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94年網際網路」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類似“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當前的區塊鏈產業被形容為一座類似“94年互聯網”的金礦,一切都方興未艾。越來越多國內外金融巨頭投身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研發,IBM和微軟等主流技術公司的全面介入進一步加速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和系統化,區塊鏈領域的投資更是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2015年被業界視為區塊鏈元年,2016年則是區塊鏈產業深化發展和全面加速前行的一年,目前的區塊鏈技術究竟成長到了什麼地步?離真正規模化的應用還有多遠?本文將為您全面梳理。

1、區塊鏈和比特幣的關係?

區塊鏈技術是隨著比特幣的誕生而出現,但並不能簡單將二者的概念等同。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但日漸獨立於比特幣,由於其自身技術的成熟程度與安全性等優點,可以在多個領域發揮作用,應用領域及發展潛力巨大。

類似“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比特幣自2009年誕生以來,目前已擁有超過100億美元的總市值,日均交易市值最高達到25萬美元/人,日交易量峰值達到3500萬美元。比特幣七年的運行足以證明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性與可靠性。

簡單來說,區塊鏈類似於一個公共信息記錄本,所具有的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以及匿名性等五大特徵,使其在金融領域具有天然優勢,可以降低審核清算成本,減少對中心節點的不信任,讓金融資產的流動更加透明便利。(更多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介紹請點擊《一文讀懂顛覆式創新技術——區塊鏈》)

事實上,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的確逐漸由數字貨幣向“區塊鏈+”過渡,由金融領域逐步向物聯網等非金融領域延伸。

類似“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2. 區塊鏈技術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誠如此前在上海舉行的“2016第二屆全球區塊鏈峰會”上眾多業界專家所共識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離所謂“顛覆”或是“重塑”現有模式還為時尚早。但是,自2015年底以來,區塊鏈技術的確逐步開始有了落地的進展。

9月初,巴克萊銀行和以色列一家初創公司共同完成了全球首筆區塊鏈貿易結算,打響落地第一槍。該筆交易擔保了價值約10萬美元的奶酪和黃油產品,結算在巴克萊銀行下屬的Wave 公司開發的區塊鏈平臺執行完成。通過區塊鏈技術,傳統需要耗時7至10 日的交易處理流程被大幅縮短至僅不足4個小時。

此外,2015年10月,納斯達克成功搭建區塊鏈證券交易平臺 Linq。Linq 是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建立的金融服務平臺,將作為私人公司股權的管理平臺,同時也是納斯達克私人股權市場的一部分,為企業家和風險投資者提供服務。

商業應用落地的標誌性時間,極大的提振了行業信心,從實踐上驗證了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傳統商貿領域是可行的。從應用上來說,區塊鏈技術將率先在信用成本較高的金融領域最先落地,對應的投資領域涉及跨境支付,證券交易結算及證券發行等。

類似“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3. 作為區塊鏈最早應用的數字貨幣的前景如何?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目前在海外市場已經產生了相當程度的市場接受,線下越來越多的商場接受數字貨幣的付款,再到比特幣借記卡的出現。隨後,又接連湧現出萊特幣(Litecoin)、瑞波幣(Ripple)等形式多樣的數字貨幣。

官方數字貨幣方面,各國政府作為貨幣革命的決定性力量,政策推進速度更是遠超預期。英國央行在今年 3 月即宣佈發佈數字貨幣 RSCoin 代碼並進行測試。今年4月,德勤宣佈完成區塊鏈與愛爾蘭銀行系統的融合,將利用區塊鏈的優勢協助愛爾蘭銀行完成國際投行為客戶推薦投資產品項目。

類似“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4.就金融領域而言,區塊鏈技術將對不同的機構分別產生怎樣的影響?

