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如何管理南京的治安?

文|陳卿美

1853年3月21日,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就此定都,改名天京。一個新生政權基本就算站穩了腳跟,太平天國也開始有了“國”的模樣。在新生政權之下,京城的治安是如何管理的呢?

太平天國建政初期的京城治安關乎政權的穩定,因為當時天下還沒有太平,清軍、湘軍仍在對太平軍虎視眈眈,敵我仍在激烈交鋒中。太平天國穩,首先要京城穩。因此,京城的治安管理有幾點非常特殊,比如軍事化、嚴防奸細等。

管理一個城市,尤其是管理京城,考驗著新生政權的執政能力與水平。管理是多方面的,治安只是其中一部分,也是相對簡單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太平天國的統治者們到底有大能耐。

由於戰爭並未結束,天京的管理完全實行軍事化,幾乎就是全民皆兵。首先將家庭拆散、打散,讓男人去幹雜務,編入諸匠營;讓女人做針線活,編入女營、女繡錦營。老人和殘疾人沒什麼用,直接編入老民館、能人館。天京,儼然就是一座特大軍營。

太平天國如何管理南京的治安?

請輸入圖片描述

1853年5月1日,剛剛定都天京 的太平天國 發佈的安民告示

實行軍事化管理有幾個好處,一是擴軍的需要,戰時兵源需求大,將百姓編入軍制,就是預備役,隨時可以變成正規軍,拿槍上戰場。二是易於執行新政策。太平天國作為新政權,自然有諸多新政策需要頒佈、實施,軍事化管理的特點就是執行速度快,執行徹底。三是防止奸細。在與湘軍、清軍對峙的情況下,京城難免會混入對方的奸細,蒐集情報、或是試圖搞破壞。四是鎮壓城內的反對勢力。新政權要對舊勢力形成碾壓之勢。一些試圖反抗新政權的地痞、流氓、士紳都被視為對新政權的威脅。

在此背景下,太平天國對天京軍民實行嚴格實行門牌制度,據湘軍方面的《賊情彙纂》記載,“賊中初無門牌之設,癸丑六月,訛言有官兵混入江寧城,舉國若狂,韋賊始倡議設立門牌。”韋賊,即北王韋昌輝。也就是說,設立門牌,主要是防止敵軍奸細混入,製造混亂。所謂門牌,不是木牌、鐵牌,而是紙牌。“尺許白紙,先書偽官名姓,次列給役之散賊,後列偽年月,鈐蓋韋賊偽印,印旁編號,以‘天父鴻恩廣大無邊’八字,每字千號,每賊館各一張。”

天京城內每家每戶門口都要掛門牌,門牌貼於門板的裡面,隨時準備檢查。每個月都要將姓名造冊,統一進行核實。當時的天京城內分為若干個“館”,該轄區的門牌由該館的官員負責管理。當需要大檢查時,各官員就要帶著所有門牌挨家核查,一旦發現,人牌不符,官員就要受到責打,嚴重者還要殺頭。據說韋昌輝喜歡搞運動式執法,往往半夜時,突然一聲令下,命各館官員集合,進行門牌突擊檢查。

設立門牌的初衷是便於有效統計轄區的人口、兵力等資源,也算大數據化。但後期成了一些官員的斂財工具,門牌發放不是免費的,因為其他地區一塊門牌便宜的300文,貴的高達4銀元。要命的是,門牌還會不定期更換,更換一次就收一次費。對此,百姓無不怨聲載道。

對於出入天京城的百姓更是嚴加防範,又產生了關憑。顧名思義,就是出關憑證。關憑,不僅是憑證,還有口令。據《賊情彙纂》記載,“用白洋布一條,長八寸、寬四寸,墨筆寫關憑二字,上蓋巡查偽印。賊踞城池,於各城門皆設巡查,惟開一門準其出入,所蓋偽印即系此門巡查之印,印旁別有暗號,背面有粉筆花押,衙中有底薄可稽,其暗號數日一換。凡未及繳換者,卻係真關憑,但與現換之式不合,亦指為妖,執而殺之。”暗號,就是最好的防偽功能。隨時更換暗號,就是要杜絕混進來的奸細,讓你摸不清更換的規律。也有說法是,管這種關憑叫“揮子”。另外,路憑與路引也是常用的出行憑證。不過,這種憑證使用期比較短,就是一種臨時通行證,需定期頻繁更換。

1854年 5 月,美國公使麥蓮來到天京。他從西北城門進入天京城,他發現,“任何人如不留下通行證及記錄著姓名、身世等等的登記卡,都不得出城門,未經許可也不得進城。對於返回的人,只須答出他們的姓名,並申請和領回帶有編號的出入證,即可進城。”當時的天京城,有九座城門,太平軍對守城官員進行了高配,配備有18人的巡守將軍,每座城門分配2名將軍巡守,專職負責巡查出入城人員。

嚴格的檢查確實是有必要的。據《金陵雜記》記載:“城中被擄男女無時不思逃竄,特是賊於城門內稽查甚嚴,非有賊之偽憑不能出入。其在城外者,尚可設法奔竄,若在城內者,必須借重賊憑,其憑系偽夏官丞相發,按數月間忽然更換,上蓋偽戳,難於假造……”既要防止城內百姓出逃,也要防止奸細混進城,太平天國的統治者可謂費盡心思。

其實,上述措施並不是很新鮮,在歷朝歷代均有此類管理措施。真正具有太平天國特色管理妙招則是口令。據《蘇臺麋鹿記》一書記載:“然每夜聽令,暗傳口號,或一字或二字,總不出二十八句中,故做長毛者必無不熟於讚美,而官兵所發偵探,亦不可不知讚美詞。”也就是說,每夜傳達新口令,通常一兩字為主,大都出自贊美太平天國的詩句中。

“兩司馬必至卒長館,卒長必至旅帥衙,遞而上之。如偽國宗之踞一城,所轄總制、監軍、軍帥每晚必齊集於偽署,無敢曠誤。”口令由正級官員聽取後,回去向下屬傳達。由於都是口授形式,保密性很強。湘軍方面也曾想混入天京城內,但因為口令這項制度,始終無法成功。就是重賞也沒人願意去。因為口令一旦說不出,或是說錯,就會遭到殺頭。

天京城內嚴格的治安管理,還有一項說不出口的理由,那就是嚴防軍民出逃。出城不是一般人可以出的,關憑也不是普通人就能獲得的。出逃不了,在城內就會消耗資源,加上日益臃腫的統治集團,資源的矛盾會愈加突出。統治者們也有損招,據《賊情彙纂》記載,韋昌輝曾以割稻子為名,騙上千名女人出城,然後,緊閉城門,將她們徹底趕出城市。

治安軍事化管理,簡單說就是軍管。或許建政初期確實有必要,但長期軍管就會誘發各種矛盾。尤其是軍管的目的,並不是以維護社會秩序,造福百姓為前提,而是方便掠奪百姓、奴役百姓。防止奸細混入,或許是一種理由,也或許就是一種陰謀論。“總有刁民想害朕”就是說的這種邏輯。在統治者的意識裡,總有一股敵對勢力陰謀推翻新政權。只有製造假想敵,才能讓百姓與自己保持一致。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這種政權是早晚不得人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