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情感勒索?

詩莫顏


正巧最近刚读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情感勒索》。不妨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先来看三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

第一种:你本来已经打算周末和朋友出去玩了,父母虽然知道,但是他们要带你去走亲戚,你试图和父母沟通,父母却说:是你和朋友出去玩重要还是我们重要?怎么这么不孝顺?

第二种:你的男朋友做了一件让你很不舒服的事情,你希望他道歉,最起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当你和男朋友沟通的时候,他却说:我这都是为你好!你要是不理解我,我们就分手!

第三种:你已经连续加班很久了,996,特别累,想休个假,当你和顶头上司提出来的时候,领导说:现在是项目的关键时期,你想请假?可以啊?那你好好考虑一下你有没有责任心!考虑一下你今后在公司的前途吧!

二、何谓情感勒索?

上面举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情感勒索。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

根据调查,情感勒索主要发生在三种关系中:

父母与儿女之间

情侣与夫妻之间

领导与下属之间

如果下个定义的话,情感勒索很好理解,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时,没有道理、拒绝理性沟通,不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一方,用道德(你怎么这么不孝?自私?)、爱情(你不顺着我的意思就是不爱我,如果不听我的我就离开你)、责任(你不按照我的意思办就是对工作不负责)来绑架对方,逼迫对方不得不主动退缩,甚至会令明明没有过错的对方产生一种错觉:“我是不是的确很自私?我是不是不够爱你?我是不是不敬业?”,从而在心理上陷入很深的痛苦。


三、我们既是情感勒索的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我想,读到这里的读者,多数会下意识的把自己带入到受害者的角色中,事实上,仔细观看,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情感勒索者,是加害者。

因为,人际关系是相对的,在这种关系中你是加害者,另一种关系中可能就是受害者;同样,今天父母可能会以“你不听我的就是自私不孝顺”来对儿女进行情感勒索,明天可能儿女会以“你们不顺着我就是不够爱我”来对父母进行情感勒索。

此外,情感勒索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而是经常的、无意中发生在这些人际关系中。很多加害者不一定是故意的。

因此,既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加害者,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遭遇,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经常反省,不要对自己的亲人进行情感勒索,不要把自己摆在加害者的角色上。

四、如何应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感勒索?

设想一下,如果有人在金钱上勒索敲诈你,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最好的办法肯定不是逆来顺受,因为你今天被敲诈,明天他还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敲诈你。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你们的问题摆出来,拿到阳光下,你自己不害怕了,对方也就无法敲诈你了。

金钱如此,情感也一样。

对待别人的情感勒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问题摆出来,不要怕激怒对方。回到最初的例子:

第一种:当父母说:是你和朋友出去玩重要还是我们重要?怎么这么不孝顺?

此时你不应该真的认为自己自私不孝,更不应该服从,因为如果你屈从了,那么有这一次,还会有第二次。你应该说:爸妈,我已经和朋友约好了,在你们安排你们的事情之前就约好了。你们有新的安排,却不问我的安排,这样是对我的不尊重。我很爱你们,并不是不孝顺,我只是希望我也有自己的空间。

第二种:你的男朋友说:我这都是为你好!你要是不理解,我们就分手!

此时你不要害怕,认为他真的要分手,事实上,把分手挂在嘴上的男人也不值得交往。在这种情形下,你应该问:你说都是为我好,那你能详细说一下吗?我确实不太理解你说的“好”在哪里。另外,我们是恋人,你不应该拿分手威胁我,这样对我们的关系是不利的。

第三种:领导说:现在是项目的关键时期,你想请假?可以啊?那你好好考虑一下你有没有责任心!考虑一下你今后在公司的前途吧!

