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有公攤?

公攤面積一直被廣大購房者所不屑。但是我們購房過程中又不能不和公攤面積打交道。不論任何人購房,公攤都是要有的。(這裡除了重慶部門樓盤以外)

為什麼要有公攤?

對於公攤面積的存在,在這裡老J只能說存在即是合理。

那麼,為什麼房產銷售當中要有公攤面積呢?

首先,我們來說說公攤面積的組成,拿純住宅為例,從入口開始我們依次來說說:門斗、門廳、大堂、過道、走廊、前室、電梯、樓梯、管井、電梯機房、屋面間、設備用房、外牆和保溫等。

這些部分在我們所居住的樓當中都是必要的組成部分。並且這部分都有建設成本。那麼這部分的建設成本就需要攤到我們購房者身上開發商才能更好的獲利,那麼有人要說,單出售套內面積把共用部分的單價攤進去不就行了嗎?話是這樣說,不過可操作性不強。

對於公攤面積來說,有了公攤面積以後開發商銷售的建築面積就可以更清楚的反應戶型攤到的面積,對於制定房價也有比較好的指導作用。

因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各類建築設計很多。每個樓的公攤面積也不確定。如果將共用部分的面積直接癱在套內的房價上會造成樓盤的價格相差過大的情況出現。

例如,我們要買的房子1萬一平米,我們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就要花100萬。可是這個房子的套內面積只有80平米,如果我們只出售套內面積那麼保證總價不變的情況下,單價就要上漲25%。到這,如果所有的樓盤都是一樣的比例還好。如果說這個樓的套內面積只有70平米呢?公攤更大,反應到單價上就要4286元。這個比例還是很大的。

所以說,公攤面積的加入可以消除樓盤單價上的區別。相同區域的樓也不會因為單價而被廣大購房者認出來了。

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相同的兩個樓盤都是一萬的定價那麼我們哪個樓盤都可以選擇。公攤的差距也不是十分重要了。但是我們買房子,套內面積一樣的房子左邊的樓盤要1.25萬,右邊的樓盤要1.43萬,那麼我們可能就要選擇1.25萬的房子了。

因此,公攤面積也是保證了房產的順利銷售。

為什麼要有公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