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失傳已久的技術,被日本偷師後卻成爲民族精神象徵,世界聞名

我國失傳已久的技術,被日本偷師後卻成為民族精神象徵,世界聞名

我國和日本淵源頗深,不管是在文化上還是軍事上。除了大家都熟悉的抗日戰爭外,我國還與日本打過不少仗,在一千多年前,我們和日本人就曾兵刃相見,不過那個時候日本還不叫現在這個名字,他們那會兒還叫做倭國,我國那時也不叫中國,而是被稱為唐朝。在唐代歷史上,那場戰役叫做白江口之戰,是唐軍和新羅軍聯合和倭軍、百濟軍在水上打的一場戰役。

我國失傳已久的技術,被日本偷師後卻成為民族精神象徵,世界聞名

隋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對高句麗發動戰爭,導致國庫空虛,人民生活艱苦,國力也日漸衰弱。李淵上位之後本不想收拾高句麗,但高句麗卻假裝臣服,建起了長城。後來高句麗內亂,又聯合百濟去打新羅。新羅打不過,就想唐朝求助。唐太宗親自帶著大軍前去征討高句麗,取了敵方許多城池,招降了許多人。高句麗雖然損失慘重,但唐軍也受到了不小的創傷。

我國失傳已久的技術,被日本偷師後卻成為民族精神象徵,世界聞名

後來因冬天太冷,唐軍受到了氣候的影響,就撤軍了。唐朝本想再次出兵,可惜太宗病逝了。高句麗又聯合周邊國家欺負新羅,唐朝出兵擺平。百濟見高句麗幫不了忙了,就去聯合倭國。唐朝肯定不會不管,就派出水軍,對付倭寇。唐朝的戰船設計得非常的好,加之數量又多,倭軍慘敗。這一戰之後,倭國就開始學習唐朝的造船、造兵器工藝了。

我國失傳已久的技術,被日本偷師後卻成為民族精神象徵,世界聞名

這場戰爭唐軍獲得勝利,有一件兵器功不可沒,它就是唐橫刀。橫刀並不是一種獨立的武器,而是唐朝軍刀式樣的稱呼。它是隋唐時期士兵們的佩刀。它的來歷可以追朔到南北朝時期,在那時有一種名刀,叫作宿鐵刀。唐橫刀就是這種宿鐵刀的改良版。橫刀的性能相當的好,鋒利又耐用,不過,它的製作過程也相當地複雜,很是耗費時間和錢財。

我國失傳已久的技術,被日本偷師後卻成為民族精神象徵,世界聞名

它用的是當時最先進的鍛造技術,嵌鋼—包鋼工藝,用鋼材反覆加工,所以刀硬而柔韌。為了使其刀刃可以長時間保持鋒利,它還必須採用特殊的熱處理技術,使它更堅硬。經過很長時間的反覆淬鍊加工,才能產出一把合格的橫刀。因此,其成本相當高,一位七品官員要兢兢業業工作一個月才能造得起一把橫刀。

我國失傳已久的技術,被日本偷師後卻成為民族精神象徵,世界聞名

日本的武士用的刀就是唐橫刀的徒弟,當年倭國戰敗,於是就偷偷學習了唐朝的煅刀工藝,製造出了他們的武士刀,不過他們沒有把精髓學去,只是弄走了一套簡化流程,所以日本人的刀就很脆,刀刃也不想唐橫刀那麼好使,破甲效果遠不及它這師傅。然而如今日本武士刀世界聞名,唐橫刀卻失傳多年。

我國失傳已久的技術,被日本偷師後卻成為民族精神象徵,世界聞名

唐橫刀的制刀技術遙遙領先當時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用這工藝做出來的刀刃鋒利得很,可以砍穿鐵甲,而且可以一刀多用,步兵和騎兵都可以用它作戰。這種刀不同於普通的漢刀,刀身很修長,而且筆直,有一股中正不阿之氣,具備王者的霸氣。它是我國冷兵器的王者,唐朝是它最輝煌的時期。可惜後來有了槍支炮彈,冷兵器退出江湖。橫刀不復昔日輝煌,現在我國的專家們正在復刻橫刀的形狀,早晚有一天,橫刀會重現昔日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