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你的女兒正在被「乖巧」漸漸摧毀

1、

當年陪我媳婦兒看《何以笙簫默》時,記得有那麼一幕,何以琛對女朋友說,女兒要像他,才不會被人騙走,兒子呢也要像他,才會有人送上門。

我就對我媳婦兒說:“希望女兒跟我一樣,夠兇狠,最好凶巴巴的,能把上門的男人都嚇跑。”在一旁啃瓜子的媳婦兒沖天花板翻了個白眼。

後來又說起這事,邊上的老媽反駁道:女兒當然越溫柔越好,哪有跟你說的,要那麼兇狠幹嘛?小心找不到女婿!

我當作沒聽到,對一個父親來說,女婿是什麼?能吃嗎?為什麼我希望女兒兇狠?因為女孩子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是危機四伏!

我在朋友圈看過一條尋人啟事,失蹤的是一名女演員,某天下午3點,她和未婚夫短暫分別之後,音信全無,分別前,她說要去洗個頭發,之後家人朋友全部聯繫不上了。

直到第二天晚上10點左右,24歲的她,遺體在附近的一條小河裡被找到。

不好意思,你的女兒正在被“乖巧”漸漸摧毀

每每看到這類新聞,都讓我提心吊膽,尤其女兒繼承了她爸好看的模子,她媽美好的氣質,別問我怎麼從幾歲的小屁孩身上看到這些。

這個世界那麼危險,你怎麼敢讓女兒乖巧?

2、

不要總用“乖巧”來引導自己的女兒,否則,她的人生終將被你的“乖巧”拖垮。

記得之前看綜藝節目《二分之一強》時,有一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韓國嘉賓提及在對待男孩和女孩上,韓國存在雙重標準:

“兒子一生只能哭三次,出生時、父母去世時、自己去世時,其餘時候是不準哭的,女兒則無所謂,以後找個好對象嫁了就行。”

於是他們讓女孩更加乖巧,讓男孩更加堅強。

看完這檔節目,我更加義正言辭地對媳婦兒說:“以後咱家不能出現乖巧這個詞,表揚的時候,就用禮貌、勇敢、善良等褒義詞替代。”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類似的版本:“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你不乖媽媽就走了,你自個在這裡哭吧!”

這些話在向孩子傳輸一個觀念: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長大的女孩子,會喪失自己IDE核心價值觀,誤以為自己需要去取悅世界、取悅別人。

就像那部經典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所記載的那樣,多悲涼啊。

女主角松子自小沒有得到足夠的父母之愛,於是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取悅父親,來獲得父親的關注,甚至習慣了做鬼臉去逗笑父親。這種行為模式一直延續到了她長大成人,她只有通過不斷地取悅,才能維繫住與男人的關係。

你乖我才滿足你,你聽話我才愛你,不然我就拋棄你。如果一個人兒時缺少從父母處獲得的無條件的愛,無論事實如何,他們總覺得只有自己做些什麼特別的事情,父母才會疼愛他們。

這往往導致他們長大成人後將此思維延伸,需要不斷從外界獲得反饋,才能確認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這些令人心疼的現象,往往發生在我們所說的“乖孩子”身上。

3、

討好者總是活在別人對他們的期待中,不停的追逐著別人對他們的認可,為此他們願意去做任何事;他們總是將他人的需要擺在自己之前,即使對方的要求不合理,也會硬著頭皮去滿足。

有回親戚跟我說,你養了個好女兒,跟別人家的不大一樣。

怎麼不一樣法?親戚手裡拿著一串糖葫蘆,跟我女兒說:“你是乖孩子,這串糖葫蘆給小表弟好不好?”

結果女兒很堅定地搖頭,不但表示不要當乖孩子,而且糖葫蘆要跟表弟一人一半!

聽說女兒認真的表情,跟我和媳婦兒討價還價時是一個樣的。親戚感慨道,別人家的孩子誇一句乖巧,就乖乖把零食讓給別人了,就你家這位不一樣。

那可不是?我教會孩子的,是讓她學著勇敢對違背自己原則的事情說“不”。

這個世界教會我們,不對別人的情緒產生愧疚的心理,先取悅自己,才能因驕傲和自信衍生出更加真誠的溫暖,就像蔣方舟那樣。

《奇葩大會》上有一期,蔣方舟分享了一段話:

“每個人都有一個他獨特的價值,在他實現這個價值的過程中,他有可能是張牙舞爪的,他有可能顯得很笨拙,但是如果你放棄了追求個人的獨特價值,去建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的話,那其實是冒了非常大的風險,你吸引來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賞的人,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故作討喜的樣子。

不好意思,你的女兒正在被“乖巧”漸漸摧毀

不好意思,你的女兒正在被“乖巧”漸漸摧毀

相信我,世界不會因你的乖巧,就對你特別友好;相反你的自信大方不取悅,會為你贏來尊重和喝彩。

4、

一個不去取悅別人、不去取悅世界的女孩子,過得究竟有多爽?

杜江給他的兒子寫的信裡提到:你是我的希望,也不是,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與你無關。

你自己都住不上三百平米豪宅,卻想讓孩子給你買九百米豪宅,限量版勞斯萊斯。問過孩子樂不樂意嗎?嗯,我問了。

此刻我抬頭問旁邊的女兒,以後給你爸買輛勞斯萊斯?結果她認真地看了我一會,決定不搭理我,繼續玩手裡的布偶。

如果父母的愛有條件,那麼對孩子是一種可悲,因為他們要時時刻刻觀察你的顏色,這樣的孩子,怎麼能能給自己一個幸福的人生呢?

其實,當孩子出現以下心理特徵時,父母們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1. 假裝同意他人的觀點。

2. 感覺為他人的情緒狀態負有責任。

3. 經常道歉。

4. 經常對自己的日程安排有很重的負擔感。

5. 很難拒絕別人的要求。

6. 在別人對你感到生氣時,你感到難以忍受,並往往會選擇讓步。

7. 會因擔心讓別人不舒服而選擇隨大流,甚至會為了取悅別人而故意醜化自己。

8. 定期需要獲得他人或周圍環境的讚美,以此才能確認自我價值。

9. 一般情況下,你盡力避免所有衝突。

10. 難以承認自己的感情受到了傷害,習慣性隱藏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

為人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才是對他們最好的禮物。


最近的我真是負能量爆棚

每次刷到的新聞總是爆出些陰暗的一面

讓我無時無刻不擔心著我家小丫頭的安全

想想老媽那時候也是心大

自己做生意忙的沒有時間照顧我們兄妹倆

我們就在路邊玩耍到天黑

也許那個時候的壞人還沒有現在那麼多

不好意思,你的女兒正在被“乖巧”漸漸摧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