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村名趣谈马安冢的传说

冀州历史悠久自古为九州之首,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与故事。单单是村庄的名称就有很多的奇闻异事。现在的衡水市冀州区有四百多个村子,叫某某冢的村就有十几个,像双冢,辉冢,前冢,后冢等等。今天我们说一说冀州城南的东马冢和西马冢。

据传,东马冢和西马冢之间,曾有一座十米高的古冢,以前叫马安冢。关于马安冢的来历,据传和唐代大将尉迟恭有关,他的坐骑乃是一匹乌龙驹,跟随尉迟恭南征北战。当年李世民奉刚刚登基的唐高祖李渊的命令,征讨冀州一代的夏王窦建德。李世民命尉迟恭为先锋,带领兵马来到冀州境地。正好遇见窦建德的大将刘黑闼,二人不由分说立即大战一场,尉迟恭越战越勇,刘黑闼不敌向北溃败。尉迟恭随后追杀,一直追出几十里地,由于尉迟恭的马是一匹宝马,所以他的兵马没有及时跟上。尉迟恭反而中了刘黑闼的诱敌深入之计,这时夜幕降临,尉迟恭孤身一人被刘黑闼的伏兵困在当中。尉迟恭情知中计,急忙催动座下马,挥舞手中八尺钢鞭,奋力杀出一条血路,且战且退。谁知慌不择路,连人带马点进了敌人的陷马坑。这时追兵已近,尉迟恭不禁长叹一声“我命休矣。”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恭的乌龙驹好像感受到了主人的召唤,向后一退,向前一蹿。竟然跳出陷马坑,继续向前跑去。直到天快亮的时候,唐朝的大队人马才赶了上来,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唐兵终于大胜刘黑闼。这时尉迟恭早已人困马乏,伤痕累累。李世民急忙命人把尉迟恭抬进中军大帐,令太医急救。经过救治,尉迟恭终于保住了性命。而他的坐骑乌龙驹由于连夜征战且身中数箭死在了中军账外。据说那匹宝马死的时候仍然端端正正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如雕塑一般。尉迟恭看见宝马重伤而死十分悲痛。命令手下将士每人被一筐土,为战马制坟造冢。几万人马很快就堆起了一座高大的马冢,并命名为马安冢。

后来人们在冢子东西分别建村,便依冢取名,为东马安冢河西马安冢,现简称东马冢和西马冢。只是曾经高大的冢子早已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现在早已荡然无存了。只有马冢的传说依然在人们的口中代代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