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忠義,趙國的公孫杵臼史上無雙

要論忠義,趙國的公孫杵臼史上無雙

公孫杵臼畫像

公孫杵臼(?—前597),春秋時晉國人,其故里在今忻州市忻府區逯家莊。是趙盾、趙朔父子的門客,主要活動在晉襄公五年(前623)至晉景公三年 (前597)。

趙氏門客舍身救孤

公孫杵臼是趙盾最信任的門客。趙盾,即趙宣子,晉襄公六年(前622)起執掌晉國國政20年。公孫杵臼忠心耿耿,深受趙盾信任。趙盾把在今忻州的田邑交給公孫杵臼管理,從而形成了以公孫杵臼故里逯家莊為中心的公孫三社,即中社、東社、西社。

晉景公元年(前599)趙盾病逝,其子趙朔繼任正卿,公孫杵臼便成為趙朔門客。由於司寇屠岸賈仇視趙家,策劃實施了震驚朝野的“下宮之難”, 殘酷殺害了趙家三百餘口。公孫杵臼護主心切,決心保全趙氏孤兒。

杵臼與客友程嬰密議救孤大計,杵臼問程嬰,撫養孤兒和犧牲性命,哪一件事更難?程嬰說,死容易,撫養孤兒難。杵臼聽罷說道,我老了,選擇容易的,困難留給你。於是杵臼抱假孤藏於首陽山,程嬰假裝告密供出杵臼與假孤藏身之處,屠岸賈將杵臼與假孤一起殺害,程嬰則擔當起撫養趙氏孤兒的重任。15年後,在中軍司馬韓厥的幫助下,處死了屠岸賈,終於報仇雪恨。趙氏孤兒趙武繼承了父輩的爵位和田邑,程嬰則選擇自刎以踐行當初與杵臼之約定。趙武悲痛欲絕,將程嬰與公孫杵臼厚葬於家鄉。

要論忠義,趙國的公孫杵臼史上無雙

公孫杵臼墓和忠烈祠

公孫杵臼墓現位於忻府區逯家莊村忠烈祠南200米處。墓地南北長19米,東西寬17米。墓為圓形土冢,高約4米,周長30餘米。墓前立古碑1通,為明代三關兵備副使張鳳羾所立。其陽刻中間大字為:晉義士公孫杵臼墓。上款題:明正德十一年丙子春奉。下款題:敕三關兵備副使西蜀張鳳羾立。背面刻有五言絕句:士見危受命,乘風來此行。酹君一杯酒,千古欲同塋。張鳳羾識。

公孫杵臼墓碑

墓北200米處為公孫杵臼的祠堂——忠烈祠,佔地約7畝。外院南側為古色古香的硬山捲棚頂式戲臺,西側是佔地13畝的公孫文化廣場。內外院由腰廳相隔, 腰廳又名過道廳,面闊3間,內壁為三義救孤故事連環畫。腰廳前立有《九原厚士公孫祠記》 碑1通,功德碑1通。

後院有正殿5間,中間3間的神臺木閣內塑有公孫杵臼夫婦神像,為清代塑像。木閣兩側的柱子上掛有傅山所題楹聯:“打開生死路生也在趙死也在趙,識破難易關難亦存孤易亦存孤。”大殿中檁書“大清道光二十四年重建”, 字跡清晰可辨。

要論忠義,趙國的公孫杵臼史上無雙

忠烈祠

忠烈祠修建始末

據金朝進士南陽何師常於金明昌三年(1192)四月初八日所撰《九原厚士公孫祠記》載:“古之謂之長孝而不造其寺,其中社猶有古冢,以祠荒而遷附路。今未幾旬載,以此祠與州南程嬰祠,乃九原古雙祠也。”又據元至元十六年(1279)中社紳民逯大同等所立的《九原厚士公孫祠記》記載:“此碑今在原頭,碑狀特小,易以摧側,又其石少溫潤之質。中社民逯大同等,懼其日入而字畫剝缺,則前所謂書魚作魯、以虛為虎之謬,殆所不免也。因複次之,以刊於石。使後人仰其祠,瞻其碑,誦其文,知其事,可以移瀆風於淳篤,易薄俗於敦龐。”

由此可見,忠烈祠的故址是原頭(今北關)荒廢的杵臼故祠。為什麼逯家莊人會在金代將荒廢的杵臼故祠從原頭遷到逯家莊呢?這要從逯家莊村名的來歷說起。逯家莊原是原頭逯氏家族的莊子,隨著逯氏家族的發展壯大,更多的逯氏人來到莊子居住,村名便稱為逯家莊。逯家莊人看到原頭的杵臼故祠荒廢后,心中很難受。加之公孫杵臼墓在逯家莊,而祠在原頭,因此逯家莊人才將杵臼故祠和何師常所撰的《九原厚士公孫祠記》碑遷建到逯家莊公孫杵臼墓北200米處,改名忠烈祠,亦稱公孫祠。直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村人又將忠烈祠重建,之後又多次維修,一直保存至今。

要論忠義,趙國的公孫杵臼史上無雙

公孫杵臼在宋代被朝廷追封為“忠智侯”。

忠義精神

是公孫杵臼捨身救孤的核心內容,

“忠”和“義”

在公孫杵臼身上得到完美的體現。

忠義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這種精神也正是需要我們

千古傳頌和弘揚的文化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