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一句話來總結《易經》?

三鳥網絡



《易經》就是一本純粹的占卜之書。孔子為其做傳後,成為《周易》。賦予其深刻的哲理。

用孔子的一句話,來總結《易經》—— 一陰一陽之謂道。此言可做兩層解析:


一、狹義。

《周易》六十四卦最基本的組成元素是陰爻和陽爻,即“--”和“—”。又以初、三、五爻位為陽爻位。以二、四、上爻位為陰爻位。《周易》就是通過陰陽兩種符號的組合與變化,來對未知事物的發展變化做出預測。

二、廣義。

事物的本質特徵與變化規律,是由陰陽兩種對立統一的形式構成。如:太陽為陽,月亮為陰;白天為陽,夜晚為陰;男子為陽,女子為陰;天為陽,地為陰等等。此廣義也包含了上一條狹義的概念。

孔子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是屬於方法論範疇。

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世界觀範疇。

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孔子之言是以方法論定世界觀。老子之言則是以世界觀定方法論。此道非彼道也,兩者不可混同。

《繫辭》又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子此言≈一陰一陽+道生萬物。



附錄:《易經》與《周易》的關係類似《春秋》與《左傳》的關係。《周易》可總結為兩句話:第一句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第二句是懼以始終,其要無咎。與時俱進,適時變革。


楊朱學派


《易經》由卦、卦辭和爻辭構成,把包羅萬有的規律及事物處置方法僅僅用幾千字就作了全面的說明,已經很簡煉了,現在卻只能用一句話概括,感覺真有點強人所難,若非如此不可,只能這樣說:“《易經》是一部關於規律和行動方法的百科工具書”。不過,這句話未免讓人覺得大而虛,對於想學習易經的人來說並無實質作用,反而讓人覺得是口若懸河的牛逼犇犇。但現實世界的各路名家大師,大多喜歡做這種唱高調的事情,講的東西好像都有點道理,似乎無可挑剔,但卻不能結合現實給人以實質性的啟發,基本上都是一些正確的空話。二千多年來,對於易經的解說,關鍵不是要如何用更精簡的言語概括其含義,不是要對其作出所謂開創性的解釋,不是自以為是的各種可仁可智的隨心所欲的論述,而是要還原其中的各種規律,要領悟其中的行為方法,從而達到人的行為與自然規律不相違背,進而與自然達到和諧,此即《道德經》所說的道,這就是無為。

以上這段文字,始終脫不了侃大山的範籌,同樣地也屬於正確的空話一類東西。本人還是比較喜歡用卦例來表達具體觀點。這一次試著解釋的卦是“益”卦。

益,卦像外巽內震,用現今的俗語說,就是熟女自已送上門給熟男,其意思就是利他,給予他人好處。

現在看卦辭: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若給予他人所需之物,則極容易與之進行交往,若遠行外出曠野活動,常給予他人幫助,則會助人即助已,容易達到遠行的目的。

易經中有多處出現“利涉大川”的情況,這個“大川”一直以來被誤解釋為大江大河,與易經相關的情境描述不符。有句成語“一馬平川”,這個“川”才應該是易經要說的“大川”,所以前面才說是外出曠野活動,而不說渡過大江大河。

再看看益卦各爻的爻辭,就知道益卦總體要說明什麼了。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亨於帝吉。

六三:益之用凶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兇。

在益卦這種以給予人好處的辦事方法,主要適合辦什麼事情呢?其六爻進行了分別說明。

初爻,“利用為大作”,即是把明顯利益作為招攬重要人才的籌碼。“元吉”,即是這種作法始終都屬於尋求人才的好辦法。“無咎”,即是這樣做普遍能讓人接受,不會受到指責和阻止。

二爻:“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即視情況分別給於各種人員以足夠的好處,使所有這些得到好處人滿足現狀,永遠順從你的意志,不會聯合起來反對你。“王用亨於帝吉”,即是使用前述方法對於統治者來說,可以順利達到統治的目的。

三爻:“益之用凶事無咎”,即是使用“益”這種方法,就算對待那些立場搖擺不定的人,也是可行的,不會受到指責或阻止。“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即是對於個另比較有影響力的人,可出人意料地用王家使用的貴重物品如“圭”作為好處給予他,以達到使其不妄動的目的。

