是目的是以極低的價格得到戰刀,他們拿到戰刀的目的究竟有多少是為了剿匪,這恐怕只有日本人知道了,讓他們真刀真槍的幹,恐怕沒有那麼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