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稱爲「大清柱石」,殉國後,一沒落貴族世代爲之守墓上百年

此人被稱為“大清柱石”,殉國後,一沒落貴族世代為之守墓上百年

曾國藩和僧格林沁是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北方捻軍起義最得力的功臣,時有“南有曾帥,北有僧王”之稱。

曾國藩對待戰俘的手段極其殘忍。

《曾國藩奏摺》在奏報江西奉新之戰的戰果時,不無自豪地說:“生擒老賊二百二十一名。每生擒一賊,輒剖腸,剝皮掛樹,磔石,見者無不凜凜”。

與曾國藩相較,僧格林沁的狠辣不遜半分,在連鎮戰鬥中,他將太平軍戰俘全部“剖視腸腹”,還作祭文高聲朗誦:“渠魁既殲,賊黨悉擒。剖其心肝,慰爾忠魂。”

除了剝皮、摘心、凌遲太平軍戰俘,僧格林沁連降兵也肯不投放過。

此人被稱為“大清柱石”,殉國後,一沒落貴族世代為之守墓上百年

咸豐五年,四川人蕭風山、安徽人鐘有年帶領水手91人出降。僧格林沁傳令,蕭風山凌遲,其餘一律斬首。

說起來,僧格林沁最威風的時刻就是處死捻軍總頭領張樂行那一回。

張樂行是安徽渦陽(今屬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 人氏,地主出身,家境富裕,卻急公好義,愛打抱不平,嫉惡如仇,扶危救困,深受百姓的愛戴。

1852年,皖北鬧饑荒,民不聊生。張樂行散盡家財賑災仍無濟於事,於發起捻軍起義,號稱要救萬民於水火,勢力遍及蘇魯豫皖等地方,且一度稱“大漢明命王”。

不過,南方的太平天國勢力更大。於是,1857年,張樂行與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接洽,更換為太平天國旗幟,聽封不聽調,被封為成天義,任徵北主將,後又改封為沃王。

1862年,陳玉成和張樂行相繼敗北。

陳玉成被勝保處以極刑,死狀極慘。

張樂行落到僧格林沁手裡,死狀比陳玉成更慘上百倍。

該年二月十八日,僧格林沁在義門大周營先於張樂行之前對其子張喜、義子王宛兒施以活剮極刑。

此人被稱為“大清柱石”,殉國後,一沒落貴族世代為之守墓上百年

在僧格林沁的指使下,劊子手一邊用利刃行刑,一邊將張喜、王宛兒的肉割下強行塞到張樂行的嘴裡。

張樂行把肉吐到了劊子手的臉上,大罵僧格林沁的祖宗十八代。

劊子手於是用利鉤把張樂行的舌頭勾出,撕爛。

張樂行嘴裡罵不出聲,就用目光來表示自己的憤怒,瞋目而視,因為太用力,眼角都睜裂了,流血不止。

劊子手剮斃了張喜、王宛兒,開始對張樂行動手了。他們用鐵鉤將張樂行的大腸從肛門勾出並拴在馬樁上,寸寸切割,還擔心張樂行的痛苦程度不夠,每割一刀,都澆上鹽水。而當張樂行因為劇痛昏倒,劊子手必要用冷水將之澆醒才繼續施刑。

整整一天下來,張樂行被被剮了一千多刀,但始終沒有叫喊求饒,最終只剩頭顱完好。

留下頭顱的目的,一則是要張樂行能親眼看到自己全身的肌肉被一片片剮下,再一則是要留下完好的頭顱示眾。

可以說,張樂行所受慘刑,乃是千古罕有。

僧格林沁平太平天國、平捻軍有功,因此被慈禧太后稱為“大清柱石”。

不過,僅僅三年之後,即1865 年,僧格林沁就遭到了報應。

該年,僧格林沁率部征伐張樂行弟張宗禹所部捻軍。

此人被稱為“大清柱石”,殉國後,一沒落貴族世代為之守墓上百年

張宗禹採取“打圍戰術”,將僧格林沁一步步引至山東,在曹州(今山東菏澤市)城西北20公里處的高樓寨設伏。

僧格林沁被困在麥田中落馬,被捻軍中一個名叫張皮綆的十六歲少年斬殺。

沃王張樂行大仇得報,捻軍上下齊唱:“張皮綆,真正強,麥稞地裡殺僧王!”

