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企造假又添實錘,「工匠」爲何變「躬匠」?

看點:從高田公司的“死亡氣囊”、神戶制鋼數據造假,到目前的汽車排放造假,日系造假頻頻發生,日本汽車受到影響的不僅僅只是聲譽。

8月9日,日本國土交通省表示,由於日產和斯巴魯等企業被爆在最後的質檢環節篡改燃油經濟性數據,日本政府已於7月要求23家日本機動車製造商自查產品檢驗流程。鈴木、馬自達和雅馬哈承認存在類似的不當行為。

日系車企造假又添實錘,“工匠”為何變“躬匠”?

三家企業稱,它們給沒能通過檢測的產品發了合格證。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供的數據顯示,鈴木公司在2012年6月以後檢驗的車輛中,數據造假車輛佔比49.9%。馬自達自2014年11月之後,數據造假車輛佔比3.8%,雅馬哈自2016年1月之後,數據造假車輛佔比2.1%。

當日晚些時候,馬自達官方發佈聲明,稱已經向國土交通省提交了報告,對不符合油耗與排放測試流程的車輛進行抽樣檢測。隨後,鈴木,馬自達先後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對造假一事公開道歉。

醜聞頻發

實際上,這並非日本汽車公司第一次被曝出造假醜聞。

日系車企造假又添實錘,“工匠”為何變“躬匠”?

在神鋼造假事件發生前,日本製造業就已頻繁發生醜聞:此前三菱汽車、鈴木汽車、高田氣囊、神戶牛肉先後爆出不同程度的醜聞。聯繫到此前幾年索尼、松下的鉅額虧損,曾經以長於細節、追求精益而享譽世界的“日本製造”從神壇跌落,出現問題的企業涵蓋了冶金、汽車、家電、數碼產品、食品等多個不同領域。

如今,馬自達也加入了日系車企“造假”的行列,只有豐田、本田兩家車企未出現類似事件。

目前鈴木、馬自達和雅馬哈三家企業並沒有暴露太多消息,但按照日產造假的處理經驗來看,三家在日本本土的工廠將面臨停工整頓的可能性,去年日產被爆出之間造假時,被迫停產兩週整頓。尤其是鈴木如此高比例的數據造假,很有可能面臨停產的危險。

日系車企造假又添實錘,“工匠”為何變“躬匠”?

根據日系企業向來精細的成本管理風格,它們一般不喜歡大規模留庫存,一旦停產對其產銷兩端將產生不可估量的損失,其在投行市場的信任評級也可能被下調。而情節相對較輕的馬自達和雅馬哈可能會被要求限期整改,但對於已篡改車型的召回也會對二者形成不小的創傷。

對於已經司空見慣的消費者而言,日系企業造假似乎已經見怪不怪,或許在全球消費者心中,日系車企的工匠精神早就隨著高田氣囊的一紙道歉公文灰飛煙滅。自2015年高田氣囊公開承認氣囊存在安全隱患之後,日系造假風波好似開閘放水,連爆猛料。

2017年8月,日本第三大鋼鐵製造商神戶制鋼被爆數據造假。2017年10月,日產被爆質檢造假。2017年11月,日本斯巴魯承認存在尾氣排放造假,隨後,日本三菱汽車也同樣由於造假問題捲入其中。2018年7月,日產再爆排放數據造假,作為日本第三大汽車製造商,日產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不可小覷,也正是日產如此強大的知名度,將日系企業造假史無前例的推向高潮。

又不涉及中國市場?

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最關心的還是中國市場是否能“倖免於難”。按正常的劇本來看,三家企業的致歉詞裡,顯然不會涉及到日本之外的市場,但對於已經身經百戰的中國消費者來說,這樣的說辭未必能讓他們這麼輕而易舉的信服。

日系車企造假又添實錘,“工匠”為何變“躬匠”?

以去年日產質檢造假為例,儘管日產掌門人一再對外強調,造假不涉及日本以外市場,但國際市場對此說法並不買賬。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以日產在問題曝光後繼續實施無資格檢查,未能充分進行質量管理為由,撤銷了其面向國內生產的標準認證。日產“造假不涉及日本以外市場的說辭”在國際組織強硬的做法面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資料顯示,目前鈴木已經退出中國市場,中國市場最有爭議的就是馬自達。現在馬自達在中國市場的進口車型包括CX-3、CX-5等多款車型。

日系車企造假又添實錘,“工匠”為何變“躬匠”?

