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蘇世民2016年5月登上《福布斯》雜誌封面

17日晚,高盛宣佈

所羅門將於10月1日起擔任公司新任CEO

完成領導人換代

如今,接班人是華爾街的一個談資

隨著老一代的離去,

華爾街的傳奇將如何書寫

成為了全球投資人共同關注的問題

今天,我們聚焦黑石

這家機構的權力繼承問題

可提供一個精彩的範本

如今,活躍在全球風投行業的一線私募巨頭,大多崛起於上個世紀70、80年代。這些一代領導人帶領著自己創立的機構,走過了幾十年金融市場的血雨腥風,一手打造出了久經風雨的風投品牌。

今天,全球私募巨頭都面臨著尋找接班人問題——第一代領導人離開或到了退休年齡,黑石也不例外。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蘇世民:至死方休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由彼得森(Peter Peterson)和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聯合創立於1985年。從一家名不經傳的小機構,到現在名震全球的私募巨頭,兩位聯合創始人亦師亦友的關係,為黑石的發展提供了長達30年的動力。如今,這架大型客機卻只剩下了一個引擎。

“不要指望我會退休,這不是我的本性。”早在2016年,黑石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蘇世民就如此說道。

當時,這個投資大佬已經69歲,依然保持著每晚只睡5小時的生活節奏。他從不錯過黑石每週一雷打不動的工作會議,其他時間依然四處飛行尋找新客戶、與現有投資人見面、與外國政要溝通思想。

正是靠著這股韌勁,在超30年間,他將黑石從一個只有40萬美元起步資金的小機構,打造成了管理著4341億美元的全球私募巨頭,而他本人也被稱為“華爾街不可阻擋的力量”。

但是目前,黑石CEO蘇世民已經不再參與每一筆投資決策,雖然他依然是公司的“靈魂人物”,在基金募資、資產管理創新和風控管理等方面擁有極大的話語權。

“我相信Stephen將擔任董事長直至最後一口氣,他是個工作狂,而且精力充沛。”一位部下如此說道。

彼得森與蘇世民:“父輩的旗幟”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黑石兩位創始人彼得·彼得森和蘇世民

彼得森年長蘇世民21歲,在創立黑石前曾經是尼克松政府財政部長、雷曼兄弟公司一把手。而蘇世民曾是雷曼兄弟最年輕的部門負責人。兩人的完美配合一直被認為是黑石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

《財富》雜誌曾如此描述兩人的關係:“黑石的每項成就都是兩人並肩戰鬥的成果。兩人一人‘主內’、一人‘主外’,配合得幾乎天衣無縫:彼得森在政商界豐富的人脈資源和遊刃有餘的外交手腕是黑石的‘潤滑劑’;蘇世民以其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充沛精力,成為黑石得以順利運轉的‘發動機’。”

彼此欣賞以及能力互補造就了這對華爾街的“黃金搭檔”。在兩人的完美配合下,黑石很快成長為管理超千億美元的一線私募巨頭。

從2000年開始,隨著黑石的業務步入正軌,逐漸老邁的彼得森開始減少對公司具體管理的參與,將其重心轉向公共事務。2007年黑石上市後,他套現了近19億美元,解甲歸田退出了黑石。

走到2018年,蘇世民已經年過七旬,但這位大佬似乎依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幹勁。雖是如此,注重上層設計的黑石,還是基於多方利益,啟動了繼任計劃。

2018年3月,彼得森,這位偉大的投資人離開了人世。頗值得玩味的是,就在他離世前一個月,2018年2月,黑石方面宣佈:48歲的房地產主管喬納森•格雷(Jonathan Gray)將成為公司總裁兼COO,接替前COO託尼•詹姆斯(Tony James)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後者從2002年加入黑石後,一直是僅次於CEO蘇世民的核心管理人物。據《福布斯》報道,這一新職位的任命,或意味著喬納森•格雷成為了黑石的“準接班人”。

如今,蘇世民環顧四周,也會突然發現:不僅是黑石,過去兩年,接班人問題已經成為華爾街私募巨頭們的共同關鍵詞。目前,排名全球前五的PE巨頭,包括黑石、KKR、凱雷(Carlyle)、阿波羅集團(Apollo Global)和CVC Capital等無一例外地將二代領導者計劃提上了日程。

6個高管:倖存者遊戲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早在2012年,黑石方面提拔了六位高管,他們被認為是潛在的繼任候選人。這些幸運者包括:當時41歲的PE業務主管喬•巴拉塔、42歲的房地產主管喬納森•格雷;54歲的信貸業務聯合創始人貝內特·古德曼;63歲的對沖基金業務管理人湯姆·希爾;44歲的首席財務官勞倫斯·託西,以及47歲負責投資者關係的瓊·索羅塔。

這六位候選人的掌管著黑石的幾大業務版塊——PE基金、房地產基金、信貸基金以及對沖基金。截至2017年年底,這幾類業務的資產管理規模分別為1056億美元、1153億美元、1381億美元和751億美元。

2018年2月,黑石宣佈喬納森•格雷將接替67歲的託尼•詹姆斯(Tony James)成為黑石的總裁兼COO,前者被認為離接班人已經近在咫尺。早在十多年前,作為一名“空降兵”,託尼•詹姆斯也曾被認為是蘇世民繼任者的有力人選。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2017年黑石各類業務資產管理規模數據,圖表來自黑石2017年財報

詹姆斯:強悍的外來者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找接班人可不是簡單地找個業務員或副手,更像是尋找配偶。”其實,一手把黑石養大的蘇世民早有了自己傳代規劃,只不過他的決策更為謹慎,表達更為模稜兩可。

