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女兒是叫「格格」嗎?

從前,人們都把皇帝的女兒稱為“格格”,自《還球格格》搬上銀幕後,令“格格”一詞再度深入人心。許多人認為,皇帝的女兒就是格格。實際這卻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是許許多多關於清朝的電影、電視劇誤導了人們對“格格”一詞的認知。在實際的歷史當中,清朝皇帝的女兒並不叫格格。

皇帝的女兒是叫“格格”嗎?

皇帝與公主

“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後金初年,大汗的女兒,貝勒的女兒或者是一些未出嫁的女子被稱為“格格”。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1636年),開始仿效明朝制度,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皇帝的女兒是叫“格格”嗎?

固倫和孝公主——乾隆皇帝最小且最愛的女兒

《請史稿》中有明確的規定:公主之等二,就是分為兩等:一是固倫公主,二是和碩公主。滿語“固倫”是天下的意思,皇帝是九五至尊,所生的女兒自然得配”固倫”二字。也並非所有的公主都能有“固倫”的名號,只有皇后生的女兒才能受封為固倫公主,其餘的嬪記們所生的女兒自然應該列入第二等,受封為和碩公主。固倫公主和和碩公主分別代表地位的高低。

皇帝的女兒是叫“格格”嗎?

和碩端柔公主——清朝雍正皇帝的三公主

而《還珠格格》電視劇裡提到的小燕子和紫薇,前者與皇帝沒有血親關係,因為有功於國家,所以被視作女,後者是皇帝在民間的私生女,而紫薇的母親夏雨荷也沒有正式嬪妃的封號,可視為庶出。二女可得的是“和碩公主”的封號,享受和碩公主的待遇,不應降級為“格格”。

皇帝的女兒是叫“格格”嗎?

格格

事實上,“格格“是專門用來稱呼王公貴胄的女兒的。順治十七年(1660年)開始把“格格”分為五等:

1、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2、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3、多羅貝勒 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4、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5、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6、鎮國公、輔國公以下的女兒,都稱之為“宗女”。

皇帝的女兒是叫“格格”嗎?

格格

​“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由此可見,現在影視劇中把皇帝之女稱為“格格”是不準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