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爲何痛下決心殺九弟允禟?

痰盂


在九子奪嫡中,胤禟既沒有皇八子允禩聲望,也沒有皇四子胤禛(雍正)的心機深重,就連康熙也不看好他,說他才具極其平庸。然而就這麼一個打醬油的卻落得和胤禩一樣悲慘的結局呢?

據《清史稿》記載,胤禟自幼好學嗜讀,性聰敏,喜發明。他在長大後很懂得經營,成了眾皇子中最闊的一個。

(闊皇子胤禟)

然而胤禟在康熙在世的時候,一直不得重用。這讓他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沒有資格爭奪帝位,轉而進行政治投機,畢竟只要支持的那位阿哥登上帝位,他便能高官厚祿,飛黃騰達。經過慎重考慮後,他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後,堅決地站在了賢名在外的胤禩一邊。

當時,胤礽初廢。

胤禩受張明德之案影響,被康熙削爵關押。

胤禟不顧康熙盛怒,帶著皇十四子胤禵為胤禩保奏,因此還被康熙狠狠打了兩個耳光。待胤禩被鎖拿發審時,胤禟再次懷揣毒藥及鎖鏈隨之同行,擺明了若胤禩有不測,他必與之共赴死的態度。

胤禟不僅要和胤禩患難與共,他還在儲位之爭中,為胤禩爭儲做了許多重要的事情。

比如胤禩要使錢,他一向是有求必應,讓人送到胤禩府上。

另外,他還通過善於結交的優勢,四處收買人心,擴充胤禩的實力圈。

通過努力砸錢,胤禟成功地為胤禩爭儲拉攏了不少支持者。這也是為何在康熙第二次立太子前召開朝會,讓大家討論立誰為太子時,大家眾口一詞保舉胤禩的重要原因之一。

(木秀於林的胤禩)

正因如此,讓胤禛看到了胤禟的實力,因此對他百般防範。

後來胤禩由於聲望太高,成了康熙皇權的隱患,因此康熙屢次斥責他“妄蓄大志,黨羽相互勾結”,並對他大肆打壓。

如此一來,聲望最高的胤禩在爭儲的過程中被康熙拉下馬。

胤禩爭儲失敗後。胤禟又轉而支持得到康熙重用的胤禵,一方面做他強大的資金後盾;一方面做他皇宮裡的眼線,如此一來,遠在西寧的胤禵能最快知道朝廷的動向,好有所行動。

可見,胤禟在九子奪嫡中,雖說他不爭奪皇位,但他的作用卻極其重要,這怎能讓胤禛對他不忌恨?

另外,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絡羅氏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宜妃劇照)

宜妃一向得康熙寵愛,她在得知康熙駕崩後,由於生病坐著軟轎到康熙靈前哭祭,到了後她又直接跪在了胤禛生母德妃之前。

要知道一直不得康熙寵愛的德妃,母憑子貴,以後必然貴為皇太后。宜妃的舉動就是壓根沒把皇太后放在眼裡。

不僅如此,當宜妃見到胤禛時還擺出母妃的派頭。

這自然讓初登帝位的胤禛大為光火,當眾對宜妃狠狠訓斥,使昔日在後宮頗為榮耀的宜妃狼狽之極。

新仇舊恨湧上心頭,再加上此時的八皇子胤禩在朝中依然頗有勢力,胤禟這樣的人留在宮裡,自然不會是省油的燈。

因此胤禛以遵循舊制,派遣王公往赴軍前為名,命胤禟前往西北軍效命,並命年羹堯嚴密監視。不久胤禛接到奏報,說軍中多有人議論胤禛拘拿諸大臣,凌逼眾阿哥,縱恣隆科多等,其意暗示這些流言出處均是胤禟。胤禛自然惱怒之極。

(胤禛繼位)

