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騰訊的夢想不是最強最大,而是變成受人尊敬的公司

馬化騰:騰訊的夢想不是最強最大,而是變成受人尊敬的公司

客名君按:在有人說騰訊沒有夢想的時候,客名君梳理了一下馬化騰和騰訊的一些氣質要點。潮州人擅做生意,很多潮汕大咖的格局非常動態非常好。瞭解騰訊創始人氣質和企業成長過程,是否大體可以猜出他的思維及邊界?

馬化騰:騰訊的夢想不是最強最大,而是變成受人尊敬的公司

《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度“全球最佳CEO排行榜”,馬化騰排名第61位,為中國內地第一。關於騰訊公司的成長曆程,可以看看吳曉波先生花了5年心血著成的《騰訊傳(1998-2016)》。2017年4月,在按版稅排名的企業家作家榜上,吳曉波和馬化騰赫然列於三甲,書的內容都和騰訊有關。

天文學和編程序

馬化騰是潮汕人,1971年10月29日生,祖籍廣東汕頭潮南成田鎮家美鄉家一村。清人記載:“潮人善經商,鏤空之子,隻身出洋,皮枕氈衾以外無長物。受僱數年,稍稍謀獨立之業,再越數年,幾無不作海外鉅商矣。”潮商似乎從不懼怕最開始的“身無長物”,憑著“敢闖能略、精明審慎、務實勤儉”的海洋精神,具備敢於捨得並冒險投入的傳統稟賦。

1995年,馬化騰被當時盛行的撥號交流網絡——惠多網吸引,玩了半年後,他創立了惠多網的深圳站點——Ponysoft,自己任站長。他把自己開發股票行情軟件賺來的5萬塊錢全部投入,購置8臺電腦,裝了當時全國最豪華的站點,開始和世界各地的站長聯繫,開啟了“當時網絡的開端”。

馬化騰年少時夢想是當天文學家。14歲時他向父母索要專業級的天文望遠鏡,不給就是“扼殺了一個科學家的夢想”。1986年4月11日,利用父親買的設備,他成了深圳市第一個觀測到哈雷彗星的初中生,他的觀測報告獲得觀測比賽三等獎。通過望遠鏡看星星成為他至今不變的愛好。二十多年後,他說:“互聯網是不是很像一個不確定的、正在爆炸的星系?”

馬化騰的高考分據說能上清華,但他選擇就近上了深圳大學。大學時曾是學校機房的編程高手,20來歲開發過股價預測軟件和軟硬件傳輸的股霸卡。騰訊的前員工盧泓言撰文說,馬化騰能夠“一眼看到底”,就是具備系統思維和模擬思維。

“耕田如繡花”

潮州人有一句話叫“耕田如繡花”,說了他們的天性,有著縝密、高效的部分。這種品性特別適合做產品。馬化騰喜歡沉浸產品本身,關注產品體驗,喜歡“一秒鐘變傻子”去體驗和優化產品。有員工說,馬化騰雖然會明確的表示不同意你的觀點,但他不情緒化,不偏激,不傷人。“古往今來的歷史告訴我們,被憤怒燒掉只可能是自己”。騰訊的領導決策層,在吳曉波先生看來,是“沉靜型領導團隊”,缺乏戲劇型人格,沒有表演慾望,卻能以最堅毅、冷靜的風格帶領公司走得更遠。

像普通用戶一樣,每天輪著使用每一個產品”,不僅自己做,要求高管自己使用。張小龍問馬化騰為什麼收購Foxmail,小馬哥說:因為Foxmail體驗比較好。他倆都秉持極簡主義,認為極簡主義是最好的審美,而當功能極簡,如“無”發要,勿增實體,那麼,追求“人無我有”的競爭對手就“無”從可超。2007年,張小龍主刀QQ郵箱改變,馬化騰在一年半時間內,和他的團隊來往了1300多封郵件,就為了迭代這個當時還是邊緣化的產品。

“小步快跑,試錯迭代”,“親近用戶,體驗第一”,這些產品哲學已經滲入騰訊的靈魂,並且將產品體驗制度化、戰略化。“核心能力要做到極致。要多想如何通過技術實現差異化,讓人家做不到,或者通過一年半載才能追上”。QQ、QQ空間、QQ秀、Q幣、QQ遊戲、QQ郵箱、微信、公眾號、支付、微粒貸、英雄聯盟、王者榮耀、騰訊信用……皆如此。小程序呢?

