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漢昭烈帝劉備(161~223)

為什麼說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劉備

三國時期漢國(習稱蜀國)開國君主。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朝皇室疏宗。早年喪父,家孤貧,與母從販履織蓆為業,好交結豪俠。漢靈帝末年,黃巾起義軍起,他聚徒眾,從官府進行鎮壓有功,除安喜尉。因與郡督郵衝突,棄官亡命。後投靠中郎將公孫瓚,為別部司馬,數有戰功,領平原國相。徐州牧陶謙為曹操所攻,備率兵相救,陶謙死,劉備據其遺命,代為徐州牧。與盤踞壽春的袁術相拒,為另一軍閥呂布所乘,敗歸曹操。操薦為豫州牧,進位左將軍。很為曹操看重。因與漢獻帝舅董承謀殺操事洩,逃至徐州,殺刺史車胄,統眾數萬人。建安五年(200),被曹操擊破,棄妻與子,往依袁紹,極受尊重。官渡之戰後南奔劉表,劉表始以上賓禮待之,使屯新野,後因劉備聲望日高,荊州豪傑歸者日多,於是對他有所防備。曹操北征烏桓,劉備建議襲取曹操根據地許都(今河南許昌東)。劉表未採納。十三年,曹操南伐,劉表卒,子劉琮降。劉備逃至夏口,採納諸葛亮之議,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見赤壁之戰)。又南取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據有荊州之地。十六年,率軍數萬人應益州牧劉璋之請,西入蜀。原為共同制御張魯,抵抗曹操,後兩人失和,劉備攻下成都,推翻劉璋統治,奪得益州。二十四年,擊斬曹操大將夏侯淵,曹操率軍親征,無功而還。劉備遂佔領漢中,為漢中王。同年,關羽被殺,荊州為孫權奪去。蜀國規模自此基本確定。

為什麼說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劉備知人善任,有名將關羽、張飛為左右手;自得諸葛亮,信任專一,言聽計從,措施得宜,故能在地狹民少的蜀地,開創與魏、吳鼎立局面。221年劉備稱帝,國號漢,都成都。當年,興師伐吳,欲報殺關羽、奪荊州之仇。孫權遣使求和,不許。次年,兩軍決戰於夷陵(見夷陵之戰)。因戰略錯誤,且相持七八月,蜀軍疲憊,士氣低落,為吳國大將陸遜所敗,損失慘重。劉備逃歸白帝城,第二年病重,託孤於丞相諸葛亮,不久,卒於永安宮,諡昭烈帝。本文所說的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為什麼說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為什麼說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夷陵之戰要圖

吳軍主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從正月到六月,兩軍仍然相持不決。劉備為了迅速同吳軍進行決戰,曾頻繁派人到陣前辱罵挑戰,但是陸遜均沉住氣不予理睬。雙方成對峙之勢。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

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皆為易燃之物,大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為什麼說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陸遜火燒連營

劉備輸了,為何會輸得那麼慘?總結一下原因分析出以下幾點:

其一,劉備不是打仗的材料,在當時劉備是有名的屢戰屢敗的將軍,未嘗領兵,又不懂軍事,因此才有這樣的大禍。

其二,劉備不謹慎,呂思勉先生說他有憤兵的嫌疑,既然是氣憤下出兵,肯定頭腦不冷靜,頭腦不冷靜的人如何帶兵打仗,做出合理佈局。

其三,當時篡漢的是曹丕,不是孫權,劉備繼承大漢,應該分清主次,居然一股腦的討伐孫權。當時諸葛亮趙雲等人都不贊同劉備的這種做法,可有規勸無效。

其四,劉備部下內部分化,又加上死了大將張飛馬超黃忠等人,著名大謀士諸葛亮未參戰,龐統法正也都早已死掉,這些都大傷元氣,而東吳是抗擊侵略者,同仇敵愾,因此深得人心。

其五,劉備帥人深入東吳重地,而吳國在本土作戰,地理環境瞭解得非常嫻熟,這客觀上對劉備不利。

劉備經過夷陵之戰,早已失掉了銳氣,不久在永安白帝城託孤,草草安排後

事,隨後命喪黃泉。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為什麼說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劉備影視形象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摘自 陳壽《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