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徽6死3伤事故后,碧桂园全国停工,8月1日上海工地又着火?

心系V娜


改是不可能改的,要改早改了。停工?那可是跟钱过不去啊!在一个工期第一,质量靠后的企业里,工人的生命安全又能排到第几位呢?

不是吗?在他们眼里出问题了可以赔钱,但不能停工。再怎么赔偿,比起停工的损失来都是九牛一毛。9000多亿的负债,光利息就是惊人的。

看看之前发生火灾的时间,正好在14:30分左右,这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我们在室外待一会儿都受不了,更不要说呆在被烈日晒得滚烫的钢筋混泥土之间拼命赶工的工人了。争分夺秒赶工期的代价就是牺牲工人的健康和增加施工的安全隐患。

1,6月24日,碧桂园上海奉贤项目售楼处模架坍塌,造成1人死亡,9人受伤。

2,7月12日,碧桂园杭州萧山项目地基裂痕,路面塌方,让紧邻项目的一栋三层小楼成了危房。

3,7月27日,碧桂园六安城市之光项目一处围墙和活动板房坍塌,死亡6人。

4,8月1日,上海启东碧桂园中邦上海城二期工地内发生火灾。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二连三地发生事故,所谓的悔改在哪里?

再看看各地曝出的业主维权事件,碧桂园的发展模式里流淌着效率第一、金钱至上的基因。

在金钱面前,房地产开发商很难保持最基本的“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碧桂园有著名的“345”(即3个月开盘,4个月资金回正,5个月资金再周转)。

如此高的周转率,确实可以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迅速扩张,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用老百姓的话讲,这哪里是盖房子,这明明是搭积木啊!这些事故的发生,人为因素要大过自然因素。

现在的碧桂园已经是一头很难停下脚步的巨兽,它的畸形发展模式成就了快速的成长,也造成了它的严重缺钙。

问题是,最终需要承担这个后果的却是那些业主们。大部分人都是省吃俭用一辈子,东拼西凑买了一套房子,如果房子出现质量隐患,那将是一辈子的烦恼。买房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切莫被吹出来的名牌迷惑了双眼。尤其在三四五线小城市里,贵的不一定代表好的。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那些超出正常范围极速成长的事物里,多半和吹泡泡吹气球的原理一样,倘若操之过急,下场可想而知。


夜雨如书


下午14:30分,太阳最毒的时候,电焊工不小心引燃了楼顶上堆积的防水材料,引起了滚滚浓烟,从图片中仍可见到熊熊大火。从浓烟颜色上看,应该是聚氨酯材料。

建筑类的防水涂料市场上大致分为两大类:聚氨酯类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聚氨酯类防水涂料一般是由聚氨脂与煤焦油制成的,易燃。使用这种涂料时,一般采用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来稀释,这种有机溶剂也易燃


另一类为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它由多种水性聚合物合成的乳液与掺有各种添加剂的优质水泥组成,聚合物的柔性与水泥的刚性结为一体,使得它在抗渗性与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重点是不易燃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楼顶上已经堆满了防水材料,意味着要做防水施工了;放水施工的工序,包括「打底层→下层→中层→中上层→面层」,每平方米要用3.5KG的料;出事大楼目测3000平米往上,所以至少堆了1吨的防水材料——

为什么施工单位要在防水施工环节,正午时分,在易燃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旁,进行焊接作业


监理干什么去了?安全员干嘛去了?

8月1号着火的是启东碧桂园中邦上海城二期项目,这个项目一共占地1037亩,2016年4月21日碧桂园从中邦集团收购了全部股权,事故责任全在碧桂园;项目监理为江苏兴盛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成立十二年的监理公司;那一天的气温是33-26°,东北风3-4级。所以,都是有经验的公司,既然发生如此不专业的事情,只能说明在场人员为了赶工,无视安全风险


上海奉贤安监局在官网公布的《上海丰和建筑劳务有限公司“6·24”坍塌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中(上海丰和是碧桂园的劳务分包单位),对碧桂园上海项目公司的责任认定是:未认真履行建筑施工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任意压缩工期。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建议区建管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碧桂园为什么要压缩工期,为什么要连夜出图?为了钱。根据财报,碧桂园目前负债2000亿,融资成本7.5%,每天的利息为0.41亿,这可是每天两个小目标啊!所以碧桂园有强烈的压缩工期的动机,毕竟压缩工期带来的效益,可是一天两个亿呢。那还能指望碧桂园给你精工细造么?



