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能顛覆BAT,但BAT早已看穿了一切?

“互聯網已經顛覆了世界,區塊鏈卻要顛覆互聯網”,這句話在網絡上出現了太多遍。以至於經常有朋友來問我:“能不能簡單的告訴我,區塊鏈到底有什麼用?”起初,我給他們描述,什麼是數字賬本、什麼是挖礦、什麼是智能合約、什麼是哈希算法,收穫的都是一頭霧水。最後,我想到了最沒有技術詞彙的一句話來解釋:區塊鏈製造信任。

看一看今天我們有多缺乏信任:喝酒怕買到假酒、吃飯怕碰上地溝油、網購怕買到假貨,一個普通人從出生證、畢業證、結婚證到房產證等等各種各樣的證件都是少不了的。前幾年瘋傳的,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說到底,也就是一個信任問題。追溯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人與人間的信任形成了情感,公民與政府間的信任形成了國家,人們的交往、人類文明的延續,就是建立在信任和共識的基礎上的。

陌生人間能不能有信任?區塊鏈說:“能!”

銷售人員、銀行職員、金融界人士,上班時都是西裝革履,就是為了在尊重別人的同時得到別人的尊重,而這些尊重將會進一步帶來別人的信任。一個身上穿著地攤貨的人,會輕易得到別人的信任嗎?大多數情況,很難。延展開來,服飾是一個人的信任成本,那企業的信任成本就是所在樓宇與辦公裝修環境。在金融、銀行、奢侈品等行業的辦公場地,永遠讓人一看到就想到“高大上”、“一定很貴”,當然事實也是價格不菲,這就是企業的信任成本。

區塊鏈能顛覆BAT,但BAT早已看穿了一切?

能不能做到無成本或者是低成本的信任?答案是:區塊鏈可以做到。這是依據區塊鏈去中心化、分佈式賬本、點對點傳輸、不可被篡改等核心特點。試想一下,你每天所作所為都被大數據記錄,存儲在區塊鏈一個個節點上,無法篡改無法掩飾,任何人都可以用區塊鏈來描繪你的數字畫像,通過區塊鏈的評分來確定你是否可信。這個體系建立起來後,信任一個人也變得不再複雜,因為要修改一個基於區塊鏈的信用記錄,你需要修改世界上所有手機,所有電腦,甚至所有智能設備,這將是一個不可想象的天文代價,因此每個人都將重視自己的信用。

我們在網絡上的聊天、社交、交易將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完全屬於我們產生者自己,如果按互聯網共享、平等、透明的精神將這些數據上鍊,匯聚成一個大數據系統,將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價值互聯網”,基於這些大數據的信用體系,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個被信用描述的人,一旦有人違反了信用,那麼每個網絡上的人都會看到,他將無法在這個社會立足。而這一切,用區塊鏈能很輕鬆的做到。

區塊鏈能顛覆BAT,但BAT早已看穿了一切?

區塊鏈能顛覆BAT,但BAT早已看穿了一切!

很多人都說區塊鏈將顛覆BAT,但事實上BAT已經在區塊鏈佈局數年,佔據了先發優勢,我們先來看看BAT的佈局吧:

B:百度——多場景全面佈局。百度在區塊鏈上的佈局,略顯多樣化。

2016年6月,作為跟投方投資Circle。

2017年5月,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所ABS產品“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年第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使用區塊鏈技術來保證過程透明、不可篡改。

2017年7月,推出自己的區塊鏈底層平臺“BaaS”,幫助企業聯盟構建自己的區塊鏈網絡平臺。

2017年10月,宣佈加入超級賬本(Hyperledger)項目。

2018年,百度先後推出兩款重要的區塊鏈產品:一是遊戲“百度萊茨狗”,借鑑了此前以太坊加密貓遊戲的模式,引發市場的熱情回應,粗略估計當前活躍用戶應在百萬級別。二是推出了圖片版權確權應用,百度“圖騰”。利用區塊鏈技術,來為圖片作品確權,方便版權保護和版權交易,由此百度也通過區塊鏈技術,切入了版權市場,未來更有可能借此進入內容分發市場。

A:阿里巴巴——金融和供應鏈溯源。阿里在區塊鏈上的佈局,主要還是集中在老本行電商領域,以及伴生的消費金融兩方面。

2016年7月,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同時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宣佈開放區塊鏈技術,支持進口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溯源。

2016年雲棲大會,阿里與易誠互動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積分商城——雲優商城,為銀行提供基於區塊鏈的積分及分期場景,同期還推出名為“法鏈”的產品,基於阿里雲平臺的郵箱存證產品。

2017年初,阿里與普華永道合作,打造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

2017年8月,阿里健康與江蘇常州市合作我國首個基於醫療場景的區塊鏈應用“醫聯體+區塊鏈”試點項目。

今年,阿里也在區塊鏈鬧出過一些小烏龍。3月,阿里推出新版“麻吉寶”,稱使用區塊鏈技術分配積分,一時引發刷屏,短短兩天內註冊數逼近千萬。但很快阿里宣佈麻吉寶下線,並稱其“與區塊鏈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T:騰訊——繼續做連接器。騰訊在區塊鏈的戰略,延續其在互聯網的“連接器”思路。

2017年4月,騰訊發佈了《騰訊區塊鏈方案白皮書》。同時,騰訊區塊鏈行業解決方案也於官網正式發佈。

騰訊區塊鏈平臺“TrustSQL”,旨在以區塊鏈為基礎設施構建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可將其視為一個底層基礎鏈,服務範圍覆蓋數字資產、鑑證證明、共享賬本以及分享經濟。

2017年12月,廣東有貝、騰訊、華夏銀行舉行戰略合作發佈會,發佈以騰訊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打造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星貝雲鏈”。

2018年4月,騰訊更是發佈了第一款區塊鏈遊戲《捉妖大作戰》,其中嵌入了騰訊區塊鏈底層技術,打造了一個遊戲內生的養寵小遊戲。

先入不一定為主,區塊鏈是一場全新的角逐,有新的遊戲規則。傳統互聯網巨頭們有著體量和實力上的優勢,但並不代表它們還會像以前那樣,在新世界呼風喚雨。當然,在未來或許傳統互聯網巨頭能成功轉型,但也或許區塊鏈行業中將誕生傳統互聯網格局的“終結者”。區塊鏈變革大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