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年輕貌美,劉秀對她念念不忘,賢良淑德,甘願讓出皇后之位

東漢光武帝劉秀,本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雖是皇族之後,但到了他這代只是世居南陽一帶的普通平民。兄長劉縯性格剛毅,喜歡結交豪傑,對篡漢的王莽不滿,跟劉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南陽新野,有一個大家族在當地定居,這個人家便是陰氏家族。陰氏家族富甲一方,但因為沒有出現過什麼達官顯宦,所以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比較小。陰家有一個女孩,名叫陰麗華,容貌俏麗,而且孝敬父母,在新野當地小有名氣。一次機緣湊巧,二十五歲的劉秀,在姐夫的帶領下,前往陰家做客,劉秀看到比他小十歲的陰麗華,劉秀一見傾心,對陰麗華念念不忘。

此女年輕貌美,劉秀對她念念不忘,賢良淑德,甘願讓出皇后之位

陰麗華

後來劉秀前往長安求學,在長安的大街上,身為太學生的劉秀,遇到掌典禁軍,保衛京都治安的高官執金吾出行。兩漢時代的執金吾位高權重,儀仗隊伍非常風光,甲冑明亮,車騎隊伍往來不絕,讓人欽羨。年輕的劉秀也感嘆道,“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王莽改制,不切實際,致使天下大亂。公元22年,劉秀追隨長兄劉縯在宛城起兵。劉秀兄弟的起義軍,會合反對王莽的綠林軍各路兵馬,實力迅速壯大。不僅擊敗了前來進剿的王莽軍隊,還擁立西漢宗室劉玄稱帝,年號“更始”。劉秀兄弟和其他皇族對綠林軍擁立的更始帝不滿,而更始帝嫉妒劉秀兄弟在昆陽之戰立下的功勞,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難免刀兵相見。

此女年輕貌美,劉秀對她念念不忘,賢良淑德,甘願讓出皇后之位

劉秀和陰麗華

公元23年,大司馬劉縯被更始帝處決,更始帝本想對劉秀下手,但劉秀在昆陽之戰立下首功,影響很大。於是更始帝暫時放過劉秀,而劉秀也自稱自己有罪,交出兵馬,回到老家南陽郡。

此女年輕貌美,劉秀對她念念不忘,賢良淑德,甘願讓出皇后之位

劉秀和陰麗華

跟隨劉秀作戰的陰氏族人陰識,是陰麗華同父異母的兄長。他看到劉秀在反對王莽戰爭中脫穎而出的功績,認為劉秀將來能成大事。於是說服親族,將陰麗華許配給劉秀。時年二十八歲的劉秀,終於得償所願,迎娶了時年十八歲的陰麗華,完成自己年輕時的願望。

更始帝命令劉秀擔任大司馬,卻不給他軍隊,讓他帶領幾十人去平定河北之亂。劉秀將新婚妻子陰麗華安頓到南陽新野老家,率領精銳奔赴河北。前往河北的劉秀,擊敗王朗,收編銅馬軍勢力,坐擁精兵十幾萬。而且為了獲得盤踞在河北的地方實力派——真定王劉揚的支持,劉秀迎娶真定王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達成政治聯姻,並跟她生下長子劉疆。

此女年輕貌美,劉秀對她念念不忘,賢良淑德,甘願讓出皇后之位

劉秀和陰麗華

等到陰麗華再次見到夫君劉秀的時候,已經是兩年之後。入主洛陽的劉秀,已經是今非昔比。登基稱帝的劉秀,派人將陰麗華接到洛陽,陰麗華看到郭聖通和劉疆出現在劉秀的身邊,感慨非常。

當時劉秀尚未立後,郭聖通和陰麗華都位列貴人之位,劉秀本打算立原配發妻陰麗華為後。但陰麗華出於對局勢的考慮,認為劉秀已有跟郭聖通所生的長子劉疆,而自己目前沒有為劉秀生下子嗣。而且郭聖通的舅舅劉揚手握重兵,陰麗華為丈夫著想,主動讓出皇后之位,安撫郭家親族。

此女年輕貌美,劉秀對她念念不忘,賢良淑德,甘願讓出皇后之位

郭聖通

劉秀對陰麗華的識大體非常感動,陰麗華受到劉秀的寵溺,即便率軍出征,也要帶著陰麗華一起。而郭聖通皇后的舅舅劉揚也因起兵反叛,被劉秀的部將耿純擊殺。

陰麗華在河北前線,為劉秀生下的四子劉陽,劉陽後來改名為劉莊,成為東漢的第二個皇帝。此時的陰麗華因為得到劉秀的寵溺,加之劉秀也對失寵抱怨的郭聖通皇后心懷不滿,逐漸疏遠。公元41年,光武帝下詔廢了郭聖通皇后,改立陰麗華為後。郭聖通所生的太子劉疆,怕將來生變,於是主動讓位,被轉封為東海王。

此女年輕貌美,劉秀對她念念不忘,賢良淑德,甘願讓出皇后之位

郭聖通

郭聖通被廢,但沒有被打入冷宮,而是善待她,允許她前往兒子中山王劉焉處居住。因為陰麗華得寵,所以“子憑母貴”,四皇子劉莊被封為太子,劉秀、劉莊父子善待郭氏家族,這跟陰麗華的賢良淑德有直接關係。

此女年輕貌美,劉秀對她念念不忘,賢良淑德,甘願讓出皇后之位

劉秀和陰麗華

公元64年,陰麗華病故,得年60歲,被追諡“光烈皇后”,跟光武帝合葬原陵。陰麗華相夫教子,劉秀和劉莊受到影響,都是仁德之君,寬厚待人,因此陰麗華也被評價為是“一代賢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