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鱼弟”脱离危险,想回老家看老太爷,父母说今后会多关注孩子

“妈……妈!哥喝药啦!”2018年7月31日,女孩儿尖锐的声音从内屋传来。

孟东和王凡跑进内室,地上一个白色塑料瓶。“你喝什么了?”光着膀子的老孟得知儿子喝的是百草枯,顾不上穿上上衣,借了辆满电的电动车,赤膊着将同样没穿上衣的儿子孟凡森带到了距离最近的医院。

杀鱼、去鳞、装袋、收钱,再配上犀利的眼神,今年17岁的孟凡森,就是8年前因一段杀鱼视频走红网络的“杀鱼弟”。如果不是选择喝下百草枯,昔日网红“杀鱼弟”恐怕早已被互联网遗忘。万幸,经过半个月的救治,小孟已脱离了生命危险,下周或将出院。

“杀鱼弟”脱离危险,想回老家看老太爷,父母说今后会多关注孩子

还记得8年前的“杀鱼弟”吗

“大家好,”8月14日11:53,新浪微博一个名叫“杀鱼弟小孟”的用户发出了一句话。当天13:55,网友的第一条回复“脱离危险就好。”

这个名叫“杀鱼弟小孟”的用户,就是在8年前,因为一段杀鱼视频走红的主人公:孟凡森。杀鱼、去鳞、装袋、收钱,在一段像素并不高的视频里,当时年仅9岁的孟凡森熟练的操作一气呵成,像个十足的“老鱼贩”,与他稚嫩的小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网友们送了他一个花名:杀鱼弟。

“杀鱼弟”脱离危险,想回老家看老太爷,父母说今后会多关注孩子

视频火爆之后,杀鱼弟及其家庭更多的细节为人们所知:杀鱼弟的父母生了6个孩子,而他是家里的老大;孟凡森8岁时前往父母做生意的城市——苏州,由于喜欢钓鱼,家里又从事水产生意,他就慢慢学会了抓鱼、杀鱼等本领;孟凡森的父母并不是没钱供孩子上学,但“孩子不愿意读书”,初一只上了一个学期,便开始在家里帮父母杀鱼、卖鱼……

如果不是选择喝下百草枯,昔日网红“杀鱼弟”恐怕早已被互联网遗忘。2018年7月31日,两个赤膊的身影冲入苏州市立医院,急诊室的医生见到了面色慌张的孟凡森,“大夫,我刚刚喝了百草枯。”至此,杀鱼弟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随后,医生反复询问核实,确认他的确喝了百草枯后,紧急洗胃处理。“在路上,我就很害怕,”孟凡森的母亲王凡说,由于没做过农活,她并不知道百草枯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直到从医生处得知:喝下百草枯的人,死亡率高达80%以上。

当时王凡心想:老大要死了……

百草枯混着冰红茶喝下

孩子的救治过程中,夫妻二人三夜没有合眼。

“悔死了!”坐在病床旁的凳子上,孟东双手捋头。导致小孟混着冰红茶喝下三四十毫升百草枯的直接导火索是100多斤鱼,每斤2角钱,总共20多块钱。7月31日,父亲孟东与隔壁的主人讲好,转让100多斤鱼,事先谈好了11.3元/斤的价格,而平日的价格是11.5元/斤,儿子不知道,跟人家结账时纠缠起来。父母知道后,斥责他为何私自与人家结账,儿子感到委屈,双方大吵一架,然后儿子就喝了那瓶1个月前就买好的百草枯。

“就是觉得压力大。”孟东每天夜里一点多就要起床进货,王凡凌晨两三点要到店里帮忙,孟凡森则在五六点过去。因为水产店的经营颇为辛苦,父母压力也很大,争吵是每天的“必修课”。父母吵架的压力、家庭生活的压力……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孟凡森忆起半个月前的情景似仍有痛感。今年17岁的小孟,想起自己的家庭,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无休止的争吵,“父母每天都要吵架,如果上午不吵,晚上也要吵。”有时候父母吵得凶,小孟就连饭都不吃直接睡觉了。

因为压力过大,加上与隔壁水产店以及父亲的争吵,7月31日,孟凡森喝下百草枯。在苏州救治4天后,小孟平稳度过了第一个危险期,医生建议他们转到中毒救治率较高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生说,那时候是转院的最佳时机,第一个危险期过去了,第二个危险期还没到。”二话不说,夫妻俩花了8000块打120救护车转院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孟被送至齐鲁医院时,处于病危状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菅向东发现小孟当时已进入急性肾衰竭的尿毒症期。“我们迅速启动了一系列急救措施,”菅向东主任说,包括全胃肠洗消、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

“杀鱼弟”脱离危险,想回老家看老太爷,父母说今后会多关注孩子

出院后想回老家看老太爷

8月12日,小孟可以在父母的搀扶下下床走几步了;13日,在病床上躺了半个月的小孟终于走出了病房楼,呼吸到楼外的空气;14日,和前段时间极少开口说话、时常显得非常难为情的状态不同,小孟满脸都是笑容,他可以自由上下床铺、自由行动了。

“今天早上查房时和他进行了交流,也进行了查体,发现他的病情恢复得比我想象的要快一些,各项指标恢复得较为理想。”菅向东主任表示,他嘱咐孟凡森要坚持功能锻炼,目前按照计划和他的康复情况,再需要一周就能出院了。“出院前,我还会为他做全面检查,评估下病情,出院时再给他带一些药物。”菅主任建议小孟在一个月后再回门诊复查。

“出院后,我想回老家看看老太爷。”8月14日,台风“摩羯”波及山东11个城市,济南风大雨急,午时,雨后初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华美楼地下一层,17岁的孟凡森望着玻璃窗外刚刚露出明亮的天空,露出了半个月来的第一个笑容,“就是想对和我差不多年龄的孩子说,一定要听父母的话!他们不会害我们的。如果我在喝药前,是现在这个心态的话,也就不会喝药了。”

从小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的后悔。事实上,早在喝药之后不久,他就已经后悔了。“这十多天,父母常说‘我们吵,你不要在意’‘你妈是个急性子,我们吵完就没事了,你该吃饭吃饭’……我觉得都有道理,但当时就觉得处于一个整天争吵的环境中,真的很想死。”说着,眼中似有潮湿,小孟立刻抬起因常年与水产打交道而有些肿大的手掌,悄悄在眼角抹了一下,湿润处衬得手上的各种疮伤更明显了。

“杀鱼弟”脱离危险,想回老家看老太爷,父母说今后会多关注孩子

父母称今后会多关注孩子内心

儿子的自杀也让夫妻俩反省起家庭生活。

近两年,早期在湖里捕鱼落下的腰椎疾病加重,疼痛侵蚀着孟东的身体,他变得愈发易怒,“每天累得喘不过气来,经常碰上几个刁难人的顾客,心里有火不发泄憋得难受,习惯了”。这几个月,妻子肾脏不好,血压增高,两人为买卖上缺斤少两的小事吵得更加频繁。

不论是孟东还是儿子孟凡森,在众人眼里都是出了名的暴脾气,拌嘴的时候互不相让,屋里屋外都能听见。

“我们以前只觉得孩子多了,家里热闹,有人气。养孩子管他吃喝就行了,没想到……”小孟的妈妈没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此艰难,“孩子们其实都很孝顺、很懂事。”她说大儿子也是因为懂事,才将摊位的工作渐渐承担得越来越多,但是她和孩子爸爸没有考虑到孩子还小,这样一个摊子的劳作重心压给孩子,他到底会有多么大的压力。“以后,我们会多关心孩子,关注他的内心。” (记者 董昊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