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農村彝族婚俗,姑娘出嫁不哭就是沒教養,啥原因?

結婚是人生一大喜事,按理來說應該是非常高興,可是在雲南的農村,結婚還有一些特別習俗,如果新娘出嫁不哭,就會被認為是沒教養,因為這是一種文化。


探秘農村彝族婚俗,姑娘出嫁不哭就是沒教養,啥原因?

彝族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關於出嫁的習俗文化,也是古樸奇怪。彝族出嫁的習俗主要有搶婚、背新娘、送新郎花腰帶、潑洗水等等,但是最重要的一個習俗就是“哭”,有不哭不嫁之說。

探秘農村彝族婚俗,姑娘出嫁不哭就是沒教養,啥原因?

“哭嫁”這種古樸的文化在一些農村還盛行,老人們津津樂道,連連稱讚,現在許多年輕人拗不過長輩,只好順應古老的禮儀,才有了出嫁必哭。更嚴重的說法,如果姑娘在出嫁的時候沒有哭就代表這個姑娘不尊重老祖宗的規矩,也會被鄰居說閒話,認為這是沒有教養的行為。

探秘農村彝族婚俗,姑娘出嫁不哭就是沒教養,啥原因?

那麼,“哭嫁”,是為何而哭呢?以我們普遍的觀念來看,結婚會哭,一般是喜極而泣,但是彝族出嫁“哭”的意義遠不在於此。


彝族姑娘在出嫁之前,會在家人以及伴娘的陪伴下,一邊哭一邊唱哭嫁的歌曲,用唱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新婚的態度以及內心的情緒。在結婚前哭,也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個期盼吧,可以將煩惱、不愉快的事情隨著眼淚一起流走,另一個也是對自己父母家人的感恩之淚,帶著些許不捨,更是對自己成長為人妻的一個感慨之淚。

探秘農村彝族婚俗,姑娘出嫁不哭就是沒教養,啥原因?

“哭嫁”更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唱,在彝族文學中,有一首具有感染力的抒情曲《哭嫁歌》就是結婚時要唱的歌,能否唱《哭嫁歌》也是衡量一個姑娘是否賢良淑德的標準,在我看來似乎是有點道德綁架了。

探秘農村彝族婚俗,姑娘出嫁不哭就是沒教養,啥原因?

一般情況下,是在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姑娘由伴娘或者好友陪著,在之前搭好的“青棚”裡休息一晚。從告別父母房間的那一刻開始,新娘就要開始哭,並且唱歌,這一哭是哭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謝以及對父母的不捨;進入青棚的時候還要哭,這一哭是因為遠離家鄉,嫁為人妻的感慨。

探秘農村彝族婚俗,姑娘出嫁不哭就是沒教養,啥原因?


探秘農村彝族婚俗,姑娘出嫁不哭就是沒教養,啥原因?

《哭嫁歌》的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流傳下來的傳統的歌詞,另一部分則是即興發揮的部分。大致是唱一些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質樸無華,類似“阿媽的姑娘,在我家的時候睡醒不愁見,頭枕母手上,我嫁到他家,雞叫起做飯,天亮就吃飯;阿媽的姑娘,大人說一句,小孩還要說,大人說也罷,小孩實難忍;阿媽的姑娘,挑水有渾水,知者他會說,雨天渾水多,不知者會說,懶人挑渾水”。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來,這也是對婚後生活的控訴吧,怪不得出嫁會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