四爻:“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即是對於那些有影響力且有可能妄動的人,還可以將其軟禁供養起來,不讓其與外界自由接觸,不脫離君王的控制。

五爻:“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即是不定時地偶然弄些美食宴請招待手下重臣,讓這些人覺得你對他們很好,在這樣的場合不要向他們詢問具體事項,則他們的表現始終都會讓你感到滿意,同時還要把握時機,偶然表現出對他們特別的關心。

上爻:“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兇”,即是對於那些試圖以自己所具有的影響力作為籌碼,想長久地從你那裡獲取好處的人,絕不能給予其好處,還要用不同的方法打擊他這種念頭,若長久受其威脅,對作為統治者來說絕對不是好事,而是壞事。

以上這“益”卦就簡單解完了,作為一句話答案的推演,是符合其內函的。易經的每一個卦像,均顯示其某一事物的狀態和總體規律,這種狀態和規律完全可以用易卦成像六要素的構成進行分析和推演,然後即能明白卦辭要說的內容,當掌握了變卦原理的時候,可同樣用六要素分析推演而得知爻辭的含義,這時即使對爻辭的行文方式或所述行動方法無法理解,也可以通過其變像直觀真實意義。爻辭只是當時演易環境下,取當時事例以便說明行動方法,在不違背其像義的前提下,其實用今天的事例進行說明也是一樣。所以本人曾說過,識得易卦成像六要素和變卦原理,任何有正常中學學歷的人卻可以讀懂易經,並可如周文王一般自編爻辭,這絕非虛言。

最後,再次以本人為本問所作的一句話答案作為本文結尾:“《易經》是一部關於規律和行動方法的百科工具書”。


亢悔亨貞


一句話總結《易經》:《易經》總結天道運行規律,指導人事實踐的人類偉大著作。

《易經》這本書,包括了六十四卦,也就是六十四種不同的情形(也可以認為是六十四種階段),每一種情形,又對應有六個爻,根據每一個卦每一個爻的不同時位,分別著上爻辭,對應吉凶悔吝,供人們參考。

之所以說是總結天道運行規律,是因為我們翻開易經這本書,每一個卦的卦爻辭的根據,就是六十四個卦象。而這六十四個卦象,都是由陰爻和陽爻組成。每個卦都是六個爻,又是按照三才之道(易傳的觀點)排布的。天之道,分陰分陽;地之道,曰柔與剛,人之道,曰仁與義。這樣的推究,我們發現,易經的基礎就是天地之道。

易經根據天道運行的規律,所寫出的卦爻辭,卻都是關於人事吉凶禍福的。比如,乾卦:元亨利貞。比如坤卦: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屯卦:利建侯。等等。這些詞句很明顯是指導人們在這種情形下,該如何做才能趨吉避凶的。所以,我們說,《易經》是指導人事實踐的。

《易經》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總源頭,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也是第一本書。後世無論是哲學(老子),還是兵法(孫子兵法),還是儒家(孔子),都不同程度的汲取了易經的精華部分。所以說易經是人類偉大的著作。

所以我們說:

《易經》總結天道運行規律,指導人事實踐的人類偉大著作。

文人小哥 於8月1日。


文人小哥


直接說答案

《易經》是一個關於天地萬物演化的象數模型。

《易經》的核心是數,用體現著天數的蓍草建立一個數理模型,與天地相合相參驗,就可以推演一切時空中所發生的事,進而可以斷吉凶福禍。

《易·繫辭上》: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

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

這段話是孔子對易的詮釋,也可以說是對易經的一個總結。

孔子說,易是什麼呢?易是開物者,成務者,冒道者,這就是易。

聖人以此通生生不息之理,保證萬物生長繁衍,在福禍難料的時候,進行判斷決策,好讓百姓趨福避禍。

天地垂象示範,陰陽難測,聖人通過蓍草建立一個數理模型,來合於天地之數,通過六爻中的每一爻,對應著的,陰陽互推過程中所展現出來在整體卦象中的狀態,來由象而推導出數,由數推導出理,再由理推導出可理解可利用的結論。

聖人以易洗心而通天下,定天下,斷天下,完成對未來的判斷和抉擇之後,回到現實用來指導現實,至於未來結果如何,就由天來決定吧,聖人不管吉凶,都與天下百姓共患難,共進退。

這就是《易經》。


平凡2850


不用一句話,《易經》的核心就一個詞:變化,再簡化就是:變!