此後,胤禛在查抄皇十子胤䄉的府邸時,又搜到他與胤禟的秘信,並順藤摸瓜發現胤禟暗中還與胤禩和胤禵等交往甚密。

雍正三年,胤禛以胤禟縱容下人,騷擾民間為由,將其拘押西寧。

此後,被開除宗籍,改名“塞思黑”(意即狗),並以三條鐵鏈捆縛其身,被押解進京,此後被拘禁在保定監獄。

據《清史稿》記載,胤禟被拘押在一個四面高牆,重兵把守的小囚室中。

牆高房小,胤禟又被鐵索縛身,而手足都遭到拘禁,不得自由,再加上又是酷暑天氣,昔日養尊處優過慣好生活的他不堪折磨,經常中暑昏迷過去,最終飽受折磨而死。


張生全精彩歷史


《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元年(1723年)5月22日,雍正帝生母吳雅氏(仁壽皇太后)得病,次日即宣告死亡。從生病到死去,不過短短10幾個小時,實際上是暴卒。

當時,皇九子胤禟(雍正即位後改為允禟)身邊的太監何柱國等人卻議論說皇太后是自殺身亡的:“太后要見允禵(胤禵,皇十四子,雍正胞弟),皇上大怒,太后於鐵柱上撞死”。胤禩(皇八子,後改允禩)的親信太監馬起雲也說:“皇上命‘塞思黑(指允禟,蔑稱)’去見活佛,太后說何苦如此用心,皇上不理,拂袖而去,太后怒甚,就撞死了”。他倆都是雍正帝政敵的心腹太監,雖然一說允禵,一說允禟,有些矛盾,也可能是散佈謠言,但太后之死,還是有許多可疑的地方。

雍正封同胞弟允禵為郡王,但卻命他在康熙帝的景陵里居停守墓,實際上把他圈禁了起來。雍正對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尚且如此戾狠,對允禟就更不客氣了。

康熙下葬後,雍正以違禁做買賣為由,將允禟生母宜妃的太監李盡忠發往雲南當苦役,太監何玉柱發配黑龍江給披甲人為奴,並沒收其全部家產。

雍正十分厭惡並蔑視允禟,說他“文才武略,一無可取”,是乃父康熙“無足數計之子”,但也不輕易饒過他,於是就以允禵從前線歸來軍中無人統帥為名,命允禟去西寧戍邊。允禟知道這是要流放他,推說等過了父皇百日冥辰再動身,雍正不許,催促速行,遂無奈於1723年輾轉到了西大通(今青海大通縣)。允禟到西大通後,立即奏請回京,雍正含混莫名地批曰“知道了”三字,不置可否,暗中卻悄悄指示年羹堯嚴密監視其動向,不可放他回京。

允禟派人到河州買草料,順便勘察牧場,這本是平常瑣事,宗人府卻於1724年2月參劾他“抗違軍法,肆行邊地”,雍正乘機將其貝子爵位革去,此舉很有些欲加之罪的意味了。

後來,隨著皇位的穩固,雍正開始加大了對胤(允)禩集團的打擊力度。1726年正月,他發佈上諭,褫奪了允禩的黃帶子,削奪宗籍,將他逐出宗室。還斥責允禟編造類似西洋字的暗號偷偷與家人通信,被發覺,命查抄他的府邸。兩人的家人、親信均遭株連。3月,將允禩改稱“阿其那(滿語:狗)” ,極盡侮辱之能。5月,向文武百官、八旗軍民頒佈了允禩、允禟、允禵、允俄 ( 皇十子,允礻我)等人的罪狀。允禟被改名為“塞思黑(滿語豬的意思)”,隨後被都統楚宗從青海西大通押解至保定,直隸總督李紱奉命將其軟禁起來。