在职场里,很多人面对情感勒索最大的担心是怕得罪上司。事实上,如果你真的已经比较敬业了,已经问心无愧了,那么,面对上司的情感勒索,你要铭记:“如果他不怕得罪你,那么你也不必害怕得罪他”。所以,此时你应该说:我已经连续加班很久了,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如果我不休假,我的身体很可能出问题,这样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好吧。

当然,以上只是举例,现实生活比这些问题要复杂,很多人可能心理有问题,一般性的说服也可能不起作用。但是,这不能成为我们任由他们情感勒索的理由。

只要你认为遭遇了情感勒索,就一定要积极应对,主动出击,解决问题,否则,你会被对方的情感勒索越捆越紧,直到你精神崩溃,一个人偷偷的哭,而这个时候,那些勒索你的人,是没有人会来安慰你的。


danyboy



小美最近打算去健身,和男朋友说每周有2个晚上会晚回来。小美男朋友听了:“你自己早就决定了,还和我说这些做什么?反正你从来都是自己做主,我反对也没用,只能妥协。” 小美觉得男朋友这番话听着不是滋味,难道自己真的这么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吗?

学姐想说,先别急着怀疑自己,你很可能是遇到情感勒索了。简单讲,就是用各种手段在情感上绑架你,让你痛苦,让你无法离开他。

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恋爱不谈,他们要用这样的方式?学姐看了《情感勒索》这本书,受到了一些启发。

01. 从挫折到一无所有

从表面上看,情感勒索者似乎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但是情感勒索者总有一种恐惧心理,在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动摇、失落感被引发之际,我们就会看到他们的这种特质。

情感勒索者会将他人的拒绝不断放大,即使是一点轻微的挫败,他们也会当成潜在的灾难,相信只有以更激烈的手段反击,才能从世界或受害者手中得到自己生命的必需品。

这些念头不断萦绕在心头,情感勒索者最后便会深信,唯有使出强硬手段,才会有人重视他们的需求。

02. 失落感与依赖性

对某些情感勒索者来说,他们在幼年遭遇的一些事件,和成年后的这份对失落的恐惧之间存在很大联系。

很多在童年时期失去过重要事物的人,成年后会变得过度依赖和黏人,他们再也不想尝到被拒绝、被遗弃或是被忽略的苦涩滋味了。

一旦深信自己很难获得自己想的东西,情感勒索者必须利用一切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他们会对受害者步步紧逼的原因。

03. 完美生活的缺陷

令人深感困惑的是,有些情感勒索者可以说是拥有一切的天之骄子,但他们却总是想要更多。

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那些受到细心呵护和过度保护的天之骄子往往没有机会建立对自己有能力应对失落感的信心。因此,一旦感到一丝失去的前兆,他们就只会惊惶失措,自动拿起情感勒索的武器。

04. 自我中心

情感勒索者几乎只会想到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至于我们的需要以及他们这样做的后果,他们根本不考虑。

只要我们没办法满足情感勒索者的需求,他们就会像一部压路机一样,目不斜视、毫不留情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让人很难把这样的关系称作“爱”。

05. 小题大做

对情感勒索者来说,每一次意见不合都好像会毁灭一段亲密关系。 当他们发现另一半不愿妥协,强烈的失望与挫折感就会涌上来,一个小冲突便足以让两人的关系蒙上阴影。

他们可能因为你不跟他们的父母吃饭,你对他们提出的计划不感兴趣而非常生气。但事实上,我们必须试着了解,他们的激烈反应并非针对眼前的情势,而是因为联想到了以往类似的经历。

06. 丢了西瓜捡芝麻

情感勒索者经常通过一些小技巧取得优势,却对双方关系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大部分情感勒索者的行为都建立在一种“我想要什么就得获得什么,什么时候要你都得给我”的心态上,他们就像小孩一样,无法预料自己行为的后果,也压根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

07. 惩罚的好处

很多时候,情感勒索者的目标看起来并不是让自己感觉更好,而是让受害者感觉很差。

情感勒索者不但会向受害者提出要求,还会贬低受害者。而且为了强调他们所作所为的正当性,情感勒索者会批评我们的人格、质疑我们的动机,甚至当威胁手段比起针对我们更损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时,他们还会因此激发我们的罪恶感,让我们乖乖就范。