任易


不可能的,只要杨国强在碧桂园一天,碧桂园就不可能悔改的。

孔方兄注意到了问题描述中的一个细节:火灾是发生在14:30分左右,这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好不好?地面温度可能高达50℃以上,钢筋水泥的工地上,可能温度会更高。碧桂园是有多着急啊,这么热的天还要工人赶工,中间停2~3个小时不行吗?(下图即为杨国强)

不能停啊,杨老板还要赚钱啊,农民工你们绝不能慢下来啊!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销售额高达4124亿元,平均每天23亿元。在安徽6死3重伤的事故之后,碧桂园确实是在7月27日晚上宣布全国停工,据澎湃新闻报道,但是到了31日(此时实际停工也才3天),碧桂园已经复工的工地超过2400个,全国尚有60余个项目仍未完成整改,暂未复工。

(下面两张图,就是杨国强说的“我梦想中的碧桂园”,截图自碧桂园的年度报告)

一天损失23亿,停工3天就69亿,杨老板都心痛啊!

9330.57亿元的负债,每天利息就3000多万元,3天就是1个亿,杨老板睡不着啊!

还有2.82亿平米的(截至2017年年底)土地等着碧桂园去盖楼,杨老板着急啊!

出了事故?管它呢?赔就是了,反正楼照着盖,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碧桂园不会改,因为要改它早就改了。

6月24日,碧桂园上海奉贤项目售楼处模架坍塌,造成1人死亡,9人受伤。7月12日,碧桂园杭州萧山项目地基裂痕,路面塌方,让紧邻项目的一栋三层小楼成了危房。7月27日,碧桂园六安城市之光项目一处围墙和活动板房坍塌,死亡6人。8月1日,上海启东碧桂园中邦上海城二期工地内发生火灾。

这还仅仅是安全事故,更不用说全国各地的碧桂园业主掀起的维权行动。

碧桂园不会改,除非老板将企业的良心找回来。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新闻及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孔方财经


如果没有外力强行介入,相信碧桂园会一如既往的高周转生产下去。

(碧桂园口号)

快速获得高额回报本身是房地产商的初心,无可厚非,只是碧桂园在这条路上走的太远,让我们看不到影子了:自己监理,自己施工是他们的杰作,自然赚的盆满钵满,但也是一条下策,因为这种繁盛背后是以太多人深陷安全隐患为代价的。如果继续如此,这种情况根本不会改善,只会愈演愈烈。

(杭州碧桂园)

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商、施工单位和监理构成了工地上的三方力量。

这三者相互牵制,其中,监理的任务是监督施工单位按照图纸、规划和国家规范来操作,既代表开发商的利益,更代替未来的业主们保证工程质量。为项目的完满实现保驾护航。

然而,碧桂园董事局果断放弃了聘用监理。他是这么想的,首先,假如一年开发1000万平米的地,监理费按10元/平米收取,那么公司就要花掉1个亿在监理身上,而在杨主席看来,监理就是纯粹混日子,自己还要贴钱,如果所有监理都自己来做,那碧桂园将多出1亿利润;其次,如果自己监理,可以大大提高项目进度——进度是项目管理的灵魂,进度越快,兑换利润的速度也就越快!

(安徽碧桂园)

之后不久,就开始了“自行监理”之路。

其实,甲方、监理和施工方三方需要分属不同的集团。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甲方会用自己的施工队,也会用自己的监理。

然而,根据法律规定,监理和施工方绝对不能有利益关系。说白了,以免穿一条裤子。

但是在事实上,监理和施工方是碧桂园自己人的情况经常出现,大多数施工方和监理方都是碧桂园自己的子公司,大家一查便知。

缺少了监理,施工方也就没有了约束。一切为了项目进度服务,所以就出现了在碧湖园“自监”的这几年,房屋质量一路下滑,甚至事故频发的现象。

与其说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不如说给你一个五星期造的家。

团队特邀嘉宾:飓风娱乐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嘴上说安全生产,实际却事故频发,这已经可以说明质量并不是碧桂园最重视的指标,相比于房屋质量、工人和业主的安全,他们更重视周转效率。

碧桂园号称从拿地到开盘,只需要100天,这意味着只需要100天就可以迅速收回拿地的资金,并收取业主的房款,让碧桂园的资金链条更加殷实,让碧桂园在资本寒冬期依然坚挺。

然而近40天内,碧桂园已经连续发生多起坍塌事故,加之最近发生的事故共造成至少7人死亡、多人受伤。最近一次事故是在8月1日下午,江苏启东碧桂园中邦上海城二期工地内,一正在施工的建筑楼顶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

笔者曾经在一家排名国内前三的地产公司工作,对地产行业非常熟悉。 公司同样追求高周转,但这种高周转不是无限期缩短工期,因为不同的工艺流程需要固定的时间,如果刻意去压缩工期,质量是根本无法保证的。

碧桂园要求从拿地到开盘只用100天,必然放松了对质量的把控。为了尽快销售回款,其中最赶工的必然是售楼部,所以质量最差的也是售楼部,所以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就是售楼部。既然高周转这么容易出问题,碧桂园能不能放弃高周转呢?

