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4年時間「掙」得百億資產,如今卻身敗名裂還被判了刑

十三愛財,更愛才,每晚十點鐘,十三與您不見不散!

他用4年时间“挣”得百亿资产,如今却身败名裂还被判了刑

他,本是一名名牌大學的教授,獲獎無數;

卻因為被人排擠,無奈下海,

僅用三四年的時間,創建了27個軟件元,3家上市公司,位列富豪榜第47名;

卻有迅速摔下神壇,惹來牢獄之災,背叛9年。

他,就是託普集團創始人宋如華!

本是鄉間一教書先生,奈何比人下商海!

出生浙江紹興,家境貧困,卻天賦異稟。

16歲參加“文革”後的第一場高考,落榜了。一年後,不言失敗成功考入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在的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系。

21歲大學畢業,成功留下任教,並開始攻讀研究生。

他的課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網易創始人丁磊都曾聽過,1990年獲得該校唯一的“機電部青年教育與人特等獎”,第二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同時還發布了百餘篇技術論文,拿獎拿到手軟。

人紅是非多,開掛的人生宋如紅都還沒享受夠呢,便有人不斷使絆子,讓他入不了黨,還被派到貧困縣支教。

不想賺錢的人民教師,不是好老闆!

他用4年時間“掙”得百億資產,如今卻身敗名裂還被判了刑

心高氣傲的宋如紅,哪能受得了這樣的氣,1992年宋如紅與朋友一起湊了5千元,成立了一間名叫“教授電腦”的店鋪,當年有朋友找他買三臺電腦終端。結果他找到實達電腦程成都辦事處的負責人,剛好趕上對方搬家,宋如華跑來跑去幫忙,結果都還沒付錢,人家就讓他把電腦搬走了。

宋如華正式利用了實達電腦對他的好感,一舉拿下西南地區的獨家代理權,開始了快速發家的歷史。

1994年,成都金牛區稅務局想宋如華訂購了幾臺電腦,在送貨安裝過程中,無意間瞄見了局長辦公司的一份文件,提到要採購一套用於增值稅監管的軟件系統。其實當時的託普根沒有什麼軟件系統,但靠著宋天花亂墜的口才,一舉拿下了四川省多個“金稅工程”。

憑藉這套系統,宋如華順利的將版圖從四川延伸到全國,僅1994年一年就創造了4000多萬的業績。

一夜暴富還未享受卻陷入困頓,創辦軟件園才是真正的開始。

1995年,讓宋如華春風得意了一年,1996年,國家稅務總局要對全國稅務局的計算機稅務系統進行統一,這讓託普一下進入困境。

因為當時的託普主要的業績都來自於“金稅工程”項目,毫無政府背景的託普一下業務盡數萎靡,百萬應收款無法回收,多個辦事處分崩離析,大批技術人員出走。

業務結構單一的託普急需開闢新的財路。

他用4年時間“掙”得百億資產,如今卻身敗名裂還被判了刑

1996年秋,宋如華作為四川民營企業家參加了一場科技部組織的印度考察團,他看到班加羅爾的軟件園非常繁榮,而當時的四川政府渴望推動當地的信息產業。宋如華抓住時機,在程度郊區買了100畝菜地,建設西部軟件園。

短短几年時間,託普就發展成為一家擁有30個軟件產業基地、50多家核心企業的大型應用軟件供應商之一,僅2001年一年,託普就完成產值55億元,實現利稅6.86億元。

而在這場圈地變現的過程中,宋如華真正拿出的錢並不多,因為當時政府轉讓土地的價格非常低,有地地方政府為了業績或推進當地信息化建設,甚至白送,另一方面,有些項目都是銀行貸款,並未花到宋如華現金。

入駐川長征,託普土崩瓦解。

2002年,託普發廣告,聲稱要招聘5000名工程師,結果沒過多久就被爆出:招來的“軟件工程師”不是在上網打遊戲就是在聊天,3家上市公司之一的長征網絡年營收只有3227萬美元,淨利潤卻有2069萬元。

這一輿論,讓銀行、政府慌了,全面抽貸,甚至將託普告上法庭,各地政府也以“開發不力”為由收回土地,曾經宋如華引以為傲的27個軟件園瞬間土崩瓦解。

2001年5月,光大證券就託普軟件股票發行發佈的回訪報告稱,託普軟件10個項目實際投資總額約5.1億元———單個項目投資額最多的是9225萬元,最少的是914萬元。2000年託普軟件實現淨利潤8729.38萬元,超出盈利預測11.71%。2000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50,826.41萬元,上年27,422.14萬元,增長85.35%。然而,到2004年,託普突然報告,這些項目幾乎無一成功

2004年3月,宋如華將託普軟件的股東之位,以2元的價格賣給了自己的部下。

他用4年時間“掙”得百億資產,如今卻身敗名裂還被判了刑

4月16日,託普軟件第一次集中披露了涉訟和擔保事項。同年7月8日,託普軟件又披露了一批未及時予以公告的涉訴案件,涉訴金額4.6億餘元。公司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涉訴金額(本金)179704.19萬元,佔2003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的179.79%。

2013年,宋如華被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挪用資金罪,判處9年有期徒刑。

而他依然並不認為自己有錯,更沒有挪用一分錢!

他用4年時間“掙”得百億資產,如今卻身敗名裂還被判了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