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隻知更鳥》:良知沒有從衆原則

靜心讀書/《殺死一隻知更鳥》:良知沒有從眾原則

書中講述了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一個叫梅姆鎮上的故事,故事以6歲的斯科特為敘述者。她和哥哥以及小夥伴吉姆都都對遠處的房子頗感興趣,他們聽說房子裡住著一名怪人。對此,他們感到既好奇又恐懼,並總想去探究一二。但他們的父親芬奇•阿蒂克斯卻告訴他們不要去打擾本已非常可憐的人。後來,他們的父親芬奇•阿蒂克斯以白人律師的身份,秉持著公平公正的態度為被控強姦的黑人湯姆辯護,引起了小鎮上很多白人的不滿,這些人對芬奇的做法頗有微詞,畢竟在當時的美國種族歧視正大行其道。在庭審中芬奇指出對湯姆的控訴有悖事實,但陪審團仍將湯姆定罪,後湯姆因越獄被槍殺。誣陷湯姆的被害人瑪耶拉的父親鮑伯•尤厄爾為了報復,在萬聖節之夜襲擊了斯科特和吉姆,幸好怪人挺身而出,救了孩子們。混亂中,尤厄爾被匕首插死。最後,海克警長認為尤厄爾咎由自取,不應該再追究無辜者的責任。

本書以“知更鳥”命名,然而,我讀了半本書後發現名字與內容好像並沒有什麼關係,幸好後來書中給出了答案。原來“知更鳥”是作為一種象徵符號存於故事之內的,記得書內芬奇•阿蒂克斯在一次談起打鳥時,對孩子們囑咐的一段話很好解釋了小說名字的來源,他告訴孩子們: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罪惡的事情,因為它們只是盡情為人類唱歌,從不破壞我們的花園,從不在穀倉築巢,從不做危害人類的事情。由此可見,“知更鳥”更像是無辜者的代名詞。我們可以在書裡找到很多這樣的“知更鳥”,不僅僅被誣陷的湯姆是,怪人也是,貧窮的農民坎寧安是,甚至被父親強迫毆打的瑪耶拉也是“知更鳥”。但人類的偏見,卻讓無辜者遭到絕情的獵殺。

在種族歧視盛行的社會,不去傷害一隻“知更鳥”的行為是無聲的對人性的呼喚,我們可以看到,芬奇•阿蒂克斯在當時以一種不帶種族偏見秉持正義之心為湯姆辯護的行為,潛移默化地改變周圍的一些人,喚醒他們內心深處善良的本質,這是這個故事讓我感到溫暖的地方。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感知到這世間還有不可毀滅的愛與真知。

偏見消滅肉體,也會扼殺良知。在種族歧視下,這種偏見就如書中所言:“大部分白人都秉持一種邪惡的假設,即所有的黑人都撒謊,所有的黑人都不道德,所有的黑人男子在女人面前都不規矩,這種假設關聯著他們的精神品質。就像有些黑人規規矩矩、清清白白,他們安靜、禮貌、謙虛,但我們卻要偏執地認為所有的黑人都是無賴而去傷害他們。”但是,我們有少數人也相信“在種族歧視盛行的社會,也有這樣幾個人,他們相信公平原則不僅僅侷限於白人,而是適用於每一個人。”我們不能因為偏見放棄良知,因為人的良心是根本沒有從眾原則可遵循的,在任何事情面前,在我們能和別人過得去之前,我們首先得過得去自己的良心,而且必須把它堅持到底。這種堅持就算還沒開始我們就已經知道自己會輸,可還是無論如何依然要去做,我們不一定每次都能贏,甚至贏得非常少,但有時也是會贏的。

靜心讀書/《殺死一隻知更鳥》:良知沒有從眾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