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恆和福康安死後葬在這裡,園寢在1960年被改造成小村莊

傅恆和福康安父子二人的事蹟不用我多說,是乾隆時期的重臣,說清朝的江山有一半是靠傅恆一家打下來的,絲毫也不過分。乾隆對父子二人也很重視,加官進爵不在話下,甚至還破例封他們父子為郡王。這可是清朝歷來從未有過的榮譽。

傅恆和福康安死後葬在這裡,園寢在1960年被改造成小村莊

傅恆死於1770年,福康安死於1796年,至於二人死後葬在哪裡,史書上並沒明確記載,二十年多年前一個偶然機會,研究清朝陵墓的學者徐廣源從親戚得知薊縣有不知名的大臣墓,經過調查,發現就是該墓是傅恆、福康安父子。

傅恆家族墓地就在現在天津薊縣馬伸橋鎮穆家莊,傅恆家族園寢就在清東陵陪葬墓附近,相距不遠。有@清東陵愛好者 專門製作了各個陵墓的地理位置分佈圖。

傅恆和福康安死後葬在這裡,園寢在1960年被改造成小村莊

園寢能夠陪葬皇陵對於一個家族而言,是莫大的榮譽和肯定。

按照《大清會典》規定,民公侯伯和一二品官墓前的石像生設石人1對、石馬1對、石虎1對、石羊1對、共5對。而傅恆園寢則是石人3對、石馬3對、石駱駝1對、石象1對。石獅子1對,望柱1對,為10對。

傅恆和福康安死後葬在這裡,園寢在1960年被改造成小村莊

傅恆家族的園寢甚至比一些親王的陵墓規模上還要大。直到1960年傅恆和福康安的園寢的基本規模其實還保存著,但在那之後便只剩下殘垣斷壁,福康安的地宮還成了垃圾坑。

傅恆和福康安死後葬在這裡,園寢在1960年被改造成小村莊

這是怎麼一回事?

傅恆和福康安死後葬在這裡,園寢在1960年被改造成小村莊

據徐廣源先生說穆家莊原本在薊縣的於橋水庫庫區內,因為當時要修建於橋水庫,所以村子搬到了傅恆家族園寢,對園寢建築物進行全部拆除、砸毀、掩埋、改作他用、運走或是偷著賣掉,整個村子幾乎建在傅恆建築園寢之上,只有一座三孔平橋倖存下來。

傅恆和福康安死後葬在這裡,園寢在1960年被改造成小村莊

傅恆地宮正位於穆家莊大街之上,村裡人在地宮的位置打了一眼井。而被村民變成垃圾坑的福康安地宮,後來在薊縣文物局的清理下,將散落的石雕構件放在坑裡,填補變成池子。

傅恆和福康安死後葬在這裡,園寢在1960年被改造成小村莊

傅恆和福康安死後葬在這裡,園寢在1960年被改造成小村莊

如今,傅恆家族墓地已成為一個小景點,有不少人慕名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