李紱把總督衙門附近的三間小房,四面加砌高牆圍住,把允禟關入裡面,封死前門,用轉桶傳遞飲食,外有官兵日夜嚴加看管。房小牆高,密不透風,又值酷暑炎天,戴著手銬(梏)、腳鐐的允禟苦不堪言,動輒暈死過去。這年8月,李紱奏報允禟病死,雍正非但毫無憐憫,還說他遭報應,罪有應得。在當時以及後世,一直有人懷疑允禟是被雍正君臣害死的。5月,雍正把允禵移到景山壽皇殿圈禁。9月,允禩在禁所裡死去,雍正也說他是遭天譴,服冥誅。隨著允禟、允禩先後死去,這個為“奪嫡”而經營了20多年、被雍正視為最大威脅的政治集團,徹底土崩瓦解了。

【寫作辛苦 剽竊必究】【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因為九阿哥允禟是個狠角色,並非老十允俄那種廢材。

根據清史記載,允禟好學嗜讀,性聰敏,喜發明,曾親手設計戰車式樣,並首開滿族人其端用拉丁語轉寫滿文。熱愛外國文化和西學,曾自學外語,並甚親信當時來華傳教士。說明老九這個人,智力屬中上水準。



說兩個小故事

康熙帝廢黜皇太子允礽後。大阿哥允禔與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胤禛共同看押允礽。康熙帝親筆撰寫廢斥皇太子的告天祭文,允礽卻與父皇大加頂嘴,說有人要暗殺自己。前來看望的老九得知後向雍正建言:“此事關係得大,似乎應該上奏。”(不上奏,允礽有可能會被弄死)

當時雍正並不清楚康熙對允礽的態度,便順勢表態:“九阿哥說的是,便擔了不是也該替他奏一奏。”大阿哥允禔仍不肯代奏。雍正說:“你不奏我就奏。”於是,允禔與雍正共同奏告。康熙帝聽罷稱讚:“你們奏的是。”下令將允礽頸上鐵鎖解去。意思很明顯,康熙並不打算弄死老二。

老九隻是來探望的,本可觀望不語,卻不計利害,出此直言。替雍正參謀一件博得康熙心悅的事情。這件事讓雍正很吃驚,允禟的眼光獨到,不得不防。



同樣是廢太子一案,康熙厭惡老八允禩,將其鎖拿宗人府時。老九跳出來頂撞,替老八允禩鳴不平。康熙盛怒之下打了允禟兩個耳光。允禟與老十四懷藏毒藥,願與同死。又攜帶鎖銬,親自隨行,以示同患之意。

此事讓康熙大為驚歎,雖然康熙不喜歡兒子們結黨營私,但也很欣慰老九和老十四維護老八的勇氣,因而既往不咎。反倒是一心想弄死廢太子的大阿哥胤禔被圈禁,被康熙怒斥為“亂臣賊子”,奪爵圈禁。

這個事,雍正也看在眼裡。老九善於結交朋友,經常拉攏官員加入自己的小集團,擴充實力。康熙非常不喜歡這種行為,因而雍正及時與老九劃清關係。並且將老九和老八劃為一類人,一個博名聲,一個博人緣,日後都是大禍害,不得不防。


雍正繼位後,先是把老十圈禁,又把老十四派去守陵。老八先留著不動,專心一意的對付老九。

派老九去青海監軍,允禟不想去,還是被強制派去。後又被抓回,監禁在保定。監禁期間,允禟的日用飲食不搞特殊化,全部和普通犯人一樣對待。過慣了好日子的允禟哪裡吃得了這苦?他被關押在保定時又正是酷暑季節,很快便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據說,當時允禟被囚禁在一個暗無天日、手足難伸的小屋之內,“鐵索在身,手足拘攣”,“屋小牆高,暑氣酷烈”。有幾次允禟中暑暈死過去,被監守用冷水澆醒。後因腹瀉虛脫(也可能是痢疾),不省人事,監守也不敢派醫生來給他看治。最後活活給折磨致死。

究其被害的原因,與老八沆瀣一氣並不是主要原因。老十和老十四也跟老八關係近,但都沒有遇害。老九的才能,被雍正忌憚。八爺黨實際有兩個核心,老八和老九都是人精。

最要命的是,老八擅長收買人心,老九擅長結交大臣。身為皇帝,雍正不能留這兩個。否則朝堂之內,遲早都會跟老八老九混到一起去。相反,老十和老十四並不結交大臣,在朝廷沒有根基。他倆只是結交老九而已,在老九的帶領下,又跟老八關係不錯。不是什麼狠角色,沒必要弄死。


