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一段时间,辽宁多地持续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突破了40摄氏度。

罕见的高温使得海参养殖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高温破纪录,辽宁海参养殖遭“毁灭性”打击

在辽参的主产区大连,就出现了海参大量死亡的情况。

据央视记者走访报道,大连海参养殖户于畅说,这里每天打捞出来的死亡海参都在2000斤左右,有更多的海参因为温度高,还没来得及漂到水面上就已经在水下化掉了。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大连海参养殖户于畅在大连从事海参养殖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养殖总面积在1000亩左右,年产四五十万斤海参,不过,今年的高温天气可能让他90%的参池绝收。

于畅说,往年海水温度正常是25、26度,今年持续高温,下午两三点能达到36到37度,30度海参就已经承受不了了。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央视记者从渔业部门了解到,受持续高温影响,辽宁多地的池塘养殖海参从7月23号开始出现缺氧、化皮的现象,到7月28号,水深在7米以内的养殖池就出现海参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而据于畅介绍,打捞上来的海参达不到上市销售的品质,只能加工后自己食用或送给亲友,按照目前辽参在市场上销售的最低价格来计算,今年损失要超过千万。

于畅还说,秋天卖参是60多元一斤,就按最低标准50元一斤,损失50万斤相当于损失2500万元。

现在,很多养殖户都在雇潜水员进行抢救式的打捞。有潜水员介绍,不少死亡的海参都已经变成胶黏状态,抓不上来了。

据辽宁省海洋渔业厅介绍,全省海参养殖面积184.4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98.5万亩。目前初步统计,海参受灾损失面积95万亩,损失产量6.8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8.7亿元。

据了解,从2014年起,辽宁大连开始试点海参养殖海水温度指数保险业务,海水温度过高造成经济损失时,保险公司将给予赔偿。目前一亩保费在100到300元,最高可赔6000元,但今年全市投保养殖户仅有2家,目前理赔程序已经启动。

獐子岛回应:自家的海参未见异常

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的海洋牧场海域就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域内,而且毕竟曾经“跑了扇贝”,这次会不会又“死了海参”呢?股民们不免开始好奇:这轮高温潮对獐子岛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然而结果似乎出乎多数人的意料......

8月2日晚间,獐子岛就高温天气下其养殖产品的生长状态发布了公告。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公告称:

公司成立了高温期工作应对小组,将根据气象条件、生态环境和产品动态等情况做好风险应对准备。截至目前,公司海洋牧场增养殖产品未发现异常。

针对海参因高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公司加强了对獐子岛海域及周边增殖海域产品和温度等环境监测,截至目前未发现异常,将持续关注。

獐子岛为何能躲过一劫?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吃瓜群众就好奇了,明明海参养在同一片海域中,为啥獐子岛的海参既没跑也没死呢?这主要得益于“底播海参”的养殖方式。

据獐子岛公告介绍:

公司自产海参实施原产地区隔和生产模式区隔,产地分为獐子岛和长海县。獐子岛原产地海参采用资源养护,布底播海参苗种,实行大雪配额采捕;长海县产地在适宜海域进行自然苗种的底播增殖,经深水多年养殖。

据了解,我国养殖海参方式主要有底播海参、池养海参以及棚养海参几种。

池养海参和棚养海参生长条件优越,生长速度快,但海水流动性差,海参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底播海参是天然长成的半养殖模式。虽然成活率、回捕率低,但海参生存能力强。

因此,这轮高温天气对底播养殖的海参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而前文提到的高温侵袭带来损失主要就发生在这些池养海参中。使用“底播海参”的养殖户,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海参价格大概率上涨,獐子岛早盘直冲涨停

据e公司官微报道,有大连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大连地区海参的大面积死亡,所以今年海参的价格肯定要上涨。“本来海参的价格就已经不低,再涨就更要吃不起了。”这位人士说。

2017年因夏季高温,海参死亡率偏高,秋季就曾经历过一波海参“涨价潮”。目前情况下,也有股民对今秋的海参价格看涨。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不受高温侵袭影响,同时海参价格有较强的涨价预期,在这一消息面下来,可想而知的就是獐子岛股价应声大涨。

今日(8月6日)上午一开盘,獐子岛股价快速飙升,直冲涨停,截至下午收盘,獐子岛收报3.99元/股,大涨9.92%。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秋季海参是否会因高温袭击迎来一波“涨价潮”,取决于死亡海参的占比。如果占比高,供需杠杆会自行调节国内海参市场价格。

但朱丹蓬也提醒,世界各地海参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大,即便辽参产量出现一定下滑,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受害的养殖户咋办?

对于全文提到的高温灾情,当地相关部门又进行了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呢?

为了挽救剩下的海参,现在养殖户们想了各种办法来为池水降温。甚至有人将冰块投入养殖池中。不过专家表示,这样的做法可能降低海水盐度,给池中幸存的海参造成影响。

告急!大连大量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獐子岛却因此又火了……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周玮表示,如果往养殖池里投冰块,即使是海冰也属于淡水,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现在最好的措施就是有潮的时候积极换水。

据央视财经报道,为了避免养殖户“有病乱投医”,近期,辽宁多地的海洋渔业部门邀请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养殖户生产,并组织技术人员帮助养殖户监测塘温、检查海参落礁情况。

目前,部分地区的海参协会也在积极奔走,希望相关单位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

大连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表示,下一步将积极跟科研院所沟通,再跟政府协商。是不是有一些银行能站出来,给养殖户进行贷款,让他们有一个再生产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