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大書院到底是哪四所,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我國曆史上建置書院歷史悠久,於五代開始,初盛於宋,宋朝是文人的天下,因此書院在宋朝期間有著巨大的發展。北宋時期,我國最著名的書院一共有四所。

  1. 白鹿洞書院,在江西廬山下,唐朝李渤與其兄李涉都隱居在白鹿洞,後來他做了江州刺史,開始創建臺謝。南唐升元久固洞建學館,置田產,以李善道為洞主,當時稱白鹿洞國庫。宋朝太平興國二年,江州知州周述上表說白鹿洞有幾千學生,請賜《九經》以供學習,詔從其請,並通過騁站把書送到。南宋淳熙六年,南康太守朱熹重新修建並重制院規,白鹿洞書院開始成為很有名氣的書院。宋代四大書院到底是哪四所,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2. 嶽麓書院,漳州(今長沙)嶽麓,宋太祖開寶九年,漳州太守朱洞姑創建於嶽麓山抱黃洞下,修建講堂五間,齋序五十二間。宋真宗鹹平二年,潭州太守李允則又擴大規模 並請賜給經釋文義疏《史記》、《玉篇》等。之後山長(書院負責人)周式又請求太守劉師道,擴大其居。祥符八年(1015年),頒發經書,並書門匾“嶽麓書院”,於是嶽麓書院聞名天下。宋代四大書院到底是哪四所,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3. 應天府書院,處在商丘,當時屬應天府治,因而得名。祥符二年始建,以曹城為助教,宋朝建國初期,名儒戚同文精通《五經》,收徒上百人講學,曹誠是他的舊鄰居,大力協助書院,並建學臺一百五十間,藏書一千五百餘卷,宋真宗下詔改建為書院,不久便聞名天下。宋初書院多設於山林勝地,唯應天府書院設於繁華 鬧市,歷來人才輩出。靖康國難時(1126),金兵南侵,中原淪陷,應天府書院被毀,學子紛紛南遷,中國書院教育中心隨之南移,應天府書院沒落。宋代四大書院到底是哪四所,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4. 籬陽書院,建在河南登封縣太室山藤 ,於五代周時建立,初名太室書院,宋至道二年(996年)七月,賜院額及印本《九經書疏》,景始二年(1035年),重修太室書院,並下詔改名為籬陽書院。

    書院在整個宋朝歷史上,有著巨大的發展,除上述四大最著名的書院外,石鼓書院、茅山書院也很有名。到南宋後,書院甚至達到了五十多所。這些書院在傳承中華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