Mer86


自古以來,只要牽扯到家產分配,就很難維繫好兄弟手足之情。這種問題不僅僅出在普通人家,就算是在受過良好教育的皇子們之間也是相當嚴重。特別是牽扯到皇位繼承的時候,手足相殘兄弟鬩牆,親兄弟直接變成敵人,殺之後快者不計其數。

康熙大帝在歷史上是一位十分英明的皇帝,只是他選太子的眼光實在不行。在經歷了兩次太子廢黜之後,他的兒子們為了皇位各自站派,鬥作一團。因為他在位時間長,皇子們都已經發展好自己的羽翼,和前朝官員也是密不可分。直到後來這場戰鬥以雍正即位結,一直站在雍正對立面的八皇子黨派,就面臨著一場大清洗。


八皇子黨羽之中,最為悽慘的就是雍正的九弟允禟。允禟此人其實十分聰明,不僅僅在學術上有建樹,而且還善於經商,甚至多次資助過雍正的親弟弟十四皇子。


此外這位皇子也是一位仁德之人,平時也不懂得看人臉色。當年太子被廢,允禟不忍心看自己的哥哥時時帶著枷鎖,便以康熙並未下詔明確廢除太子為名,給皇帝上奏,希望能夠去掉枷鎖。在當時人人自危不敢在康熙面前提太子兩字的情況下,九皇子這個摺子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深得康熙之心,覺得他重感情。

後來康熙徹底廢除了太子,允禟也順勢站在了賢王八皇子這邊。雍正登基之後,為首的八皇子自然不能放過。而這位頗為聰敏,有得人心的九弟,他也是視為眼中釘,不除去心中總是不踏實。



雍正下令將允禟流放至西寧,又無意之中在十皇子的密信之中發現了允禟詆譭雍正的語句。一怒之下削了允禟的爵位,除去宗籍,關進了大牢。雍正雖然沒有明確下令將他處死,但是手下的官員們早就揣摩好了聖上的意思。


允禟被這些官員們關進一所暗無天日的小牢籠之中,時下正是酷暑難當,身為皇子的允禟哪受過這種苦楚,因為中暑就暈死過好幾次。監守的官員不但不給他改善環境,還不停得用冷水澆醒他,最終這位優秀的皇子被折磨致死。

雍正之所以一定要弄死九皇子,因為他在幾個皇子之中頗得人心,擅長結交大臣,如若不除,難免成為心頭大患。只是這位皇子死得太過悽慘,不知雍正是否有一日曾經後悔過,畢竟一同成長,又是血脈相連。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康熙末年的“九王奪嫡”大戰中,最初以八阿哥胤禩為首,八、九、十、十四這幾個年齡接近的阿哥結為一黨,尤其九阿哥胤禟,堪稱八阿哥的死黨。

以此而論,雍正在繼位之後,老八、老九不可能有好日子過。

和庸碌無能的老十不同的是,九阿哥胤禟是個聰明人,十分有能量。



九阿哥胤禟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其母親宜妃郭洛羅氏,康熙對她“眷顧最深”,是所有妃子裡面受寵時間最長的一個。

不過,康熙對胤禟這個人卻沒什麼特別眷顧,無論是封爵還是賞賜,九阿哥總是落在和他差不多年齡的阿哥後面(出身不高),更別說得到重用了。

不過,不知何故,胤禟卻常對人說:“外面人都說我和八爺、十四爺三個人中有一個立皇太子,大約我居多些。我不願坐天下,所以我裝了病,成了廢人就罷了。”

