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勝不休!阿里CEO張勇:像創業一樣去打脫貧攻堅戰!

不勝不休!阿里CEO張勇:像創業一樣去打脫貧攻堅戰!

僅過半載,碩果累累!像創業一樣去打脫貧攻堅戰的阿里巴巴,剛剛向所有人公佈了第一份脫貧成績單!

7月10日,阿里在湖畔大學發佈第一份脫貧半年報。300餘貧困縣做電商,半年銷售260億,53個貧困縣銷售額破億,令人驚歎。

要問秘訣是什麼?其實就是脫貧與扶貧的本質區別,它們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是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的天壤之別。

阿里CEO張勇明確表示,脫貧不是額外承擔社會責任,也不是公益,而要像創業一樣去打這場脫貧攻堅戰。

沒錯,在張勇眼裡,要做的不是扶貧,而是脫貧,而是向貧困宣戰。把這個當做一個真正的事業,不是所謂的公益和額外責任!

就在半年前,阿里巴巴正式宣佈投入100億元成立脫貧基金,還將鄉村脫貧上升為集團戰略業務,將重點在教育、健康、女性、電商、生態五大領域開展。而作為阿里CEO張勇,脫貧KPI很自然的就是“電商脫貧”。

獼猴桃怎麼改變革命老區金寨的命運?1000家種植元陽紅米的特困戶如何實現月銷百萬?人工智能如何應用於生豬養殖、蘋果及甜瓜種植?這些都是過去半年,張勇心頭揮之不去的問題。

不勝不休!阿里CEO張勇:像創業一樣去打脫貧攻堅戰!

2018年1月,為了讓脫貧有節奏、有成果地進行,張勇還專門跑了趟重慶,在電商脫貧論壇上正式宣佈了優先選擇的十個電商脫貧樣板縣。

效果可謂立竿見影!“一縣一品”重塑了整個供應鏈,讓鄉村也有了新零售。重慶“秀山土雞蛋”,陝西“柿餅”、雲南元陽“紅米”。不少品牌已經成為了膾炙人口的網紅。

現在是新零售大潮,張勇也把它用於脫貧攻堅,不僅把農產品搬到線上,也找到線下。甚至把人工智能技術都與農業深入結合了。

可以說,張勇起了個好頭。接下來,這樣的故事每一天都在增加。半年來超過1000名阿里人,在全國調研近100個貧困縣域,近1.5萬人次奔赴在路上。

從“一縣一品”到“有路的地方就有電商”,張勇事必躬親,真正做到了像創業一樣去打這場脫貧攻堅戰。並通過不斷探索,把成熟電商脫貧案例在全國進行推廣。

不勝不休!阿里CEO張勇:像創業一樣去打脫貧攻堅戰!

接下來,阿里還將結合大數據,讓農業供應鏈更加有規可循,造就更多“授人以漁”的“魚塘”,也讓更多偏遠地區實現“電商脫貧”。

今天,阿里脫貧攻堅戰半年成績單的公佈,這是電商脫貧戰略做到實處、拿到實實在在結果的真實寫照,這也是阿里正扛起的使命和責任!

可以預見,向貧困宣戰不勝不休的阿里,必將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