碧桂园根本不可能放弃高周转的,9000亿的负债决定了,碧桂园一旦慢下来,很快就会死。所以为了不看到公司死,就拿员工、业主的生命当儿戏,资本家逐利的本质暴露无遗。

这样把生命当儿戏的公司,不值得员工信任,更不值得购房者信任。

所以说:珍爱生命,远离碧桂园。


首席投资官


表面上说全面停工,实际上问题又发,虽不能说死不悔改,也离死不悔改不远了,这就是大型房企碧桂园。

既然对安全生产都如此漠不关心,对人的生命都麻木不仁,我们更担心的是,碧桂园对工程质量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态度了。

记得30年前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习建筑预算时,一位老教授面对一些单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大楼采取加固措施时,在大楼周边加固几个柱子,就认为已经起到防震作用了,这位老教授说,有没有用,只有等地震来了才知道的话。对碧桂园建设的房屋,到底质量如何,也许,也只有等到地震来才能知道了。所谓的防几级地震,也可能只有碧桂园自己清楚。

想想也是,一个连人的生命安全都不管不顾的企业,说他们会重视房屋质量,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比如会不会使用瘦身钢筋,会不会偷工减料等。

也正因为如此,对碧桂园建设的房屋,购房者只能用脚来投票了。至少,在购买碧桂园开发的房子时,必须多长个心眼。房子,光看外表是不行的,光听企业宣传也是不行的。


谭浩俊


努力回忆今年的房企事故报道,有种被碧桂园承包的感觉。

一个多月前,6月24日,上海,奉贤区海湾镇海农公路海兴路路口东南角的碧桂园项目,售楼处6层屋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架坍塌,现场部分作业人员被模板及钢管掩埋,共造成1死9伤。

十多天前,7月12日,杭州,萧山碧桂园前宸府项目附近出现了一个大坑,事故殃及前宸府旁边的居民楼,基坑的裂痕延伸到其地基,让这栋三层居民楼成了危房,十几户居民被疏散到宾馆里。

7月14日,南京,数百名碧桂园业主跑去营销中心,冒着高温,扶老携幼,声讨碧桂园。

不只南京,动一动搜索引擎能搜到全国各地一大堆,千万不要以为是碧桂园公关不力,恰恰其公关的速度和效率,比他盖房子的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都知道碧桂园出了名了的高周转,高负债,其实这两样都没错,谁都知道,尽可能地高周转是房地产行业致胜的关键。周转高就意味着资金回笼快,意味着现金流保证,企业的利润也相对会提高。

变现的速度和质量,是房企在未来竞争中胜出的重要筹码。所以对他们而言,高周转市理性选择。负债高也意味着体量大。

问题出在企业管理和内部文化上。

就在3日,碧桂园召开了全国媒体见面会。

碧桂园集团总裁、首席财务官等高管出席,并就近期备受关注的:安全事故、高周转、高负债、监理关联方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媒体提问,为什么碧桂园会外界被妖魔化,责任在谁?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回应说:我很难回答你。我花的钱不是我的,做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我每天都在为社会更好而忙,我是天底下最笨的人。

本来我可以去亚马逊漂流,跟着房企大哥去爬珠穆朗玛峰。结果我每天,赚的钱不是自己的,做的东西不是自己的。

还要做农业,机器人。我现在变成小学生,每天还要学习机器人,我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我自己在家写毛笔字,写”。

你问我,我也不知道说什么。

看到杨主席这番回复,似乎也就明白了为啥他的企业事故会这么多。一个在危机公关时,靠自我怜悯打太极博同情的老大,还能指望他有多少社会责任感吗?


杠杆游戏


怎么说呢?现在全国各地施工存在问题的房企不止碧桂园一家,但是为什么碧桂园浮在表面上的问题却铺天盖地而来,首要原因肯定是高周转带来的质量把控不严、次要原因在于碧桂园在建项目太多太杂、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碧桂园树大招风!

高周转有利企业发展、对质量却是伤害

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高周转对房企发展来说就是核心竞争力,转的速度越快、发展的也就越快,高周转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房企发展的生命线还是质量,高周转的前提也是质量,质量没有了,企业的生命也会很快走到尽头!

碧桂园铺的摊子太大

高周转确实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速度过快的高周转反而是一种伤害。万物发展是要遵循一定规律的,你一旦违背了或者漠视了它,必然会受到惩罚!目前碧桂园全国在建的项目大大小小有两千多个,而碧桂园一共才多少人,高层领导更不可能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对于覆盖面遍布全国的碧桂园来说,一旦项目出现安全事故或者质量问题,很可能会引发大范围内的民众担忧甚至恐慌,因为三四线城市的很多居民都是碧桂园的业主或者准业主!



