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除了门神角色以外,还有另一个身份

古时候,人们的生活起居中不能缺少炉火。烹饪,取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缺少了任何一样,人类的生活不知要变成什么样子。就是因为人类对炉火的迫切需求,炉神才受到了广泛的供奉。

人们知道炉火能够解决人们的饮食和取暖,祈求炉神能够保佑家中的炉火总是燃烧得旺旺的,希望自家的生活能像炉火那样红火而兴旺。

尉迟恭除了门神角色以外,还有另一个身份

炉神庙

炉神不仅和家庭生活息息相关,还和一些古老的行业密不可分,像铁匠、首饰工匠、陶瓷工匠、餐馆中的厨师都要祭祀炉神。这些行业的手工艺人把炉神当成自己的守护神,析求他保障自己的工作顺利。因此,炉神受到人们广泛的崇拜,由于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关系,炉神在北方地区比南方更加受人崇拜,毕竟,北方寒冷的冬天让人们更依赖火。

说起炉神来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唐朝的开国大将尉迟恭,由于《说唐》在民间流传中很广,尉迟恭在民间知名度很高,他不但是炉神,还是门神,和秦琼一左一右,共同守卫千家万户的大门,人们实在太爱戴尉迟恭这员威风凛凛的武将了,让他日夜守护人们的安宁还不够,由于尉迟恭是铁匠出身,自然成了出任炉神的最佳人选。

供奉炉神的工匠们当然非常拥戴尉迟恭,由一位当过铁匠的英雄来充当炉神,使工匠们对这位大胡子炉神有一种亲切感。因此,市井各行的工匠们,尤其是那些铁匠,都很恭敬地供奉祭拜尉迟恭。各行各业的工匠、相关的商人及其有关人等,都在他们的经营场所或者住处供奉炉神。

古代各行工匠很多都要用到火,因此炉神可算是市井中常见的神祗。于是,专门供奉炉神的庙宇出现了,在那些有炉火的地方,或者要借助炉火来制造器具的地方,都要祭拜炉神。同样是祭拜炉神,工匠和平民祭拜时祈求的并不相同。工匠们祭拜炉神是祈求工作的安全,避免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危险,比如火灾或是被炉火所伤等事故的出现,当时毕竞生产力不高,对于整天和火打交道的工匠来说,完全地驾驭和掌控火还是做不到的,而万一失火,将会给工匠们带来损失和伤亡。

因此,人们在小心翼翼地用火的同时,还要恭恭敬敬地祭祀炉神,在祈求用火安全的同时,也希望炉火兴旺,但千万不要因此出了什么差错。炉神就此成为了人们的保护神。

尉迟恭除了门神角色以外,还有另一个身份

尉迟恭塑像

尉迟恭是一个武将,虽然他成为唐朝开国功臣之后,显赫的身份让人忽略了他的铁匠出身,但是铁匠们就是喜欢这个黑黑壮壮的猛将,他们为了名正言顺地供奉尉迟恭,便重新演绎出一段尉迟恭当铁匠的故事。

据说尉迟恭在没有成为一代名将之前,就是一名铁匠。尉迟恭年轻的时候跟着舅舅学打铁,几年以后自己开了一个铁匠铺,靠着这个铁匠铺,他倒也能吃穿不愁。而且尉迟恭每天操着大铁锤上下飞舞,身体也锻炼得更加结实魁梧,臂力过人。

有一天,尉迟恭正在打铁,挥汗如雨,运斧成风之时,忽然一个儒生模样的人站到了他的面前,饶有兴致地看他打铁。尉迟恭以为是找自己打铁的主顾,随口就问:“要打铁么?”那个儒生说:“我不是来打铁的。但我看得出,你是个富贵的人,请赏赐我百两白银吧。”尉迟恭觉得可笑,他说:“银子我可没有啊,一个穷打铁的,哪有什么银子呢?”那儒生说:“此时没有,但可以留个条子,表示一下就好。”尉迟恭听完,想也不想,随手就给儒生写了一百两白银的条子,以替代真的银子。

后来尉迟恭成了武将,开国功臣,真地富贵起来了。一次在清点朝廷发的薪俸时,发现少了一百两白银。尉迟恭突然想起了当年那件事,才知道那儒生不是常人,便建庙宇祭拜仙人。人们把尉迟恭当铁匠的故事说得神乎其神,尉迟恭也明正言顺地成为了炉神。

也有把太上老君奉为打铁祖师的,原来太上老君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成天围着丹炉炼仙丹,铁匠们也愿意攀上三清尊神,因此就把太上老君尊为炉神。有些地方的铁匠还把此事当了真,修建起炉神太上老君的庙,算是正式和太上老君攀上师徒关系。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把太上老君当成三清尊神。

不管怎么说,在铁匠满街的时代,炉神是不可缺少的。除了铁匠们希望炉神保佑自己的铁匠铺平平安安,一般人也祈求炉神保佑,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