《易經》詮釋的道就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而這一切就是一個“變”字!這個“變”,分為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來來去去,皆為變!

《易經》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老祖,不管後面的《道德經》,還是《詩》、《書》、《禮》、《孫子兵法》、《史記》等等,都是受其影響,或直接傳承部分思想,各自成一家!這些“家”,即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百家爭鳴”,儒家、道家、兵家、農家、縱橫家、陰陽家、術家~~可謂是不一而全,它們都可追認《易經》為聖典!

俗話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往往身處其中而不得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現在時時刻刻都在用《易經》思想和思路!換句話來說,我們就活在《易經》裡,而《易經》卻不僅是我們!

筆者常常聽到些人,一提到《易經》,就立馬往風水算命那邊等同掛鉤,其實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風水算命只是《易經》裡的一個小內容,準確的說是個皮毛表象!








樓蘭澤華


我們都知道,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根源之所在,雖然易經有著如此高的學術地位,千百年來,它的智慧哺育著我們一代代華夏子女...

可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易經對於現代人卻很陌生,甚至很多人都對易經有著錯誤的偏見,認為易經就是算卦的,是一本算卦書,他們認為易經頭到腳壓根就是迷信書,往往都是避而遠之。

每每我看見這樣的言論或行為,都令我無比的痛心疾首。可悲我優秀的傳統易經文化被誤會,又可嘆我們當代人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我想再次發聲,為易經正名,給那些對易經存在認識片面性的群體科普一次。

關於《易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衍生著作也是百花齊放。

有人說《易經》是反映曆法的,譬如遠在古代,就有專門管理天文曆法的官職,叫做司天監,說的正是由易經知識結合天文確立的歷法。

有人認為《易經》是用來占卜預測的,如“八卦定吉凶”之說。而且,夏、商、周時期國家均專門設立占卜的官員,遇到重大決策時以此來判斷吉凶禍福。

有人認為《易經》是用來一本軍事政治書,比如古人根據易經研究推演出來的各種軍事陣法,知名的有八卦陣、鴛鴦陣等,除此之外,古人還用易經的占卜預測功能和哲學思想輸出作為政治統治的工具。

有人認為《易經》是一部醫學著作書,易經所講的陰陽和合之道以及其它方面的易學原理和中醫是相通的,古代更有“不知易不可為醫”的說法,都說明了易經與中醫的緊密聯繫。

還有人認為,《易經》是反映數學的,如德國的萊布尼茲在1716年就指出:“伏羲氏所推演的八卦中蘊含著二進制原理”。

我告訴大家,這都沒有說錯,這就是易經。跟我們熟知的《紅樓夢》一樣,“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與此同時,我還想用一組數據統計結果來說明,易自伏羲創立以後,是從古至今研究人數最多,研究延伸字數最多的一部經典著作,成為儒家、道家、方士爭相研究和闡述的對象;即使在秦始皇焚書坑儒時也要把《易經》保留下來。後世的歷法、占卜、星象、風水、八字命理、相法、軍事、醫藥乃至於人文哲學的研究,莫不以此為基奠。其充滿的智慧不僅深刻地浸染著中國的文明,而且對西方的科技和人文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乃至於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一本必學書,易經是我們人類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必讀書,這麼說一點都不過分。

它超乎一切宗派。儒家從自己的角度去闡釋它,它就是“儒家易”;

佛家從自己的角度去發揮它,它就是“佛家易”;

道家從修道的角度去研究它,它就是“道家易”;

......

追根溯源,我們從根源上再來探索一下《易經》是什麼?