馬自達針對JC08(日本機動車燃油排放標準)和WLTC(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油耗測試循環)兩種模式,主要結論如下:

(1)兩種模式下都未篡改或偽造數據;

(2)在JC08模式下,1472輛被測車輛中有72輛的測試數據有不當操作,包括車速追蹤數據在內。所有的測試數據經過再次檢驗,顯示對車輛油耗數據和排放數據標定沒有影響。WLTC模式檢測下沒有任何異常。

馬自達給出了原因,其一,當車速追蹤錯誤發生,系統並不會自動把數據視為無效的;其二,測試流程把決定速度追蹤錯誤數據是否實效的權利給每個檢測員。

同時,馬自達也給出了這一問題的應對措施,升級系統,一旦產生速度追蹤錯誤,該數據自動被列為無效;分配多個員工檢查包括數據追蹤錯誤數據在內的檢測數據。

目前馬自達的日本山口縣防府市工廠生產Axela、Atenza等主力車型,面向日本且出口全球市場。馬自達的泰國春武里府工廠生產馬自達2、馬自達Axela等車型,主要面向東南亞市場。馬自達的墨西哥瓜納華託州工廠,生產馬自達2、馬自達Axela等車型,主要面向北美市場。

日系車企造假又添實錘,“工匠”為何變“躬匠”?

即便是僅只有日本本土車型造假,Axela、Atenza等在全球市場的主銷車型也不可能“倖免於難”,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國市場。但對於已經聽慣了謊言的中國消費者而言,如果馬自達說造假車型不涉及中國市場,你信嗎?

除馬自達外,鈴木和雅馬哈也向日本國土交通省提交了相關報告。馬自達的這則報告詳細地說明了油耗及排放測試不當產生的原因,以及未來的應對措施,但是日系車層出不窮的檢測數據違規等問題,對日系車整體造成了極大的名譽損傷。

鈴木汽車總裁鈴木俊宏在新聞發佈會上對這一不當行為道歉,“大批產品這樣不符合檢測規則,我們務必將慎重對待此事,我們為未能深入並廣泛地教導員工正確操作而道歉。”他還補充稱,當前並不考慮對產品進行召回。

“工匠”為何變“躬匠”?

我們可以發現,諸如神戶制鋼、三菱綜合材料、東麗等數據造假企業,它們都是原材料供應企業,銷售對象也是生產廠商,也就是B2B的銷售模式。同時它們在國際市場中還處於壟斷地位,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另外,日本汽車製造商與這些原材料供應商還存在著大比例的交叉持股情況。也就是因為有著這種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些企業才敢這麼肆無忌憚地造假。

日系車企造假又添實錘,“工匠”為何變“躬匠”?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處於壟斷地位,那麼為何要靠造假來謀取那麼一點點利益呢?其實,日本這些壟斷企業看似風光無比,但事實上,它們的盈利情況並沒有好到哪去。

目前,日本製造業的利潤率非常低,一般都在3%以下,而神戶制鋼的鋼材部門甚至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因此,為了保持銷量,這些壟斷企業必須不斷標榜自己的絕對領先優勢,同時又要壓縮成本,提升利潤率。而想要同時滿足這兩點,篡改數據是最為便捷的方法,尤其是在趕工期的時候。所以,在表面上是因為地位高而肆無忌憚地造假,事實上卻是它們硬撐的無奈選擇。

屢屢出現檢測違規、造假等問題,日本汽車行業的聲譽已經受到了極大損害。日本交通部將更改其部長級條例,要求汽車製造商保存製造車輛的試驗結果, 並採取措施防止篡改結果。交通部部長敬一表示:“這種情況使得用戶們對車輛質量以及汽車製造商的質量控制體系感到焦慮,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日系車企造假又添實錘,“工匠”為何變“躬匠”?

有分析人士認為,日本製造業造假醜聞不斷出現的原因在於,日本國內市場的停滯以及中國、韓國市場的競爭加劇,許多工廠削減了成本,減少了對全職工人的依賴,越來越多地開始使用“非正規”員工——臨時工、兼職人員和短期合同工來完成一些工作。這些非正式員工可以幫助公司削減成本,調整員工隊伍,但這也導致了工人在工廠車間的操作不熟練,降低了標準,增加了錯誤和事故的可能性。

而相關部門對其他公司的調查結果還未出爐,暗示其中可能還有更多的日本車企存在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