僧格林沁死,同治帝為之號啕:“方期天鑑忠忱,克竟全功,長承恩眷,乃猝遇賊伏,力戰陣亡。覽其死事情形,不禁為之隕涕。”

同治帝還輟朝三日,以示哀悼,與兩宮太后親臨府上賜奠,“予諡曰忠,配饗太廟,繪圖紫光閣。”

清朝高層在肥美的科爾沁草原左翼後旗領地、一座名叫巴爾虎山的地方,專門為僧格林沁選擇了一個背依青山,腳踏泉水的吉祥之地作為墓址。

巴爾虎山,蒙語,興盛的意思。

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遼寧省法庫縣下四家子鄉公主陵村。

此人被稱為“大清柱石”,殉國後,一沒落貴族世代為之守墓上百年

僧格林沁王陵佔地約70畝,陵園建築極具工巧,氣勢恢弘,分為內牆、外牆,前殿、後殿,幾進院落;牆裡牆外,松柏參天。

巴爾虎山山腳下,還安置了一尊由同治皇帝御題的青石蟠龍巨碑。

其碑高一丈七尺,合5.66米,碑首刻聖旨二字,碑身上書大清同治四年乙丑十一月二十日建,用滿漢兩種文字篆刻而就,全文310字,記述了僧格林沁的生平和戰事。

僧格林沁死後不久,捻軍就失敗。

這之後,時間過去了八年,隱藏於民間的張皮綆被清廷鷹犬找了出來,押解到山東濟南凌遲處死。

二十四歲的張皮綆在遭受剮刑時,慘狀與沃王張樂行相似,但其英勇氣概,也不輸沃王張樂行,神色自若,殊不畏懼。

但僧格林沁的故事並沒有完。

此人被稱為“大清柱石”,殉國後,一沒落貴族世代為之守墓上百年

由於民間流傳著僧格林沁頭顱被捻軍割去,屬下只搶回一具無頭的身子,安葬時,清廷特選派工匠,打造了一隻黃金頭顱安上。

為此,1948年夏,已安臥巴虎山下八十三年的僧格林沁墓,被盜墓者拆毀,裡面的珠寶玉器被掘取一空。

僧格林沁並不是黃金頭,雖然全屍全首,但也被毀得七零八落,最終和沃王張樂行、少年英雄張皮綆一樣,屍骨無存。

現在,守護著僧格林沁孤碑的是一位蒙古族農民白慶榮。

史料記載,白家是於1761年調來為雍正皇帝的侄女和頤端柔公主守墓的蒙古族貴族。

“祖上犯了點事,乾隆年間發配到法庫來守墓的。”白慶榮這樣解釋自己家族的遷居史,“到我這一輩,已經是第十代守墓了。 ”

僧格林沁陵墓建在此處後,白慶榮的祖輩便開始專門守他的墓。“咱們雖說是發配守墓,但也是貴族! ”白慶榮說,“咱們跟成吉思汗、僧格林沁都是一個姓。”

1993年,法庫縣文物管理辦公室找到白慶榮,在墓園的舊址旁邊給他蓋一間看護小房住,讓他負責看護那塊已經斷成兩截的石碑。

14年來,白慶榮一直與僧格林沁碑共度晨夕。

此人被稱為“大清柱石”,殉國後,一沒落貴族世代為之守墓上百年

白慶榮說,家族中為僧格林沁守墓也守了七代人了,現在,“怕為前輩守墓的行當斷送在自己的手裡”,因為,他現在已年近六旬,老伴早已去世,只有一個女兒,現在在法庫縣城打工。“守墓是男人的差事,女孩怎麼守啊?看來守墓的差事到我這裡是斷代了。我就是想見見僧格林沁的後裔。我身下沒有男丁,守不了了,得和王爺後人告個假,也算是交差了。”

不知下一任接管僧格林沁陵墓的守墓人會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