據《易經繫辭下》中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有同樣類似記載的還有《三皇本紀》

在正史《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

通過上面的古文獻記載,我們看到易經最初是在人文始祖伏羲氏發明創造的。易經在產生之初就是為大眾服務的,原始部落時期可以用它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比如通過觀察天文星體的位置來確立時令,看看最近該種什麼;又比如今天準備出去打獵,要看看有沒有雨;又或者有新人要結婚了,看看哪天是良辰吉日等等。

總而言之,易經的本質可以理解為古人總結出的一套抽象而又具體的宇宙觀和方法論,說白了易經就是古代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不斷的總結自然規律而成的一部經典,用於指導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精神生活,讓後人可以少走彎路,趨吉避凶。開創了中華最早的文明。

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階級的產生,易經就成為了階級統治的一種工具,統治階級(即帝王)用易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目的是為了順應天下大勢,鞏固政權、強盛國家。

《易經》是用卦象來反映和認識整個宇宙和事物發展規律的書。是中華文明獨有的認識自然和社會運行規律的知識體系,再進一步精確的話就是用一張“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作為運算核心來揭示這種規律和方法論的。

所以說呢,我們當代人要好好學習易經,享受古人留下來的易學智慧帶給生活的便利,我們也有必要將這種優秀的傳統易經文化傳承發揚下去,讓更多的人也能體會到這種福慧。


我的黃曆


《易經》相傳是伏羲在觀察日月星辰.四季變換.山水草木等自然景象的規律及聯繫創建了陰陽八卦。(八卦圖外觀是正八邊形.每邊都有特殊符號分別是乾.坤.巽.震.坎.離.艮.兌所示。八卦圖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八卦以乾坤代表天地定位,形成中軸經線,以坎離代表水火為界作橫軸緯線。相對二卦陰陽爻相反.互成橫軸對應交錯!八卦只要有興趣,易學易懂所以稱《易經》)

《易經》是我國古代先人智慧的結晶.它含蓋萬有.綱紀群倫.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內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方面及各領域。是儒.道共同經典.是我國群經之首!(本敘述摘自網絡)








木林森151500504


潛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一句話,易經是揭示事物從弱小到強大到消亡的客觀規律。很多人只關注易經在命理分析的一面,其實易經的核心是事物成長的規律。

弱小的時候怎麼積聚力量,勃發的時候怎麼防備風險,強大的時候如何居安思危,消亡的時候如何順應自然。

各種卦象,更多是從物理學、地理學、心理學等方面揭示一種更加舒適的狀態,更加符合傳統文化的心理和運行態勢,進而影響和暗示人的行進過程,這是積極心理學的現實應用。

很多名人從小接觸過真正意義上的易經,就在學習、生活、體驗和經歷上培養鍛鍊自己了,一個人沒有簡簡單單的成功,學習什麼、補充什麼、經歷什麼、看淡什麼,其實易經的三元九段早已說清楚了。

很多人一味地追求暴烈,動不動就一杆子打翻,甚至連親自去翻翻書都沒有,就亂說一通,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知識產權劉偉


《易經》是伏羲氏、周文王、孔子這三位古代聖人合作的成果,講的是64卦每一卦的卦辭和爻辭;《易傳》講的是對每一卦或者是整體易經的解釋和說明。《易經》和《易傳》共同構成了《周易》。從狹義上說,易經就是周易。




易經主體是64卦,這64卦圖是由8個基本卦構成的。宋代朱熹在《周易本義》中寫了一首《八卦取象歌》幫助人記住八卦的卦象。

爻辭所描寫的具體內容,主要來自於這8個卦的象徵,而這些象徵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產生的廣泛聯想,讓人望洋興嘆。




我曾經努力了好久,久而久之也無法繼續堅持讀下去。如果讓我一句話總結《易經》,其實我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還是借用古人的4個字吧,這4個字是“潔靜精微”。


善為易者


這個問題說起來很簡單,也很複雜。總之是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領會和理解罷了。

自認為對【易經】有所研究的我也來湊湊熱鬧。看看我說的這一句話,有沒有人能夠真正看懂。如果能夠真正看懂了,我就會對你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了。

說白了,【易經】就是變化之道,就是自然之道,就是醫之道,就是管理之術,它是陰陽界之門,是自然界萬事萬物吉凶興衰榮辱進退之控制器和操縱桿,是造物主給我們的啟示錄,是神的旨意,是上天之好生之德生生不息的溫床,是一陰一陽不斷組合形成萬事萬物,是陰陽互根互補對立統一彼此消長又缺一不可陰陽不斷保持平衡五形生剋制化不斷諧和可持續健康良好發展的生態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