目前在技術層面上,我國整體上仍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1-2年,但發展勢頭迅猛,在應用落地層面也展開積極嘗試。根據中國分佈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Ledger)披露的最新階段性成果,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或按照以下順序落地。

首先是場外業務,因為它是離散的,流動性低的,量相對不大的,涉及用戶也相對不是那麼多的,可以率先落地。接下來是場內的交易後業務,比如以證券市場為例,可能會涉及到交易所、中國結算和證券公司三邊之間的交易後處理,清算結算對賬等。第三個是業務沙箱,類似於上海自貿區,作為業務特區,其風險能夠嚴格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相對可控。最後是國際化業務。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區塊鏈基於其技術屬性,並不會從根本上撼動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的商業模式,而是從底層框架著手,以技術為核心力量推動行業發展。

對銀行業而言,支付結算、信用證、票據、跨境支付等領域有望率先展開應用。區塊鏈將使相關業務更高效、更安全。

對於支付清算,區塊鏈技術將實現點到點交易,以節約成本。根據麥肯錫報告測算,將使每筆支付節約9美元費用,從26美元減少至15美元。對於票據和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減少人力的介入,使渠道更為暢通。據麥肯錫測算,將對於銀行節約135-150億美元運營費用。

總體而言,區塊鏈可以使銀行的基礎架構得到優化,中後臺業務比如清算和結算可以做很大的改進。因為區塊鏈技術下數據不可篡改,能夠提供較強的安全性,同時大大提高清算系統速度,能節省下大量人力。

2015年9月,全球銀行巨頭組建 R3聯盟,成員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四十多家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國內方面,2016年5月成立的金鍊盟,已集結了包括微眾銀行在內的60餘家金融機構,接下來也將有更多國家級的金融機構參與到區塊鏈應用實際的探索中。

對於證券行業,該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交易清算、結算的速度,並顯著降低系統性風險以及資本成本。區塊鏈技術可以簡化交易後的結算和清算流程,減少需要人工完成的核實工作,實現實時結算和登記的(T+0)。區塊鏈能將效率提升到分鐘級別,這能讓結算風險降低 99%,從而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和系統性風險。高盛報告指出,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機構與證券結算公司的協調,為美國每年節約20億美元左右的成本。

此外,對於保險業,區塊鏈技術將擊破傳統保險理賠難的痛點,點對點的互助保險也將成為現實,資金歸集和分配將更加透明化,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對於基金行業,將幫助其在清算和結算方面減少人力成本;對於審計行業,區塊鏈可記錄並更新所有參與人和公司的數據,協助審計師有關企業相關信息的審核,從而解決以往信息由人力核實的問題,大幅降低成本,德勤已經推出了一站式區塊鏈軟件平臺Rubix。

類似“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5. 監管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的態度如何?

從政策監管的角度來看,繼今年年初周小川行長稱中國央行部署力量研究區塊鏈應用後,政府監管機構頻頻表態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然而在此基礎上,區塊鏈技術原先“去中心化”特點的應用可行性實際上是值得商榷的。

正如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在“2016年全球第二屆區塊鏈峰會”上所指出的,完全去中心化的結構,只適應於比特幣這類流量比較小、每秒幾筆低品質的交易。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迭代演進,去中心化已經不再是區塊鏈固有的特徵,對於高品質的,特別是金融領域來說,去中心化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建議,把分佈式定義為區塊鏈金融主要的技術特徵。

同時,金融的本質是讓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就一定要鑽進法律和監管的籠子裡,新技術在金融方面的應用不應該去中心化,更不能夠去政府、去監管。

6. 區塊鏈還將在其他非金融領域有哪些應用?

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理念與物聯網未來發展趨勢相契合,將引領物聯網逐步自治。正如方正證券指出,區塊鏈技術很好的解決了物聯網生態系統中的兩個核心痛點:基礎設施投入、維護成本高昂以及數據安全問題。它提供了一種創建共識網絡的方法卻無需信任單個節點,數據存儲方面也不需要存儲於一箇中央服務器中,而是通過共享給網絡中的所有節點。

類似“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2015年1月,IBM 和三星攜手,公佈了ADEPT (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Peer-to-Peer Telemetry去中心化的對等網絡自動遙測系統)計劃,這是一個基於比特幣區塊鏈技術的物聯網系統。兩家公司計劃打造一個能自動檢測問題、自動更新、不需要任何人為操作的設備,這設備也將能夠與其它附近的設備通信,以便於為電池供電和節約能量。

此外,方正證券也指出,區塊鏈技術還可以解決醫療領域中數據隱私等問題,例如電子病歷的保管、基因數據的安全儲存、藥品防偽等。

7.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資本市場的進程如何?

