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龚贤 (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醉心山水

龚贤是一位醉心于山水的画家,山水中也极少画人物之活动。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山川林木、烟霞云雾,一切人世间的烦扰都被涤荡得干干净净。当我们面对他笔下苍翠欲滴的山水时,感觉到的是大自然的苍茫、华滋、深沉和静穆;感觉到的是作者呕心抉髓的精神。“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题画语),他的作品中留存了时光,留存了历史,也留存了他的心血和光辉。龚贤的艺术道路,亦即他的山水画道路,有着丰富且清晰的脉络。一是从传统到造物的创作途径;二是从“白龚”、“灰龚”到“黑龚”的风格变化。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龚贤 《松亭远山图》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龚贤 《木叶丹黄图》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龚贤《高冈茅屋图》

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

龚贤是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其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参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风墨韵,同时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将“读书养气”看作学习绘画的重要途径,在他不断钻研笔法、墨法的同时饱读诗书充实内腑,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经过五十余年的艰苦探索,终于确立他与众不同的“黑贤”画风。正是因为龚贤的“厚积”,使得他的山水画有了浑雄大气的景象,生机勃勃的气象,历久弥新。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龚贤 《山家黄叶图》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龚贤 《翠嶂飞泉图》

龚贤的山水画非常重视构图

他的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三远”构图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他往往提高视线的角度,“平远”构图,多采取俯视角度,这样,视野开阔,平淡中倍增飘渺的感觉。尺幅之中,山河无尽。作“高远”构图,也是如此,先俯视,尔后眼光往上作仰视,真有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的气概。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山水画一般很“满”。但“满”而不塞,常常用云带、流水作为空白透气。从整个画面来说,很有气韵。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龚贤 《云岭残曛图》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龚贤 《夏山过雨图》

“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龚贤

清 龚贤 《云岭残曛图》

画论和画诀

龚贤在当时画家如林的强手中独树一帜,能成为“金陵八家”之首,一方面在实践中总结了古人山水画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则提出了系统的山水画论,有创新与发展。

他把山水画的创作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曰笔,二曰墨,三曰丘壑,四曰气韵。笔法宜老,墨气宜润,五壑宜稳,三者得而气韵在其中矣。”(《虚斋名画续录》卷三)说明他对山水画论有创新,并体现了他对宋人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作画要求笔与墨融合统一,而取得一种“浑沦”的效果。所谓“无笔法墨气之分”,“笔墨互为表里”。这是龚贤对宋人传统技法的一大发展。

龚贤著有《画诀》一书,“言近旨远,精确不磨,初学最宜探讨。”这是一本为初学山水画的一些基本技法的教材。他对画树、石、屋、桥、峰、泉、帆等等,均有阐述,一一指明绘画程序,应注意的地方以及易犯的毛病。这些教学方法既切实而又有科学性,至今仍有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看得 上海画廊 | K&D Shanghai Gallery

“上海画廊”是看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香港三联书店合作管理的一家线下实体画廊。

画廊与国内外著名艺术机构,艺术家团体及艺术家个人,举办各种形式的联展,个展及艺术研讨会。同时提供全方位的艺术品会展服务。展览作品成交率达35%,居上海画廊界前列。在上海和江浙地区的书画家圈中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上海画廊有近5000件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书画艺术作品。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425 ~ 429号 黄浦公园内

电话:021-6447095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