因為內部缺乏能擔當重任的二把手,此時的蘇世民每天都要工作14小時。為了讓公司走上新臺階,也能讓自己喘口氣,蘇世民主動將自己統治了超過10年的舞臺讓出了一半,分權給一個能 “繼任者”。

前面提到的這六位候選人,各有長短。多番嘗試後,蘇世民找到了託尼•詹姆斯。詹姆斯擁有哈佛大學學士和MBA學位;1982年,畢業僅7年就被任命為帝傑證券併購部門的負責人,被同事稱為“超級明星”;1995年開始成為帝傑證券的實際負責人和最終決策者。後來,他加入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成為其投行和另類資產部門的負責人。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2002年,在股權的吸引下,詹姆斯加入了黑石。他被安排在僅次於蘇世民的高級職位上,並被授權管理整個公司。他來到黑石後,公司看似沒有發生巨大改變,但管理機制卻開始逐步完善。

詹姆斯首先對公司過去的投資做了詳盡研究, 隨後,他開啟了多項改革措施,包括:在投資中設立審核評定機制等規範。此前,合夥人可以幾星期或幾個月都“忙於”尋覓投資目標而不受監管,改革後他們必須在一開始就提交提綱,以便管理層根據項目潛在機會來判斷是否批准該項目。

同時,他要求合夥人進行更嚴格的交易風險分析,充分考慮發生意外事件的可能性。為了改變公司此前像蝸牛一樣緩慢的決策機制,公司內部制定了新的程序以提高決策效率。

與愛好奢侈生活的蘇世民不同,詹姆斯不僅坐地鐵上班,穿廉價襯衫。兩人相同之處是,同樣充滿競爭力、雄心勃勃。詹姆斯接手之後,黑石逐漸遠離了早期自由運轉、個性驅動的文化,變得更富有紀律性,權力更加分散。這些轉型為公司隨後的再次騰飛打下了重要基礎。

在改革的過程中,蘇世民對詹姆斯的充分放權無疑至關重要。畢竟,並不是所有的掌門人都能從外部引進繼任者,並與其共享權力。

喬納森•格雷:王者歸來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喬納森•格雷(Jonathan Gray)

那麼,輪盤的指針為什麼又指向了喬納森•格雷呢?其實,相比詹姆斯這個“空降兵”,格雷則是從內部一步步走上來的骨幹。

1992年一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喬納森•格雷就加入了黑石,擔任分析師。2002年,喬納森•格雷接管了房地產業務。在接手房地產部門的幾年內,他帶領團隊進行了多次轉型,將收購重心從個別寫字樓轉向整個房地產公司。同時,和大部分傳統地產公司“長期持有建築物,通過經營取得最大化收入”的做法不同,黑石更多是通過融資購買地產,隨後利用地產質量改善或市場上升週期,售出地產項目獲利。

從2004年到2006年,黑石在美國購買了11家上市的房地產投資公司(REITs)以及一連串連鎖酒店。利用多樣化的房地產基金,通過私募股權方式出售地產,黑石2016年獲得了平均約36%的高回報率。這其中,格雷功不可沒。

在喬納森•格雷領導黑石完成的多個規模龐大的交易項目中,有多個經典案例,包括2007年投資美國辦公物業信託公司(Equity Office Properties,EOP)、以260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集團等。

2007年,EOP通過“整體收購”而後“分拆出售”的投資方法進行獲利——先全部買入,再變賣掉公司約1/3的資產,留下有升值空間的部分。交易完成後的幾個月內,黑石通過分拆賣掉了EOP的多處大樓和地產(成功套現了超400億美元。通過這一操作,其3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增值為70億美元,賬面資金翻了一番。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成功的投資,黑石逐漸成為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的先鋒。從2002年管理房地產業務開始,喬納森•格雷成功將這一業務的資產管理規模從50億美元增加至2017年年底的1153億美元,並使之成為黑石最賺錢的業務。黑石2017年財報顯示,2017年房地產業務為其帶來31.5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5%。對此,喬納森•格雷功不可沒。

2016年2月,喬納森•格雷被任命為黑石董事會成員,以表彰他多年執掌公司房地產業務的優秀表現。隨著2018年被任命為公司的COO,進一步凸顯了黑石對房地產業務的重視。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2017年黑石房地產業務收入數據,圖表來自黑石2017年財報

繼任者們:一個更殘酷的世界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黑石集團繼承人的選擇,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同樣的困擾也會落在投資大鱷巴菲特老爺子身上。幾乎每次巴菲特現身的場合,都逃不過接班人是誰的問題,尤其是在巴菲特去年患上前列腺癌之後。

黑石的“接班人之爭”,像好萊塢大片一樣精彩

每每此時,巴菲特總是回答,公司文化最重要,要擁有一個比他本人更有激情、智慧和能量的CEO接班人。早在2010年,巴菲特就先後聘用了庫姆斯和韋斯勒來協助管理公司投資業務,並在今年3月份時公開讚揚兩人,稱這兩人管理的投資業務真是賺翻了。外界預計,這兩人將會接替巴菲特管理伯克希爾龐大的投資業務。

看看巴老的智慧,再審視黑石的“雙軌制”,吃瓜群眾其實不難得出結論,只要保持一個科學的企業運行機制,接班人的問題會不那麼糾結。畢竟,時間會說明一切。

但同時,我們也不可忽略,對未來每一個投資機構的“繼任者”來說,面臨的似乎都是個更為嚴酷的世界,如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金融生態系統中保持領先,將成為其無法迴避的挑戰和宿命。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