08. 降低损失

最严重的情感勒索者通常是那些已经失去所爱,或是唯恐这些重要的人离开他们的类型。

面对失去年轻爱人的危机,眼见威胁手法无法奏效之时,情感勒索者就会贬低你的个人价值。如果能让你变得不具吸引力,对他不再那么珍贵的话,他失去的就不是多贵重的东西,失落感就大大减轻。

他们会率先发难,用咄咄逼人的态度来维持自己的强势地位。这就像那个给自己找台阶下的策略:“在被炒鱿鱼之前,我自己辞职算了!”

如果以上好几个情况都出现在你的另一半身上,你可能已经遇到了情感勒索者。这本《情感勒索》提供了不错的应对方法。

方法一: 非防御性沟通

我们面对情感控制者的吼、生闷气、威胁或指责等方式,总会采用充满防御性的方式回应,但其实这只会让气氛更紧张,激起更多情绪反应。

结果是,我们企图保护自己,反而火上浇油。 不妨可以先试着从改变自己的口吻开始,用不那么触怒对方的语言,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方法二: 化敌为友

当情感勒索陷入僵局时,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以转移谈话方向, 往往是很有效的一招。

一旦你向对方请求帮助、建议或是信息,可能会发现从未想到的可能性,而且人类的本性决定,他们一旦参与了你的决策过程,会更乐意帮助你实现这个决定。如果在与对方沟通时,你抱持的是求知欲和愿意学习的态度,你会很快改变充满攻击和辩解的对话基调。

方法三: 条件交换

当你希望对方改变行为时,你也要改变自己。

这种“条件交换”策略对情感勒索的最大作用在于,它排除了“改变的压力必须全落在一个人肩上”这种认知。相反,在条件交换中,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得,没有人会是输家。

方法四: 运用幽默

在一段基本良好的关系中,幽默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帮你抒发对对方行为的感想。

而回忆过去的幽默体验则对关系有巩固作用。使用幽默来和情感勒索者沟通可以让双方感觉放松,让你们想起自己多么喜爱彼此的陪伴,还能提醒你,让你们感觉舒服的相处模式是怎样的。

假如为了维系一段关系,你只能让情感勒索者不断予取予求,那么你就必须问问自己,这种关系中到底有什么值得你付出自己的幸福来换取?

如果对方不希望看到你变得更坚强、更健康、更自信,那你极力维持的这段关系本质上是什么?它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END


女子力科学社


先来看一个案例:广州道德模范尚丙辉,十几年如一日地救助流浪人员。他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废品收购站,将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都拿出来帮助别人。对那些想要回家的流浪者,他给他们买票,送他们走上回家的路。那些无家可归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流浪者,他给他们提供长期住所,每月给粮给油,每次都拿好几百给他们当生活费。要是出现疾病,他上下奔走筹措医药费,竭尽全力。后来,尚丙辉做生意亏了十几万,手头十分拮据。春节时,他请所有的流浪人员一起吃饭,每人送了100的红包。一个被他救助三年多的黄老伯大为不满:以前都是给500,现在是不是名气大了,看不起我?于是,黄老伯直接到当地派出所报警。 警察找到尚丙辉后,尚丙辉好言好语劝慰了老伯一番,又拿了200元,这事才算完。不仅如此,尚丙辉后来因腿伤住院,老伯联系不上他,直接跑到他的废品收购站大吵大骂。