碧桂园有点“树大招风”

去年碧桂园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5500亿元,正式超过万科和恒大,加冕中国第一房企桂冠,也被大家戏称为“宇宙第一房企”。而在2018年上半年,碧桂园更是再接再厉,半程已揽得4100亿元的销售额,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远远的抛在身后。诚然碧桂园的工地施工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确实是高周转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很多也是区域负责人擅自偷工减料或者命令工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造成的,更有一些因素不排除是竞争对手故意摸黑。



综上所述,碧桂园发展好坏是建立在民众信任度基础上的,时刻要谨记质量才是你们的生命线,不要为了暂时的利益而让自己昙花一现,这样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银行小学生


这段时间,碧桂园可谓是祸不单行,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

1、青岛碧桂园开盘,结果被叫停

2018年7月29日,青岛市黄岛区碧桂园开盘,结果现场上演抢房大战,导致现场凌乱不堪,发生人员踩踏问题,碧桂园只能暂停选房活动,有关部门对碧桂园的该楼盘发布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2、安徽金安区碧桂园楼盘发生6死3伤的重大责任事故

2018年7月26日23时40分,安徽省金安区的碧桂园城市之光建筑工地发生了围墙和活动板房坍塌的事故,导致现场有6人死亡、1人伤情危急、2人伤势较重。

3、上海碧桂园启东工地发生火灾事故

2018年8月1日下午两时三十分,在上海的碧桂园启东建筑工地突然冒着了浓烟,原来是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发生了火灾,幸好消防人员及时赶到,控制了现场的火势。

碧桂园,“五星级的家”还是“地产界的拼多多”?

碧桂园,成名于一句广告语,那就是“给你五星级的家”,然而,它做到了吗?

很明显,没有!纵观中国各地的碧桂园楼盘,我们发现它的目标就是三四线城市,就像“拼多多”的策略,以农村包围城市,但是它比拼多多更坏的一点,就是它每进驻一个城市,其楼盘的价格都是比较高的,起码高于该城市房价的平均水平,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碧桂园拉高了当地的房价。

其次,碧桂园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安全生产的问题,永远为了赶工而赶工,全然不考虑工人的安全问题,在暴雨天、在高温天,依然是在施工,这次发生在安徽和上海的事故都与暴雨天和高温天有关,然而我认为“人祸是大于天灾”的,如果不是碧桂园上面的领导任意压缩工期,急着要完成工程项目,这些施工人员又怎么需要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工作呢?如此不尊重工人的生命、漠视人命,其所建造出来的房子,又会好到哪里去呢?而且在这种“利益最大化”的观念的指导下,房屋的质量往往变成了次要,这样又怎么给购房者一个“五星级的家呢”?


李钦宇


最近一段时间,碧桂园的日子很难过,事故是一起接着一起,估计杨总国强最近肯定睡不好觉了,焦虑之下,本来就不多的头发估计要越发稀少了:

1、6月24日下午4时50分左右,碧桂园在上海奉贤海湾镇的一在建小区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建筑模架坍塌,导致死亡

1人、受伤9人

2、7月12日上午8点左右,碧桂园在浙江杭州萧山区所前镇的一在建小区“碧桂园前宸府”,其南侧道路路面有2处沉降,面积大约100平方米,不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7月26日23时40分,安徽六安碧桂园城市之光建筑工地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围墙和活动板房坍塌,十六人被紧急送医,其中6人死亡、3人重伤。

4、 7月27日,碧桂园表示全国2798个在建工地进行停工整改。但是短短三天之后,8月1日下午2点半,江苏南通启东碧桂园中邦上海城二期项目就发生了起火事件。

此外,7月29日,碧桂园在青岛市黄岛区的一个项目开盘,结果现场凌乱不堪,发生了人员踩踏事故,被有关部门紧急叫停,并要求其进行限期整改。

有因必有果,不顾客观规律,强行快速发展,多年积下的隐患,一朝爆发了,碧桂园真是“祸不单行”,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也怪不得别人,现在只能“自求多福”了!

碧桂园以“快”起家,看来真是要“成也是快”,败也是“快”了!碧桂园深耕三四线城市,连笔者老家的县城都有碧桂园项目了,每到一处,碧桂园的房价必是当地的领跑者,只是你这样的快速发展,事故频发,真是让人感到担心,房屋质量真的能撑得起你的高房价吗?

有人问,碧桂园为什么在中午大热天,晚上十一二点还要开工生产呢?没办法,那么高的负债率,不抓紧开工建设,抓紧回笼资金,那么高的财务成本真的吃不消啊!它不是不想改,只是真的“不能”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