2015 年以來,區塊鏈技術的顛覆性潛力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使其成為全球創新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受到風險投資基金的熱烈追捧,尤其是美歐中成為主要市場。

根據中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新浪科技發佈的《 2014-2016 全球比特幣發展報告》顯示,截至 2016 年 6 月,區塊鏈行業獲得的投資總額已經超過十億美元。

類似“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Startup Management 基金創始人Mougayar更是預測, 2016 年將有 15 億美元規模的非貨幣性資產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同時投資於區塊鏈相關初創企業的風投規模將超過 25 億美元。

國信證券指出,中國市場中,僅2016年上半年以來A股就曾經歷兩次區塊鏈熱潮,分別在3月中旬~4月中旬,5月中旬~6月底。

類似“94年互聯網”的區塊鏈技術目前進展如何?

我國也湧現了大量優秀的區塊鏈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其中包括萬向控股與分佈式資本斥資1.5億元人民幣投資的矩陣金融,這是目前國內區塊鏈領域金額最大的一筆A輪投資。

對當下區塊鏈的概念性火爆和資本追捧,矩陣金融的創始人兼CEO孫立林表示,當前的火熱是行業發展的正常現象,泡沫是從側面佐證資本對這個方向的長期看好。但想要在這個領域真正能夠做好,僅僅在技術上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厚的積累是不夠的,一定需要通過長期沉澱對於金融邏輯有著深刻理解。因此期待看到跨界的公司能夠找到自己立足的根本,而不是盲目的追逐商業概念。

8. 接下來區塊鏈技術還有那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國信證券指出,目前區塊鏈技術首先還是要解決擴容和速度等技術優化的問題,此外還有應用場景中落地方式是否能和現有技術相結合、是否能解決行業中的痛點等問題。

1. 擴容問題:現在區塊鏈更多存儲的是文本,存儲文件是很難。每個區塊存儲只有 1M,最大的比特幣區塊鏈上現在有 41.9萬個區塊,合集 410G。

2. 交易速度慢:無法處理股票交易所這麼大的併發量,不能做高頻交易。比特幣區塊鏈交易頻率約 6.67 次/秒,每次交易需要 6個區塊確認, 10分鐘才能產生一個區塊,全網確認一次交易需要 1個小時。

方正證券指出,出於監管的必要性,目前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公司並不多,且尚處於開發、測試階段,離落地尚遠。因為區塊鏈是一個沒有準入、完全開放的系統,在身份驗證、合規性、交易的安全性、反洗錢、數據隱私等多方面都面臨很大挑戰。其去中心化特性在政府或者監管層面很難被完全接受,應用領域也將從中心化程度較弱的方向開始拓展。

因此,區塊鏈技術的商用價值仍有待探索,目前國內大多企業也的確處於初創階段。

根絕麥肯錫發佈的區塊鏈效用路線圖,2014年至2016年是區塊鏈技術評估階段,各類技術團體組織、金融機構將評估技術的應用價值;2016年至2018年將進入概念驗證階段,能夠判斷技術是否可行及是否可擴展,尤其是區塊鏈的性能、成本、速度和規模能否超越傳統的金融體系;

2017年至2020年,區塊鏈基礎設施將進入形成階段,開發全面的用戶接口,充分利用API接口進行產品開發,實現更少的人力,並且通過共享基礎設施來降低成本;到2021年以後,將真正進入資產擴散階段,區塊鏈技術將得到全面應用。

正如貿易清算公司DTCC董事長兼CEO Mike Bodson所說:“市場可能高估了區塊鏈技術未來兩年對行業的影響,但同時低估了未來10年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