曾有一句台词说得好:“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尚丙辉与老伯本来就没有任何关系,帮他是在发挥人性善良的光辉,当尚炳辉陷入困境时,老伯不但不体恤他,还变本加厉以语言暴力攻击他,严重影响了尚炳辉的生活和工作。在我们看来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而在苏珊•福沃德博士眼中,这就是情感勒索,为了达到满足一己私欲,不惜牺牲他人。
苏珊•福沃德博士,美国人,拥有45年以上的心理治疗经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曾帮助过数以计千的人走出情感迷雾,并重新建立了健康的人际关系,找回了生活和工作的意义,也是今天这本《情感勒索》的由来,同时她还是一名演讲家和作者,其他著作包括《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情感缺陷》、《有害的父母》等等。
苏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 教我们不仅认清彼此之间的界限,更要了解自己,一味地妥协、满足,换不来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还可能损害自我完整性,进而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什么是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的六项致命特征:一、要求,二、抵抗,三、施压,四、威胁,五、屈服,六、重启。在上述案例中,老伯就是情感勒索者,尚丙辉是受害者,尚炳辉因手头拮据,春节红包由500元变成了100元,老伯还是要求原来的数目,当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老伯用报警来此威胁、施压,后来尚炳辉不得不屈服了......
勒索的四种形态:施暴者:这类人表现最为明显,一旦他们提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马上爆发自己的不满,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上述中的老伯,就是典型的施暴者。 自虐者:利用别人爱他们的心情,虐待自己,让对方感到痛苦,比如有些人在谈恋爱过程中,一方提出分手,另一方马上用自杀等手段威胁对方回到身边。 悲情者:具有高超的演技,利用环境,上演一出我弱我有理,所有的人都应该同情并帮助他们,比如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祥林嫂。引诱者:提出关于爱、金钱或升职这些承诺,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最后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走进情感勒索者的世界

有这样一个故事:A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开始B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直到有一天,A将鸡蛋给了C,B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最开始看到这个故事,很同情A,好人真不容易。当用情感勒索来分析,可以看出是A的一味纵容、满足才让B成为了勒索者。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凡事有因必有果。受害的同时,也许我们本身就是罪魁祸首。因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七情六欲,更因道德束缚、社会环境而让我们多了责任感、罪恶感、恐惧感,苏珊•福沃德博士将这三感称为迷雾,当各种感交织在一起,我们自身陷入其中时,很难辨别孰是孰非。但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问题,却能理性地做出决策。正如古人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那情感勒索者是如何进行表演的?第一种是二分法:在情感勒索者世界观里,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是错的,而他们则是救世主,用他们所谓正确的价值观来影响我们;第二种是病态化:因为某些原因无法满足情感勒索这的要求,就被认为是病了或疯了;第三种是联合阵线:当情感勒索者一个人制服不了你时,他们就会联合你所爱的人对你进行攻击,直到你妥协为止;第四种是消极比较:在我们绝大数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一个隔壁家的姐姐或哥哥与我们形影不离,不管做什么,父母总是拿他们与我们相比较,优秀的永远是别人。
万家灯火虽有千万个故事,相似的场景却不在不停地重复上演。情感勒索者为了达到目的可能采用一种或联用几种方法,也可能因为情景不同而方法不同。

冲出迷雾,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还要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自身不仅可能成为受害者,长时间地受害,生理心理、自尊、幸福感都将出现问题,这就是苏珊博士提到的自我完整性,同时还可能因环境、面对的人不同而成为勒索者,将我们受到的伤害潜移默化地转到我们最亲密人的身上。既要不想受伤害,也不想给病人带去痛苦,我们该如何做呢?
苏珊博士是这样教的,首先做一个课前准备:拿出纸笔写下一份约定,这是对自己的承诺,同时大声有力地说出:“我受得了”这四个字,还有一 系列自我肯定的话,比如坚强、骄傲、自信、无畏等等。
接下来就是做出改变及行动:第一步:停下来(stop):什么是都别做,也不要给情感勒索者任何的回应。第二步:冷静观察(observe):当你不再参与勒索者的游戏,你就真正做到了旁观者,可以仔细观察他们,并且收集你想要的信息,同时做出最理智的决定。第三步:制定策略(strategize):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以及运用幽默 。不管是哪一种策略,这里面都涉及到一个人际沟通的问题,不仅要弄懂 别人话语的意思,还要与自己对话。
心理学家约翰·高特曼(John Gottman)认为,日常生活中,破坏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聊天中,某一方感到对方正在防卫。一方的防卫会让另外一方也开始防卫,那聊天的气氛就会被急剧污染。人类是群居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家庭而独立存在。不管我们是谁,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时刻都要与人相处、沟通、合作。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苏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告诉我们与人相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自我完整性,还能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才是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火涅国度


