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龔賢 (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畫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豈賢,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又號柴丈人、鐘山野老,江蘇崑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參加復社活動,明末戰亂時外出漂泊流離,入清隱居不出,他與同時活躍於金陵地區的畫家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並稱“金陵八家”;與清初著名詩書畫家呂潛並稱“天下二半”(龔賢,字半千;呂潛,號半隱)。工詩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體。著有《香草堂集》。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醉心山水

龔賢是一位醉心於山水的畫家,山水中也極少畫人物之活動。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山川林木、煙霞雲霧,一切人世間的煩擾都被滌盪得乾乾淨淨。當我們面對他筆下蒼翠欲滴的山水時,感覺到的是大自然的蒼茫、華滋、深沉和靜穆;感覺到的是作者嘔心抉髓的精神。“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題畫語),他的作品中留存了時光,留存了歷史,也留存了他的心血和光輝。龔賢的藝術道路,亦即他的山水畫道路,有著豐富且清晰的脈絡。一是從傳統到造物的創作途徑;二是從“白龔”、“灰龔”到“黑龔”的風格變化。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龔賢 《松亭遠山圖》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龔賢 《木葉丹黃圖》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龔賢《高岡茅屋圖》

傳統筆墨又注重師法造化

龔賢是位既注重傳統筆墨又注重師法造化的山水畫家。其創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畫法為基礎,以宋初北方畫派的筆墨為主體,參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吳鎮及沈周等人的筆風墨韻,同時結合自己對自然山水的觀察和感受,形成了渾樸中見秀逸的積墨法。將“讀書養氣”看作學習繪畫的重要途徑,在他不斷鑽研筆法、墨法的同時飽讀詩書充實內腑,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經過五十餘年的艱苦探索,終於確立他與眾不同的“黑賢”畫風。正是因為龔賢的“厚積”,使得他的山水畫有了渾雄大氣的景象,生機勃勃的氣象,歷久彌新。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龔賢 《山家黃葉圖》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龔賢 《翠嶂飛泉圖》

龔賢的山水畫非常重視構圖

他的畫視野開闊,氣象萬千。“三遠”構圖原則,發揮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他往往提高視線的角度,“平遠”構圖,多采取俯視角度,這樣,視野開闊,平淡中倍增飄渺的感覺。尺幅之中,山河無盡。作“高遠”構圖,也是如此,先俯視,爾後眼光往上作仰視,真有下攬深谷、上突危峰的氣概。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山水畫一般很“滿”。但“滿”而不塞,常常用雲帶、流水作為空白透氣。從整個畫面來說,很有氣韻。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龔賢 《雲嶺殘曛圖》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龔賢 《夏山過雨圖》

“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

清 龔賢 《雲嶺殘曛圖》

畫論和畫訣

龔賢在當時畫家如林的強手中獨樹一幟,能成為“金陵八家”之首,一方面在實踐中總結了古人山水畫的優秀傳統,另一方面則提出了系統的山水畫論,有創新與發展。

他把山水畫的創作歸納為四個方面:“一曰筆,二曰墨,三曰丘壑,四曰氣韻。筆法宜老,墨氣宜潤,五壑宜穩,三者得而氣韻在其中矣。”(《虛齋名畫續錄》卷三)說明他對山水畫論有創新,並體現了他對宋人藝術精神的繼承與發揚。

作畫要求筆與墨融合統一,而取得一種“渾淪”的效果。所謂“無筆法墨氣之分”,“筆墨互為表裡”。這是龔賢對宋人傳統技法的一大發展。

龔賢著有《畫訣》一書,“言近旨遠,精確不磨,初學最宜探討。”這是一本為初學山水畫的一些基本技法的教材。他對畫樹、石、屋、橋、峰、泉、帆等等,均有闡述,一一指明繪畫程序,應注意的地方以及易犯的毛病。這些教學方法既切實而又有科學性,至今仍有參考和借鑑的價值。

看得 上海畫廊 | K&D Shanghai Gallery

“上海畫廊”是看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香港三聯書店合作管理的一家線下實體畫廊。

畫廊與國內外著名藝術機構,藝術家團體及藝術家個人,舉辦各種形式的聯展,個展及藝術研討會。同時提供全方位的藝術品會展服務。展覽作品成交率達35%,居上海畫廊界前列。在上海和江浙地區的書畫家圈中有較高的知名度。目前上海畫廊有近5000件古代,近現代和當代書畫藝術作品。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一路425 ~ 429號 黃浦公園內

電話:021-6447095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