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評《三國演義》:王允宴會上衆人抱頭大哭,唯獨曹操放聲大笑!

東漢末年,宦官專政皇權盡失,又逢黃巾起義,大將軍何進為挽救大漢王朝,決定調西涼董卓進京剿滅黃巾,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黃巾起義沒有完全被鎮壓董卓又興風作浪,廢少帝,立獻帝,權傾朝野。董卓將年幼的皇帝玩弄於股掌之間,對各大臣也是想用就用,想殺就殺,整個朝廷被董卓弄得烏煙瘴氣。這時一些想除掉董卓、興復漢室就的人就開始秘密的聯繫,其中曹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可是有一件事讓很多人充滿疑惑,眾人在王允的宴會上都是大哭,為什麼只有曹操在笑呢?其中有什麼玄機呢?


趣評《三國演義》:王允宴會上眾人抱頭大哭,唯獨曹操放聲大笑!

歷史上的曹操是奸雄,很多人對他也有著不好的印象。可是在正史中,他卻是一位大英雄。魯迅先生就很喜歡曹操,對曹操也有一個很高的評價。他曾說過曹操不是一個奸雄。而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假如他不是一個英雄,怎麼敢去刺殺董卓呢?在宴會上。想必曹操放聲大笑已經是想到了刺殺董卓的方法。要不他也不會放聲大笑啊!

趣評《三國演義》:王允宴會上眾人抱頭大哭,唯獨曹操放聲大笑!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曹操 本是一個沒有名望的人,但他卻很聰明,在董卓專政的時候。曹操極力討好董卓、靠近董卓,憑曹操聰明伶俐的大腦和一張會甜言蜜語的嘴而深得董卓的信賴。但是曹操不是真心跟隨董卓,只是想尋找機會殺賊興國。正好在王允的宴會上,曹操看到了希望。

趣評《三國演義》:王允宴會上眾人抱頭大哭,唯獨曹操放聲大笑!

在宴會上一位大臣對王允說:“滿朝公卿,夜哭到天亮,天亮再哭到夜,能哭死董卓嗎?一人聽到後放聲大笑,一看此人正是曹操,操曰:吾笑非別事,笑因眾缺一人殺董卓頭,吾不才,但願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吾得時逝,聞司徒有七口刀,願借與操入相府殺之,雖死不恨”。曹操的一番話讓眾人看到了希望,曹操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也讓他的方案一下子就得到了認可。

趣評《三國演義》:王允宴會上眾人抱頭大哭,唯獨曹操放聲大笑!

眾人大哭,唯曹操大笑,曹操為何大笑呢?他的笑是代表著自信嗎?這是有原因的,第一,曹操雖然職位很低,但是他卻很聰明,在宴會上別人都哭他卻大笑說明他很有自信,早就想出了辦法去對付董卓了。第二,曹操很受董卓的重視和喜愛,他能夠接近董卓,而且曹操年紀雖小但心機卻很重,對付董卓就需要這種心機很重的人。第三,在宴會上別人都在哭,而哭只能是表現自己的無能,而曹操卻不一樣,以笑襯哭,一下子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和關注,能使自己的形象得以樹立。最後,在重人眼裡曹操雖動作輕浮卻言語穩重,他這一笑能讓重人相信他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他是向眾人表達自己視死如歸的精神以便獲得眾人的支持,可見曹操這一笑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趣評《三國演義》:王允宴會上眾人抱頭大哭,唯獨曹操放聲大笑!

在眾人眼裡曹操的一笑笑出自己的胸有成竹,但在我看來,曹操卻笑出自己的睿智,雖是一笑卻改變了自己的形象,贏得了滿朝文武和天下重人的尊重。他這一笑賺了名聲,也為曹操的霸業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