情感勒索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简称苏珊)提出来的。它的定义就是: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一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完全不顾及另一方的利益、想法与感受,利用情感手段或对方的情绪弱点,来使对方屈服。

比如:父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停向子女索取,子女只要有不顺从,他们就会给子女贴上不孝、无情的标签,并以断绝关系或让子女身败名裂来威胁,从而逼迫子女妥协;丈夫要求妻子不能外出工作,只能在家做家庭主妇,如果妻子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丈夫就会说妻子很自私对家庭不负责任,并以离婚和孩子做为威胁,从而迫使妻子屈服;................

为此,苏珊有专门写了一本关于情感勒索的书叫《情感勒索》。在书中,苏珊有对情感勒索做了深刻的剖析,并给出了应对方法,有兴趣的可以去读一下。

苏珊在书中有表示,人们之所以被情感勒索的真正原因是在于:我们的无意识反应与情绪之间的联系,而勒索者正是通过这种联系来对我们进行控制的。

所以要想真正的摆脱情感勒索,从根本上就是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暗夜思考


情感勒索是亲密关系的定时炸弹。

“你是唯一能够帮我的人……”“我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只要你……”我们能够听到类似的话语,被逼着做出一些行动,总是感觉到“我又没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被一些状况左右。即便如此,内心感觉到的是挫败感和无力感。说出这种话的人可能是你的伴侣、父母、朋友、同事……但是感觉真的很不好。

很多时候,我们最亲近的人总是以关心和体贴的方式来情感勒索。为何定位为情感勒索,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当初的坚持,但是对方抛过来的要求是违法原则的,如果我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们会变向指责我们。但是,如果我们迎合他们,感觉依旧十分糟糕。

不过,在关系中无论是向我们情感勒索的人还是我们自己,都是受害者。是双输的情况。相信“勒索”这个词是不好的,确实是不好的。双方的感觉都不会好。即便是勒索者获利了,当下,依旧不会好。

苏珊·福沃德,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一名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她指出,这种情况是“情感勒索”,而我们是情感勒索的受害者。她在《情感勒索》一书中指出“情感勒索是控制行为中的一种最有力的形式,通常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勒索者会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告诉我们若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有苦头吃。其中以各种面貌出现的威胁、恐吓。”并从情感勒索的诊断、情感勒索的危害、摆脱情感勒索的方法三个方面教我们识别出情感勒索、勒索者常用的手段以及帮我们摆脱情感勒索,重新建立健康的双赢的关系。

首先,情感勒索的诊断。情感勒索有六个致命的特征,要求、抵抗、施压、威胁、恐吓、屈服和重启。首先提出不合理要求,无视我们的抗议不断给我们施加压力,并用“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通过各种的手段来威胁和恐吓我们,直至我们屈服,答应他们的要求。

其次,情感勒索的危害。勒索者在意的是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无视我们的需要和这样做的后果。而受害者因勒索者的手段被按到了情绪键,如追逐认可、和平主义、自责、毫无底线的怜悯等导致。危害我们的自我完整性、对幸福感的损害、赔上心理健康。暂时安抚的勒索者和一个做出让步的受害者的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其实正有一条裂痕在不断扩大,让任何亲密关系不再安全可靠,丧失了亲密。

最后,摆脱情感勒索的方法。

一份约定是对自己的约定,约定承诺自己不再让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左右我的决定。