持續進“化”,雲“騰”致雨

馬化騰:騰訊的夢想不是最強最大,而是變成受人尊敬的公司

根據《騰訊傳》,騰訊創業至今19年中面臨過好幾次危機,馬化騰的名字起得好,持續進“化”,雲“騰”致雨。他把每一次的危機都化為進階和升級的機會。“12年來,我們一直如履薄冰”。“只要埋頭過完自己的坎,自然有人分心落後”。

最慘烈的一次危機,當屬2010年馬化騰39歲生日前後發生的“3Q大戰”。馬化騰在10月29日聽說完張志東等人的彙報之後,臉色慘白,喃喃自語:“怎麼也沒有想到,他會做這種事。”經此血腥一役,360收穫了空前的功名榮耀,次年3月360在紐交所上市。

騰訊最終在法律層面上全勝,而心心念念爭取用戶認可的馬化騰對於這次發難倍感困惑。在360上市享受市值上漲的同時期,他邀請了72名專家給騰訊提意見,全方位“診斷騰訊”,重新思考騰訊的平臺策略和公共屬性。“我們將嘗試在未來發展中注入更多開放、分享的元素。我們將會更加積極推動平臺開放,關注產業鏈的和諧,因為騰訊的夢想不是讓自己變成最強、最大的公司,而是受人尊敬的公司”。

2016年騰訊食堂餐巾紙外包裝

包裝上印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勿忘初心

生態,要道法自然

為什麼騰訊能在微博激烈競爭之時,迂迴出擊拿到“微信”這張船票?為什麼大家都像喬布斯說的偉大藝術家一樣“抄”創意,就他“抄”成功了?為什麼QQ火了,ICQ死了,微信走紅了,Kik至今默默無聞?

我們同樣可以問一下,為什麼一個單細胞藍藻可以最終演變成今天我們這麼複雜的人類?為什麼一棵紅杉的種子,可以成長為雲雀松鼠萬物滋生的參天巨木?恐龍滅絕是不是和諾基亞倒下一樣,身體還是暖的?新的物種是怎樣從角落裡從萌芽到繁盛的?

騰訊有過幾次組織架構大調整。

2001年,公司業務部門被切分為研發線(R線)和市場線(M線),後來項目越來越多,後方研發擠成一團。在公司決策上,騰訊形成總辦會議制度,每兩週召開一次,包括創始人和核心業務高管參加,人數不超過16人。他喜歡開長會,每個議題提出後,他都不會先表態,而是想要聽每個人的態度和意見。據說十來年裡,沒有一次決策是靠表決產生。誰主管,誰提出,誰負責。

2005年,創業第7年,他手頭數億用戶、十幾億現金,這時馬化騰戰略指向“提供一切在線生活服務”,第二次架構調整把公司架構劃分為互聯網業務、互動娛樂、網絡媒體等八個序列,分別由5個業務部門和3個服務支持部門組成,把一些次級單位整體提拔上來。5個業務系統可以看成5個事業部,各事業部的負責人在業務拓展上被授予了最大的權限,但“流量”分配權掌握在總辦會手中。

5個事業部各憑其力,像五馬奔騰,開啟全能化、生態型的多元化模式。馬化騰在內部形成賽馬機制,鼓勵內部競爭,給予邊緣部門失敗和休養生息的空間。因此,很多決定騰訊命運的幾次重大產品創新,都是來自中基層的自主突破,也不是核心戰隊的產品,看上去更像是避統領者鋒芒的作品,如QQ秀、QQ空間、微信、網遊等。

“比自己對公司控制力喪失更可怕的,是公司自我生長、自我創新能力的喪失”。2012年5月,騰訊將原來的業務系統制升級為事業群制,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剝離了老牌業務體系,重新定位新業務。

“進化”反映了一種工作過程,它無時無刻不在自我糾錯,永不停息。

有所為有所不為

進化,還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

騰訊曾被總結有四個層次的進化:1、社交和遊戲企業;2、互聯網平臺型企業;3、 以流量換股權的金融控股企業;4、 收創業稅的企業。

上述用詞有些凌烈。換一個角度說,是從產品型——平臺型——資源型——資本型的自然升級。依託的能力是從設計力、運營力、資源力、資本力漸次提升。

微觀體感、中觀套路、宏觀格局。

2011年時,馬化騰在給員工的信中寫道:”真正的危機從來不會從外部襲來。只有當我們漠視用戶體驗時,才會遇到真正的危機”。“過去,我們在追求用戶價值的同時,也享受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現在,我們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對公眾、對行業、對未來的敬畏。”

有敬畏心,意味著有所為有所不為。

谷歌沒有說改變世界,第一條是不作惡,此乃互聯網的本質。

2017年12月時點,微信活躍用戶量達到9.82億,線下商戶8000萬之多。20年,騰訊抓住了互聯網上半場最大的紅利:信息流革命。社交化和移動化成為最適合騰訊的戰場。

然而騰訊並沒有大肆收割。很多領域,必須有所不為,堅守底線。

2011年給騰訊診斷的專家們曾提出三個命題:1、消費模式和體驗方式存在創新的可能性。2、過於迎合用戶的時代已經結束,互聯網公司應將戰略訴求著力於創作需求。3、真正能引領中國互聯網併成為創新之王的,是價值觀,而不是應用技巧。

價值觀,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夢想和危機感

公司大了該怎麼管?

