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違規坐實深交所再發函 擴張後遺症受關注

原標題:三大違規坐實深交所再發函 美年健康瘋狂擴張後遺症受關注

美年健康多年來的高速擴張已經累積了診療質量下降、管理差異和內控風險,更令人擔憂的是,頻繁的小型併購已為公司堆積了高達40.46億元的商譽

縈繞在美年健康頭頂的不規範控訴和潛在風險仍在發酵。

先是“澄清”再是“坐實”,發生在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的故事一波三折,最終被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發出的一封《責令整改通知書》“打臉”,並引發深交所的第二次發函關注,而與第一次火速於次日回覆不同,截至8月9日記者發稿前,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尚未就深交所的問題進行回覆。

公開信息顯示,自2015年至今,美年健康三年時間先後被行政處罰15次,處罰的原因涉及從事醫學診療活動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證》擅自開展放射診療活動、未經批准變更放射診療許可項目從事X射線CT影像診斷活動等多個方面。7月31日,美年健康在公告中解釋稱,“由於前期大型設備大多屬於甲類醫療設備,在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審批環節週期長且有一定難度”所致。

8月6日,當《投資者報》記者就整改情況和市場質疑的系列問題採訪美年健康時,對方並未給出具體和合理的解釋,僅表示一切以公司的官方公告為主。

三大違規坐實深交所再發函

根據公告,7月30日~8月2日,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在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的現場執業監督檢查中查出不少問題,對此,廣州市天河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要求門診部在收到通知書後立即整改,並在10個工作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被發現的問題有三:一是部分B超檢查報告未經醫生陳飛雪審核,由其他醫生以陳飛雪名義發出報告;二是檢查報告無醫師手寫簽名;三是在未取得放射診療許可前擅自開展CT放射診療活動。放射科使用未按規定進行職業健康體檢覆查的人員肖浩、盧玉萍從事放射診療工作。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醫療質量管理辦法》、《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等文件有關規定。

8月6日,美年健康在公告《責令整改通知書》的同時表示,第一時間派駐專項工作小組進駐廣州美年富海門診部,進行深度自查,並逐項落實整改。且已在全集團開展了醫療質量管理自查工作,要求全體人員認真學習相關醫療質量管理系列規章制度,要求各門診部對醫生執業管理、醫療文書管理及放射診療服務等行為進行全面自查並嚴格規範。並再次強調體檢報告的管理規範和門診部放射診療執業人員加強職業健康體檢管理。

不過,這並未令監管層方面放心,在第一封關注函發出後的第9天,深交所再次發函。

8月8日,深交所發函要求美年健康說明美年富海門診部不規範情形發生的原因及整改工作安排,並預計對公司產生的影響;要求其說明本次披露的事項是否與2018年8月1日披露的《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內容存在不一致的情形;要求美年健康詳細自查並說明公司除2018年8月1日披露的回覆公告及本次調查結果外,是否還存在其他門診部未取得相關許可但已擅自開展CT放射診療的情形以及對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要求說明公司的研發投入及研發人員佔比是否符合公司自身生產經營情況以及是否符合同行業一般情況;要求說明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內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一般情況下,以其他醫生名義發送報告可能涉及無證或未達資質等多方面原因,無手寫簽名無法保證診查技術的真實性,而放射工作有一定特殊性,醫院對已從事和準備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必須接受體格檢查,包括員工關懷,如在國家統一規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和健康療養等。”某資深醫護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市場擔心高速擴張招致風險

不過一週的時間,美年健康市值已蒸發170億元。

在2017年最終完成收購慈銘體檢後,美年健康體量大增,坐穩國內“體檢之王”第一把交椅,且擴張的速度並未減慢。市場擔心,多年來依靠併購的高速擴張使其背後的經營風險不斷累積,診療質量或跟不上發展水平。

根據2017年年報,美年健康計劃在2018年實現600家參控股體檢中心的目標,並在未來兩年內每年保持200家的增長速度,爭取在2020年實現1000家門店的目標。而實際僅2018年上半年,新增的體檢中心數量就接近2016年全年。

“先參後控”併購門店的發展模式也頗有爭議,即美年健康先少量出資參股體檢中心,待體檢中心運營兩到三年後,進入盈利期時,上市公司再對其實現絕對控股。

頻繁的小型併購為公司堆積大量商譽。據2017年年報顯示,美年健康的商譽高達40.46億元,佔股東權益的比例高達59%,有分析人士認為已經超過合理範圍,而一旦併購的公司在承諾期業績不達標,上市公司將面臨商譽減值的風險。

參差不齊的加盟如果沒有好的整合運營,還可能招致診療質量下降、管理差異和內控風險或不符合醫療健康行業門檻高、專業複雜的特點。據統計,2017年,美年健康體檢門店違規數量14起,2016年違規數量29起,2015年違規數量6起,2014年違規數量26起。

數據顯示,美年健康2017年銷售費用為14.88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人力成本10.19億元,佔比68%,而研發人員僅31人,研發金額397.53萬元,佔營收比例僅0.06%。

以深交所二次發函所提到的研發投入為例,2015到2017年,美年健康的研發費用依次為253.8萬元、224.7萬元和397.5萬元;而對比市值遠遠落後美年健康的愛康國賓,其研發投入依次為2399.4萬元、2194.7萬元、1918.6萬元,三年均成倍碾壓美年健康。

此外,根據Wind資訊,雖然美年健康近年業績整體增長迅速,2018年一季報合併報表顯示,淨利潤卻意外虧損近1億元。業內預計,“假醫門”之後,市場及資本對近年來緊抓資本瘋狂擴張的美年健康也會加以更加嚴格的檢視。

本文源自投資者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