一份有力的声明:我受得了。一系列自我肯定的话。

停下来,冷静观察。关注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引爆点。对要求进行分类,有意识的让步,对影响自我完整性的要求,要声明自己的立场。自问:这真的是爱吗?在一些风险高的要求先宣泄再做决定。

策略是:一是非防御性沟通宣布你的决定。面对对方的威胁、负面评价、诱导解释和沉默等情况先改变自己的口吻,试试这些句子“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我理解你的心情”“你绝对没错(即使并不那么认为)”。通过非防御性沟通,会缓和紧张的气氛,为后面的沟通打下基础。

二是化敌为友,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用“猜想工具”来鼓励对方跟你一起想象改变后的样子,通过倾听找出解决之道。

三是条件交换,希望对方改变行为时,要先改变自己。

有时候,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他为了缓解内心的不安而提出的,有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但提要求的方式让我们难以接受。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一直在被迫付出。这时,不妨采取条件交换,我答应帮你做这件事,反过来,你也要帮我一个忙。这样,既满足了双方的需求,也可以体会到收获的乐趣。

四是运用幽默。抒发对对方行为的感想。

纵观应对与摆脱情感勒索的整个过程,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要改变: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想法、改变过往形成的行为模式、改变潜意识的情绪观念。

《情感勒索》指出,这不是一个两难的境地,而是对我们的考验。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所谓的状况是我们的灵魂层面的选择。没错,死穴一旦存在,说明这是我们曾经受过的伤。不去疗愈,不去看见,它就一直在。这种状况就不会好。我们要学会去看见我们的伤。不仅仅是关系上,而是在关系中让我们更能够去看见我们的伤和死穴。面对它。把它疗愈好,之后才能够正确的去处理外界的所谓的问题。问题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它是包裹着包装纸的礼物,只有我们去面对,忍痛去觉察到伤痛,我们才能够从中获益。

‘改变’是最令人害怕的一个词。没有人喜欢改变,几乎每个人都对它心存畏惧。大部分人,都想尽量避开它。然而,如果不改变行为模式,我们的世界不会有什么不同。光有想法并不会起任何改变,就算我们知道不该做出那些自我毁灭的行为,这种想法仍然不能阻止我们的行动。不断地唠叨或祈求另一方改变是不会奏效的,我们必须有所行动,必须率先朝着新方向勇敢迈进。”


因此,要想彻底脱离情感勒索,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生活,我们就不能坐等别人改变,而是要从改变自我着手,你会发现,奇迹是真的会发生,我们真的可以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希望每个人都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更多书评,请看个人微信公众号:陈藤予。


陈藤予116


情感勒索,是一种以爱的名义进行的操纵、威胁、自私自利的行为。这个心理学词汇是苏珊·福沃德博士首创的。她早年是一名演员,后回校读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知名心理治疗师,有着25年的从业经验,解除了无数人心灵方面的困扰。她还是一名畅销书作家,用女性特有的敏感笔触和人文情怀,写出了《恨女人的男人和爱他们的女人》、《中毒的父母》等畅销书,长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这本书中,通过分析大量的心理治疗案例,阐述了何为情感勒索,它是怎么发生的,如何摆脱它,这三个主要问题。目的是帮助深受情感勒索困扰的人们,认识其危害性,采取有效行动,打破原有的行为模式、情绪模式,建立全新的健康的情感关系。

一、两条标准甄别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描述的26个案例中,16个案例发生在夫妻或情人之间,5个案例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另有兄弟姐妹之间1个案例,朋友之间2个案例,老板与下属之间2个案例。很显然,夫妻或情人之间发生情感勒索的概率最高,父母与子女之间次之,其他亲密关系再次之。可以说,关系越密切,发生情感勒索的可能性越高。

俗话说,舌头和牙齿也有打架的时候。一段亲密关系发生矛盾、冲突是正常的,夫妻之间会争执今年该去哪方父母家过年,孩子会因为暑假补习班的事儿闹情绪,兄弟会因为借钱买房子而争吵,等等。这些情形都是情感勒索吗?不一定,关键是看是否符合下面的两条标准。


