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一代明君

劉秀,字文叔,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開封蘭考縣),東漢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王莽亂政導致天下大亂,他以一介布衣的乘勢起兵。公元25年建立“東漢”。劉秀在位三十三年,大興儒學、推崇氣節,東漢一朝被後世史家推崇為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你所不瞭解的一代明君

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家庭因受“推恩令”的影響,到他父輩時,家庭已經淪落到只能做濟陽縣縣令這種小官了。元始三年(3年),其父劉欽去世,年僅9歲的劉秀和兄妹成了孤兒,生活無依無靠,只好回到祖籍棗陽舂陵白水村,由叔父劉良撫養,成了普通的平民。新朝天鳳年間(14年―19年),劉秀到長安,學習《尚書》,在長安期間,他好俠義,愛打抱不平,結識了一大批有志青年,這些人為他以後建立東漢立下汗馬功勞。你所不瞭解的一代明君

王莽主政期間因推行的改革盲目崇古,不切實際,又觸動了上至豪強、下及平民的利益;加之水、旱等天災不斷,廣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大批豪強地主也乘勢開始反叛。頓時,海內分崩,天下大亂。劉秀回到家鄉,並未立即起兵,而是靜待時局的發展,他經過了深思熟慮,見天下已經完全大亂,於是決定起兵。地皇三年(22年)十一月,劉秀從宛城來到舂陵,會同大哥劉演打著“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旗號,於舂陵正式起兵反莽。昆陽之戰,劉秀與眾義軍一舉殲滅王莽軍主力,他獲首功,王莽政權也因此戰土崩瓦解。但此時一個噩耗傳來,劉秀的長兄被更始帝所殺。哥哥無故被殺,對劉秀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打擊,但是劉秀強忍悲傷,益發謙遜,而且悲憤不形於色,正是彰顯出了劉秀的韜光養晦、隱忍負重。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劉玄謝罪,對大哥部將不私下接觸,雖然昆陽之功首推劉秀,但他不表昆陽之功。但他也明白自己的功勞必會引起更始帝的猜忌,必將走大哥的老路,後來他經過多年的戰場生涯,平定多地戰亂,最後與更始帝決裂。你所不瞭解的一代明君

公元25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於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為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後漢。在經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後,他擊敗更始帝與各地軍閥,整個中華大帝終於又迎來了統一。你所不瞭解的一代明君

對待自己的結髮妻子陰麗華他從為忘記,最後成功讓自己的愛妻當上了皇后。完成國土統一後,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百廢待興的東漢,他勤於政事,多次發佈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詔書,使得自西漢末年以來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淪為奴婢的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也使得戰亂之後大量土地荒蕪而人口又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實行輕徭薄稅,為減少貧民賣身為奴婢,經常發救濟糧,減少租徭役,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罷免貪官汙吏,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光武帝還大力裁撤官吏,合併郡縣,這樣極大的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到劉秀統治的末期,人口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萬,增長了一倍還多,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