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新高考不再文理分科,是好是壞

高考改革前採取文理分科的考試模式,考試科目共四科:語文、數學、外語、理綜或文綜。高考改革後採取"3+3"的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六科限選三科進行考試,成績計入高考,並取消文理科考試區分。

新高考不再文理分科,對廣大考生來說,是好還是壞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不再文理分科給考生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一,考生可以有更多的自由選擇權,根據考生自己的興趣與優勢,去選擇科目組合考試,更好地發揮考生的個人特長。

二,考生以後的知識面變得更加廣泛。側重傳統理科的考生也會對天文地理、人文歷史有一些瞭解。側重傳統文科的考生也可以學習科學知識,瞭解物理化學原理。

三, 考生以後在大學階段會有更多的選擇渠道,考生大學畢業後,就業方向也會更廣泛,有利於培養複合型人才。

其次,我們也可以看到文理不分科,對考生來說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一,考試的次數增多了,學生的壓力也會跟著增加,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高二就要開始進入高考狀態,半年一次的"小高考"也會讓學生更加的焦慮。

二, 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化,所以社會需要的也是專業化人才,而不分文理後學生掌握的知識會變得多而不精,不利於發展專業人才。

三, 學生的選擇雖然增多了,但同樣會讓學生變得更加迷茫。學生就需要過早地對未來的方向做出選擇。

最後,對於學生來說,不管是文理分科,還是"3+3"的考試模式,努力學習總是需要的。只有越優秀,選擇的機會才會越多。

高考改革:新高考不再文理分科,是好是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