胤禟似乎是想給人一個印象,自己其實是有機會去做太子的,只不過是他很清高,自願放棄了機會。這樣亂說,其實是在給自己找罪。



九阿哥胤禟雖然繼位無望,但他有個優點,那就是他很現實。他知道為自己的未來投資,扶持某個可能做皇帝的兄弟,以求做個安穩親王,繼續其奢靡淫逸的生活。

更何況,九阿哥胤禟在經濟方面很有一套,在這些阿哥里面,他可能是最有錢,也最善於搞錢的。

胤禟搞錢的手段很多,他通過與明珠的姻親關係搞到不少錢,又在戶部安插了人,專做公家的生意;另外,胤禟還有項業務就是派人從東北向內地走私人參,攬不不少錢。

胤禟還與原明珠府上的管事安三聯手,在南方做鹽生意,也發了大財。胤禟還經常跟下面的人敲詐勒索,巧取豪奪,連自己老婆的孃家都不放過。

據說,胤禟在康熙末年據說他已經擁有現銀四十餘萬兩,田產房屋摺合銀子三十餘萬兩。



胤禟在康熙末年的上躥下跳,老四雍正當然是看在眼裡、恨在心裡。果不其然,其一登上皇帝寶座,就開始敲打老九,把他迅速踢出京城,遠遠的發配到西寧前線。

此後,雍正又陸續抓住胤禟的把柄,並最後押解到保定時,因受到虐待(很可能是酷暑高溫下中暑)而死,其死期與其死黨老八胤禩不到十日之遙遠。

從這個角度上說,雍正並沒有下令處死老八、老九,但老八、老九因何而是,卻是十分明白的事實。

從這個角度上說,民間傳說雍正“十大罪”中的“屠弟”一項,似乎也並非空穴來風。

瞭解更多,可參考拙著:《奪位戰爭:康熙和他的兒子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坑爹史冊


不知道為什麼雍正皇帝的名聲會被很多人說的那麼糟,要明白一點,跟唐太宗李世民比起來,雍正皇帝還是比較仁慈的。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還殺死了他們的兒子,他們的後代中只有女兒才能活的下來。

雍正皇帝並沒有殺死自己的親兄弟,更沒有殺死他們的兒子。乾隆皇帝上臺以後,還給自己的堂兄弟們都封了親王。

因為康熙活的比較久,他的兒子也比較多。因此他的兒子參加爭奪皇位的人也比較多,當時的局勢也比較混亂。

雍正皇帝之所以能夠最後勝出,就在於他的沉穩。其他的那些阿哥們只要是表現的非常活躍的,基本上都被康熙打入了冷宮,列進了黑名單。

康熙不允許有挑戰自己的人存在,自己的兒子也不行。因為這個原因,雍正的對手都自動退出了歷史舞臺,雍正就成了名正言順的皇權繼承人。

在雍正皇帝登基後,他的老八老九兄弟又跳上臺前,不斷的給他添眼藥,製造麻煩。

雍正皇帝一怒之下,把老十四兄弟圈禁,把老九送到青海軍中效力,以示警告。哪知道老九仍不思悔改,暗中和京城書信來往。

這一切都被雍正看在眼裡。雍正四年,忍無可忍的雍正革去老九的黃帶子,削除宗籍,改名賽思黑(豬和狗的意思,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豬狗不如,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雍正皇帝的憤怒和不滿)。

同年4月,老九被鎖拿進京,一路上談笑風生,蠻不在乎。

雍正皇帝得知這個消息後,就下令把他圈禁在保定,閉門思過。在圈禁的過程中,他不管要什麼,看守都不給。被三條鐵鏈捆綁的他,經常昏迷。家人不得不用冷水才能把他噴醒。

在這一年的8月27日,生無可戀的老九就此死去。

這是一個悲劇人物。他一生善於經商,樂善好施,對兄弟們講義氣,卻不幸捲入了一場空前絕後的政治鬥爭,最後淪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新知傳習閣