美國經濟學家契斯崇尚一種整體的視角,他將企業動態能力定義為“企業整合、塑造和重組內部和外部競爭力以應對不斷變化環境的整體能力”,認為“

企業的邊界在於能力的適用邊界”

馬化騰說:千億級公司沒落的概率更高,掌聲越熱烈越危險。“問題出在核心決策層對產業趨勢判斷不足,對整個行業和市場存在一種錯覺”。“如同蒙古帝國,疆域非常大,但管理半徑不夠大,可能膨脹得非常快,但由於管理半徑的不對等,會在短時間遭遇嚴重危機,甚至在某一點上被徹底瓦解”。

自此馬化騰開始讓騰訊習得一種“開放的能力”,騰訊開始通過利用資本和流量著兩種方式,與甄選的合作伙伴形成結盟關係,讓騰訊龐大的流量釋放到被投資的公司,又能分享資本收益。“騰訊只做兩件事,連接與內容,就這麼簡單”。

《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中國100位最佳CEO”榜單中,馬化騰又一次高居榜首。《哈佛商業評論》高度評價了馬化騰,誇讚稱其“證明了一個道理:公司的長期成功離不開持續不斷的創新以及集體的戰略智慧、執行力、自發的危機感。”

反觀2016年騰訊食堂餐巾上反思的夢想——成為受人尊敬的公司,他正在奔向夢想的路上嗎?

近期一篇名為《騰訊沒有夢想》的網文刷屏,稱騰訊“正在喪失產品能力和創業精神”,逐漸“變得功利和短視”,儼然成了一間“投資公司”。論點中的“夢想”和論據中的“成為投資公司”似無因果關係。伯克希爾,有沒有夢想?

~~ ~~ ~~ ~~ ~~ ~~ ~~ ~~ ~~ ~~

索引一:名人薈萃(by名字)

李光耀熊德龍葉澄海賴國傳 劉水繆壽良 鄒錫昌田家炳李東生

黃馨祥張一鳴王興藍燦輝張德兆藍珍

周仰傑(Jimmy Choo)溫惠仁(Robert Wan)伍冰枝

丘成桐郭華榕邱曉華陳興動黃旭華楊偉光蒲慕明饒宗頤張勝友

林風眠李金髮羅大佑侯孝賢野曼羅九香李惠堂張國榮方文山謝宇威何雯娜彭于晏李丹妮巫漪麗張浚生羅偉雄

葉劍英羅卓英抗戰客家孫中山姚子青蒲良樓他信 英拉

太平天國曾國藩(1,2,3) 羅芳伯朱熹和他的客家後代

潘了拳 何南鳳

……

索引二:文化隨筆(by 風俗或者文化關鍵字)

文化:故居山歌楹聯堂號武功食茶尋夢環遊客家女長相抗戰 建築月光光童謠互聯網龍巖幫大河 LOGO蘿蔔丸客家話冬至 圩日語文學堂正月半愛情客家民謠王子和公主客家來源祖先和福文雅的靠椅客家服裝(藍衫、大襟衫) 圍龍屋崇龍文化上燈客家阿婆華僑家史客家藥、酒 、藥酒

客家與一帶一路

風物:客家茶石扇鹹菜金不換三華李當梨小動物

……

索引三:文藝作品歌詞、小說、影視等原創文藝作品)

口述歷史:“棠棣之花 | 華僑小商故事”客家三賦

散文:姐婆

詩歌:感恩之歌

紀錄片:故土 山歌 鄉愁詩歌與遠方

歌曲:《水調歌頭 · 遇見》 《快雪時晴》《五月之初》《小雅小雅》 《南山南【(北大版)》 《東中》《客家四季歌》《在》《一生所愛》《五二零》《朱顏》《暮春》

……

~~ ~~ ~~ ~~ ~~ ~~ ~~ ~~ ~~ ~~

這裡寫的是客家名人,看的卻是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