标准一,情感勒索者只关注自己的需要,不惜牺牲对方的利益。

人们想从对方那里获得关爱、支持、安全感等,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们获得的方式。如果双方意见分歧,争吵不休,而也只是一般的情感矛盾,并不是情感勒索。如果一方坚持认为他(她)的品格和动机优于对方,问题的责任全在于对方,无视对方的尊严、人格和利益,那么情感勒索就呼之欲出了。

简而言之,情感勒索是一种强有力的操纵方式,勒索者会威胁我们:如果我们不顺从他们,他们就会惩罚我们。

以这个标准来观察,日常生活中表达自我感受和声明原则的行为不属于情感勒索。当一方提出不合理要求,另一方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声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拒绝对方无理的要求。这种表达和声明行为,并没有损害对方的利益。当然,如果另一方的反应是惩罚性和控制性的,那么被勒索者也可能变成勒索者。


标准二,情感勒索有六项致命特征和四种形态。

可以说,从一般情感矛盾上升到情感勒索有6个发展阶段:要求、抗拒、施压、威胁、屈服、重复。满足这六项特征的行为,可以认定为情感勒索。

比如书中的例子,吉姆为了搬过来和海伦一起居住,通过怀疑她的真诚和暗示结束交往,让海伦感到内疚从而屈服。吉姆发现了海伦的柔弱,只要施压她就必然退却。而海伦则发现,向吉姆屈服是减轻压力最迅捷的途径。于是一种需求、施压,然后屈服的关系模式便固定了下来,一次次的勒索就此不断地重演。

在不同情境中,勒索会以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引诱者四种形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出现。就像是川剧中的变脸,他们会戴上几层的脸皮,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通过辨别情感勒索的特征和形态,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正处于情感勒索之中。当然我们也要自省,自己有没有以这样的方式勒索过别人。在情感勒索中,勒索者与被勒索者身份是可能互换,一方威胁惩罚,另一方加码报复。

二、双方共同促成情感勒索

勒索是一曲双人舞,而不是独角戏。勒索者的脆弱和被勒索者的纵容,共同促成了情感勒索的发生。

从表面上看,勒索者性格强势、自信坚硬。他们最了解对方的弱点、隐私,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和主导力量,他们可以使用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咄咄逼人的架势。包括:

二分法,情感勒索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罩上光环,却严厉的质疑对方的品格、动机。

病态化,有些勒索者会撒谎说,你之所以拒绝他们的要求是因为心理有问题,或者头脑“烧坏了”。

联合阵线,勒索者还会找来“外援”,把被勒索者关心的或尊重的人都拉拢过去,共同施压。

消极比较,树立一个比较对象,“你看看人家……”,让你产生竞争性心理压力,着急证明自己并不坏。

但实际上,勒索者内心是脆弱的。苏珊·福沃德说,许多勒索者童年时遭遇过重大损失和失去情感依赖的人,成年后为了不再有被拒绝、抛弃或者被忽视的感觉,经常会变得贪婪和过分依赖。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被剥夺什么,他们就会惊恐不安。特别在面对诸如分居、离婚、失业、疾病或退休等危机时,很多勒索者把自己视为受害者,极度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情感勒索的可能性显著上升。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由于勒索者的自私自利,造成了情感勒索的发生?答案却是否定的。

许多被勒索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在这场情感的“拔河”角力中,自己应该负重要责任,是自己允许了勒索的发生。你要明白,情感勒索是建立在一系列试探的基础上的。当你第一次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尊严,向压力屈服时,是你自己确定和准确地告诉勒索者:这个对我有作用,我总是会屈服于这样的压力。每一次你让别人损害自己的尊严和原则时,你就是帮凶——帮助别人伤害自己。