至少從表面上看,允禟不是被雍正明令下旨斬殺的。但也不代表不是雍正暗中授意。如果真是雍正的授意殺了允禟,在雍正來說肯定不是痛下決心,應該是拔去眼中釘、肉中刺。

雍正想除掉允禟的理由太多了。首先,允禟是允禩一黨,所謂的“八爺黨”是康熙季年奪嫡用力最猛而豪不掩飾的團體。八爺黨上下鉤連的能力,在百官之間串聯的影響力連康熙皇帝都大為震驚。不在其位不能感同身受,當雍正當了這個皇帝以後自然也就有了和康熙皇帝一樣的煩惱。他不可能把那些曾經在康熙年間支持“八爺黨”的官員全免職,那麼就只能把這個團體所支持的核心人物拿掉。核心人物是允禩,而允禟同樣的是核心人物,不排除除掉允禩之後允禟轉而成為被支持的中心這個可能,因為允禟也一樣是康熙的皇子。這樣一來就涉及到了允禟存在威脅皇權的問題,那麼當然除掉他就是毫不容情的。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和允禟的生母宜妃郭絡羅氏有關。宜妃在康熙年間的地位很高,《清史稿》、《永憲錄》等都記載說康熙非常眷顧宜妃,甚愛之。宜妃在康熙剛駕崩的時候曾經做出過凌駕於雍正生母德妃之上的事,當時生病的宜妃坐著軟榻奔向靈堂還搶在德妃前面。就是對新君雍正,宜妃也敢擺出母妃的架子來,不給雍正面子。也許雍正聯想到宜妃地位既尊,允禟還有外家,這些可能都會是對允禟的支持勢力,所以不如把允禟連根拔除。

如果允禟自己老實還好,偏偏允禟是個不老實的人。雍正都把他發配往西寧了,他還敢找藉口說要等過了康熙的百日冥辰再走,過了百日又說等送陵寢啟程再走。這麼一拖再拖把雍正惹火了,索性等允禟到了青海西大通就把他軟禁在那兒。問題是允禟還是不知收斂,還有閒心讓人看牧場買草。於是雍正二年雍正革了他的貝子爵位。

不知道允禟是終不知事態的嚴重,還是一直抱著僥倖之念,還是想表現出成敗看淡的灑脫,還是真的不瞭解他的異母兄長,最終允禟在囚禁中死去。


沅汰


九弟允禟是雍正整死的兩個兄弟之一,另一個被整死的就是八弟允禩。如果說允禩是雍正的頭號死敵,那麼允禟就是允禩的頭號死黨和幫手。甚至雍正是先整死允禟(塞思黑)之後,才對真正的死敵允禩(阿其那)下手,可見雍正對這位九弟允禟的能力是很忌憚的。

之所以會這樣,起因是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後,允禟誤判了胤禛的態度和立場,而且使出非常高明的手段拉攏胤禛加入允禩陣營。這不僅讓胤禛感受到允禟對允禩的堅定支持,也親身體會允禟拉幫結派的強大能力,這是一種令任何一位皇帝都心中不安的能力。

具體的事情有好幾件,先是皇太子胤礽在康熙四十七年被廢,負責看守廢太子的是胤禛和大阿哥胤禔。當時廢太子多次說有人要取他性命,允禟知道這個事情後就去建議胤禔和胤禛上奏,意思是上奏之後即使廢太子真死了,也怪不到他倆頭上。

但是大阿哥胤禔一心想置廢太子於死地,巴不得他早死,自然不願代奏。最終,胤禛在允禟的建議下獨自向康熙上奏,果然踩準了康熙不願處死廢太子的心思,幫雍正博得了康熙的好感。當然,這裡面更有允禟的一份人情,允禟對這件事情的判斷準到令胤禛也自嘆不如。

還有一次是允禩獲罪被康熙削爵關押,允禟帶著允禵一起去保奏他們的八哥,甚至允禟因為極力為允禩爭辯,還被康熙打了巴掌。不僅如此,允禟和允禵竟然還是身上帶著毒藥去的,那架勢是一旦允禩有什麼不測,他們就喝毒藥一同赴死。

