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完全回歸財政是正途嗎?

當前,不少地區尤其是落後地區的黨報負責人,希望在新一輪黨報改革時把黨報定位為公益一類,即完全迴歸財政由財政撥款,而不要再採取“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運作方式。針對這種觀點,我們不得不問的是,黨報是否不能正常經營了?黨報完全迴歸財政效果會好嗎?

黨報正在逆勢上揚

在互聯網的猛烈衝擊下,市場化傳統媒體的“二次銷售”商業模式已經坍塌,經營收入斷崖式下滑,已經深陷虧損的泥沼而不可自拔。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級黨報無論發行收入還是廣告收入都在逆勢上揚。

首先,通過提高發行價格可以大幅度提高發行收入。黨報的主要發行對象是黨員,黨費是徵訂黨報的一個重要來源,而近幾年來,黨費嚴格按照繳納標準足額繳納,有較為充足的資金來徵訂黨報,在這種情況下,各級各地黨報紛紛提高發行價格。例如,《光明日報》的全年徵訂價為360元,河北省黨報的平均發行價格為525元。對於地市級報紙來說,如果其發行價格提高到600元/年,如果發行達到6萬份,其每年發行收入就達到3600萬元,即使扣除掉髮行費用和印刷成本,也基本上夠養一個小團隊了。

其次,廣告收入也在大幅度增長。在市場化報紙發行量大幅度下降的同時,當地黨報的市場佔有率大幅度提升,對於廣告尤其是政務廣告的吸引力大幅度增強。尤其是在十八大之後,各地政府的宣傳支出的口徑大大收窄,而黨報的專版廣告是最好的承載工具。根據實際調研顯示,近幾年來,市場化能力強的黨報不僅廣告收入大幅度上漲,而且廣告價格也突飛猛進。

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情況下,黨報完全可以通過提價等方式來實現良性循環,而黨報運營不好的只能說明自己能力差!當然這種情況能夠持續多久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完全迴歸財政必然導致傳播能力下降

當前,採取“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激活傳統媒體的活力,而完全迴歸財政則必然導致活力喪失,進而失去核心競爭力而導致難以履行自身的職責。

首先,必然造成人才大量流失。目前,黨報員工的薪酬水平普遍高於當地的事業單位,且幅度不小。如果報社劃歸為公益一類,則員工的薪酬水平要與當地的事業單位拉平,就導致員工的薪酬水平出現下降甚至大幅度下降,而結果必然是高素質的員工大量流失,進而導致黨報的傳播力大幅度下降。

其次,必然造成黨報活力急劇下降。黨報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著“幹多幹少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的弊端,而事業單位尤甚,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事業單位體制所造成的,所以當時之所以採取“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就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引入市場化的競爭機制,來激活僵化的體制機制。而一旦完全迴歸財政,採取的是完全的事業單位體制,活力則基本喪失。

第三,市場化能力越強的媒體且傳播力越強。縱觀我國傳媒業的發展實踐,已經雄辯地證明:市場化能力強的市場化媒體的傳播力顯著高於市場化能力強的黨報,市場化能力強的黨報的傳播力顯著高於市場化能力弱的黨報。

綜上所述,在人才大量流失和活力喪失的情況下,黨報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也必然大幅度下降,最後可能只能落得個被拋棄的下場。當然,我們也要指出的是,黨報不完全迴歸財政並不是說黨委和政府不給黨報大力支持,在黨報正在轉型的關鍵時期,不僅要給財政支持而且還要大力支持,而核心是不能廢了“企業化管理”這條市場化的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