苏珊·福沃德告诉我们,许多人无法抗拒情感勒索是因为“情绪键”——人体内促使情绪生成的神经束。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这三个“情绪键”就像三个充电电池,积蓄着我们的仇恨、内疚、不安全感和脆弱等丰富的情绪。这些都是我们的弱点,是由我们的基本的性格气质和幼年经历共同塑造的。

为了避免激活“情绪键”,我们养成了许多特殊的自我保护性质的人格特质,比如:对认同的过分需求、对愤怒的强烈恐惧等。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正是这些特质为情感勒索打开了大门,因为勒索者有机会通过各种方式,发现你的“情绪键”所在。当勒索者感到安全时,什么都不会发生,但是当遇到拒绝后,你的“情绪键”信息就成了勒住你的脖子的缰绳。

三、两步跳出情感勒索的怪圈

情感勒索也许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伤害我们的自尊、健康和快乐,伤害与朋友、爱人以及家人之间深厚的关系,特别是它剥夺了我们最珍贵的东西——自我完整性。为此,《情感勒索》一书给出了详细的、实用的解决方法。破解之道是被勒索者要通过练习,改变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模式;同时,离不开勒索者的反省和改变。


第一步,改变条件反射式的行为模式。

当你感觉快要陷入情感勒索怪圈时,赶紧发出一个SOS的信号:停下来(stop)、观察(observe)和制定策略(strategize)。

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远离压力,并给自己时间思考。你需要学会说一些争取时间的话,让局面缓和下来。一旦你抽身其外,你就使自己处于了一个收集信息的观察者位置,分析对方的要求,这将帮助你决定如何应对勒索者。

有四种终结情感勒索的行动策略可供选择: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以及应用幽默。这些方法都离不开与勒索者的沟通、谈判,争取共同解决问题。我们要相信,大部分的勒索者并不是恶魔,他们只是被心魔所驱使的,一时迷障了心灵。这是破解问题,从而重建健康亲密关系的基础。

正如书中我们看到的,当莎拉鼓起勇气向弗兰克念出自己的信时,弗兰克从开始的试图反驳,到惊呼:“你为什么不早说?”采取有效的沟通策略,有可能解决掉多数问题。一旦对方同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美好的亲密关系将再度重现。


第二步,改变由于错误信念产生的情绪反应模式。

每一次由情感勒索引起的焦虑、悲伤、恐惧和内疚的感觉,都产生于我们的错误信念。具体过程是:首先脑海中闪现出一个信念,自己想要什么不重要,别人比自己更重要。随后便产生出诸如内疚、责任、同情的情绪。最终反应在行为选择上——退让。

过去的经历已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这些过往的反应方式。首先你必须找出哪个情绪键最能引起你的不良反应,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这三种情绪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是你必须努力应对的。

如果是恐惧感,要让自己不再恐惧他人的不认可,你必须了解自身的价值,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渴望。要克服面对愤怒的恐惧,你必须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行事,鼓励自己不要妥协,甚至不惜放弃一段有害的关系。要克服被遗弃的恐惧,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主动缩减投入这种黑洞想像的时间和注意力。一种有用的训练方法,就是对最近一次因为害怕而屈服的情境进行重演,让自己扮演一次勒索者,会减轻恐惧的压力。

如果是责任感,要通过咨询和练习,摒弃过时的观念,解开自我的道德束缚,重新界定自己责任的边界。如果是罪恶感,要仔细甄别是自己的粗心、不体贴等过错,还是他人的恶意指控,采用退回罪恶盒、空椅子对话、写童话故事等疗法,发现荒谬,释放自己的心灵。


苏珊·福沃德像一个优秀的教练和富有创意的问题解决者,帮助备受情感勒索煎熬的人们重新找回高贵无比的自我完整性——自尊、原则、独立与信念。如果你感到自己深陷“情义之网”,欲罢不能,那么你需要从这本《情感勒索》书中,汲取力量,找到正确的方向,冲出层层的情感迷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