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2018年近半,广州终于等来首个古书画展。因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借展了江苏省美术馆的“新金陵画派”作品,自己也拿出馆藏搞了个《金陵古韵——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明清金陵画家精品展》。好消息是: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往古画上覆盖透明塑料膜了。之前几次的展览,对这个做法真是痛苦莫名——基本上拍不到几张好照片。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石涛《爱莲图》

但整个展览也就聊胜于无吧,石涛算是最大名头的了。虽然没了“贴膜”,但灯光普遍偏暗,照片也不好拍,第二张图是网上找的。这件作品是钱镜塘旧藏,题签是吴湖帆写的。在乔迅那本厚厚的《石涛》被引用过,除此之外网上几乎找不到任何信息,可见并不怎么展过。据石涛专家朱良志说,广州艺博院藏有石涛上百件,如果加上广东省博物馆的,完全可以办个“个展”了,且不论真假,作品一直藏在库里是没有价值的。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龚贤《金陵八家山水册之丛林重山》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吴宏《金陵八家山水册之秋林策杖》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高岑《金陵八家山水册之竹荫畅话》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樊圻《金陵八家山水册之舟中眺雁》

这套册页也是展览中比较重要的作品,这里选4开。它并不全是金陵八家的作品,还有相关的金陵画派作品在里面,而且有周亮工和龚贤的题字。策展人其实想用周亮工把整个展览串起来,因为大部分画家都跟他有或多或少的关联,这个想法挺好的,周亮工是南京出生的文人,侍奉过明清两个朝代,很具有代表性。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沈颢《江山万里图卷》(局部)

这个9米长卷是展览宣传的重点之一,不过沈颢只是个吴门画派小名头画家,此画自称摹王蒙笔意,但那密密麻麻的皴法看着很瘆人。画是容庚先生捐献的,这次展览还是有很多他捐的东西,可见上次容庚展只是冰山一角。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程正揆《山水图册》

有十多开,这里只看两开。程正揆是董其昌的弟子,这套册页也能看到董其昌的影响。难得的是后面还有髡残等人的题跋。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张风《微吟图》

这是展览中我比较喜欢的一件,无论字还是画,都有点唐寅的意思。张风也是个小名头,不过张大千很喜欢他,还拿他的字“大风”来命名自己的堂号“大风堂”。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汤贻汾、董婉贞、汤禄名《岁寒三友图》

汤贻汾已经是晚清人了,因为太平天国攻克金陵,他殉清而死。这次展览他的作品还有好几件,这件是他夫妻及第四子合作而成,汤贻汾画梅花,董婉贞画茶花,汤禄名画水仙。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樊沂《山阴修褉图》

樊沂是樊圻的哥哥。画得有点仇英的感觉。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叶欣《山水册页之亭台游春》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叶欣《山水册页之丛林石寺》

叶欣是金陵八家之一,周亮工非常喜欢他的作品。这次还有他另外一套册页,被后人改款为赵左,后经徐邦达等人鉴定是叶欣作品。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高遇《山水册页》

高遇是高岑的侄子,画风感觉跟清初四王那个系统很像。一共八开,这里只看四开。

广州艺博院终于不再给古画“贴膜”了

陈舒《芙蓉一甲图》

陈舒是顺治六年进士,跟周亮工同岁。展览中还有他另一幅花鸟。

总体的感觉这个展览精品不多,同样的明清金陵主题,作品数量和质量远远比不上2015年在江苏省美术馆看过的《紫金明月——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藏品特展》,要知道人家那都是私人藏品呢。

所以还是那句聊胜于无,何况不“贴膜”了,每一个进步都值得表扬。

●《金陵古韵——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明清金陵画家精品展》

时间:2018年4月25日—7月23日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关山月艺术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