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实用策略,为自己孩子收藏!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实用策略,为自己孩子收藏!

1爸妈做榜样,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先看看下面几个情况你都中招了吗?

每天在家大多时候手里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看电视,玩游戏。

陪孩子出去玩,在车上或走路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拿着手机点来点去。

经常在工作、家务或很累的时候,把手机或平板给孩子当玩具玩。

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一直在经过模仿、复刻你的行为和习惯,你怎样去做事,他就会怎样。

所以,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检讨自己。自己从来不读书,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呢?试想,家长每天晚上吃完饭看着电视,玩着手机,从来不看书,却要求孩子看书,这可能吗?

建议爸妈们除了别总在孩子面前使用、玩电子产品之外,还应该拿起书本去阅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另外,这样的亲子时光是不是更加温馨,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忆。

2书要从薄到厚

孩子开始阅读时,爸妈们可以准备一些比较薄的书本给孩子看,让孩子先进入阅读的状态,享受阅读的喜悦,同时挑一些有些漂亮插图或者贴纸,以及能够动手的绘本。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再给孩子看一些比较厚、知识面广的书本,最后再看一些绘本类的名著。通过这样一个由薄到厚,知识由浅到深的过程,会让孩子体会到书本的诱惑,从而爱上阅读。

3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朗读手册》引用了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童年的秘密我们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我们远远没有认识。童书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地藏在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里,借此构建起孩子的价值观。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

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童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书。

阅读是有胃口的,一开始让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慢慢的,其他东西就不爱吃了,他只对肯德基、麦当劳感兴趣,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好东西。读书也是这样,读了一些糟糕的书,对其他的好书就没有鉴赏力了。

4经常送一本书作为孩子的礼物

现在的孩子不缺少玩具和糖果,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孩子的生日时,提前准备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作为赠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亲戚朋友或者孩子的同学庆祝生日的聚会,也可以选择好的书籍作为礼物。

总之,父母可以用各种方式推动和传播"好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一理念,使之慢慢成为家庭的传统和习惯,培养孩子对好书的珍爱和读书的乐趣,其收益远远大于任何礼品。

5"缠着"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和知识讲给父母听

当孩子养成了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以后,为了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家长要有意地"缠着"孩子请他讲故事或书中的知识,或者以相互给对方讲故事为条件,"引诱"孩子讲故事。每次讲完后,家长可以大加赞扬,或"缠着"孩子问这问那,询问故事的细节。这会使孩子以后看书更加细心,也能使孩子产生成就感。这种做法会激发孩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使孩子读书的兴趣更加稳定。

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困惑,而一本好书,可以让孩子在困惑的时候,找到一扇门。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硬把阅读发展为一种单纯的教育工具,否则也就失去了那种轻松自愿阅读的乐趣。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如果孩子真能喜欢阅读、爱上阅读的话,那他自然会从中受益。

6阅读不能急功近利,要静等花开

阅读是一辈子的修行。

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或直接的效果,很多时候它都是一项隐性技能。所以,家长千 万要抛弃通过短时间阅读迅速达到某种效果的想法,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近期多读几本书就能马上写好作文了。

事实上,孩子大量阅读的效果可能会在初、高中才能明显体现出来。日积月累的阅读培养了孩子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项基本能力的提高将大大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写作 。

孩子读书越多,知识和知识之间能够产生的连接就越多,也许某一天能出现爆炸式的绽放。

所以,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实用策略,为自己孩子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