允禟對允禩的支持到了這種能豁命的地步,雍正自己都沒有這麼鐵桿的支持者,必然會非常嫉恨。

更致命的事情是另外一件,允禟在胤禛那裡有了勸奏的人情後,由於沒有識破他的奪嫡心機,而是不斷對胤禛施展拉攏手段,想把他拉到保舉允禩為皇太子的行列。應該說,允禟做的這件事深深刺痛了雍正,最終招致雍正對他必欲除之。


讀歷見聞


允禟被殺肯定是在“九子奪嫡〞中站錯隊了。皇家宮廷權勢內鬥的結果都是千篇一律的。

康熙帝皇子甚眾,並且皇子個個才華出眾,康熙帝欣喜之餘也難免頭痛,那就是難以擇子承繼大統。本來康熙因念摯愛皇后赫舍裡難產而亡,立其子胤礽為太子,誰知這太子自己不爭氣,又加上其他皇子落井下石,導致其太子位立而廢,廢而立,一波三折,最終被廢。

後諸皇子迅速選邊站隊,形成了以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允禩為首的兩大勢力。允禩號稱八賢王,他旗下籠絡了大量王公皇子,大多皇子都攀附於他,當然這其中便有允禟。史載允禟聰慧好學,才幹出眾,不拘小節,為人豪爽仗義,是允禩的堅定支持者,肯定是胤禛的眼中釘,肉中刺。

允禩在九子奪嫡中被挑落下馬。作為其追隨者允禟的下場可想而知。雍正繼位後,清算允禩黨羽,允禟被殺。

乾隆皇后烏拉那拉氏發瘋的原因,史界眾說紛壇,莫衷一是。有人認為乾隆本不喜烏拉那拉氏,只是在皇后富察氏亡後,迫於皇太后威嚴違心立烏拉那拉氏為後。後在南巡途中,被送回京,對外宣稱皇后已瘋,后皇後去世,乾隆將其草草下葬,並未給予皇后應有禮遇。由此可見,乾隆對其厭惡極深。究其厭惡原因,認為乾隆生性風流,在南巡途中處處留情,烏拉那拉氏強硬力阻,觸怒乾隆,被打入冷宮。真相撲朔離迷,不得而知。



歲月是一條河流


允禟之死可以說是一個意外,但是也可以說是一個必然。


《清史稿·允禟傳》是這樣描述允禟死況的:雍正四年“六月,諸王大臣復劾允禟罪狀二十八事,請誅之。胡什禮監允禟至保定,命直隸總督李紱暫禁,觀其行止。紱語胡什禮‘當便宜行事’,胡什禮以聞,上命馳諭止之,紱奏無此語。八月,紱奏允禟以腹疾卒於幽所”。


在康熙時期,九子奪嫡,太子胤礽被廢了之後,出現了當時勢力最大的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而當時的雍正帝可謂是勢力薄弱,因此選擇了退讓,後來八爺黨被康熙打擊,最後失勢,而於此同時雍正帝登上了歷史舞臺。

身為帝皇的雍正對八爺一派的勢力可謂是最為痛恨,而允禵恰為這一派的重要成員,因此雍正對允禵也是很是忌憚。

雍正繼位後就派老九允禵去青海監軍,後又命允禟改名塞思黑(有臃腫、粗鄙、卑鄙之意),之後又被削去了宗籍,最後定了28條大罪送到保定蹲大牢,而在這大牢之中,老九允禵可謂是受盡委屈和拷打,胡什禮和都統楚宗爛用私刑,對老九允禵進行毆打,器擊,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最後老九允禵是奄奄一息,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牢房之中。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來雍正並沒有想要處死老九,因為當時的老九已經對雍正沒有任何威脅了,而且如果處死老九自己還有背上殺兄的罵名,因此雍正只是把老九放在大牢裡候審而已,但是胡什禮和都統楚宗胡亂猜測聖意,爛用私刑,導致了老九死於牢房之中,而雍正也不明不白背上了殺兄的罵名,不可謂是不怨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