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畢業生月薪1萬,老闆卻不願意給三年的老員工漲薪

雖然聽起來好像很誇張的這個標題,其實在職場中早已司空見慣。

“想加薪,先跳槽”——這彷彿已經變成了辦公室的一個常識,但有很多管理者忽視了這個管理陷阱中的一個重點:有些人跳槽,不是因為新公司的待遇太高,而是因為原公司待遇太低了!

新來的畢業生月薪1萬,老闆卻不願意給三年的老員工漲薪

試想一下,你在公司裡勤勤懇懇幹了三年,有熟悉的客戶,有熟練的業務,考核每次超額達成,但是三年了月薪只從4.5k變成5k;然後你去找老闆說想漲薪的事情,老闆和你講“大環境不好”、“年底給你漲”、“期權池會有你”……OK,你辭職,新公司給你月薪12k,各種紅包福利加起來都比原公司的月薪高。

然後你的前老闆才慌了神,趕緊招了個一竅三不通的新人,期望薪資還是“10k”,幹啥啥不會還只能供著,這時候他才會後悔:“我怎麼就這麼蠢呢?寧願月薪1萬招新人,卻不願給月薪5千的老人漲薪。”

新來的畢業生月薪1萬,老闆卻不願意給三年的老員工漲薪

這種事我還經歷過一次,當時我跟我的老闆吵架。那時候我一個人幹了媒介經理、雜誌編輯、網站編輯和策劃文案四個人的活,兩年半一分錢沒漲,然後我跟老闆提了一下,他很爽快地答應了,給我漲了500,然後招了個剛畢業的妹子幫我分擔壓力。

有次妹子工作出了差錯,老闆連帶著把她和我都一起罵了。

後來聊起來,那妹子告訴我她剛進來,薪水很低,才6000塊。我嘴上笑嘻嘻,心裡真的很憤怒,因為我幹了兩年半,漲了500,才6500.

人家拿著和我差不多一樣的工資,然後我這每天還巴巴地給人家上課呢,動不動還要親自給她寫篇稿子,做個PPT什麼的,什麼是新時代的雷鋒精神啊,我就是啊!

這活兒,愛誰做誰做吧,反正老子不幹了,受夠了。

新來的畢業生月薪1萬,老闆卻不願意給三年的老員工漲薪

辭職之後我找了家新公司面試,HR最後問了我的期望薪資,我看著她客氣的表情,咬牙喊出了自己的“天價”。結果人家HR表情紋絲未動,微微一笑,接著詢問我最快到崗時間。

我知道,穩了。

一個人,無論體制內外,都應該保持隨時提出離職的能力。

其實這話真沒錯,市場是唯一的試金石,你是不是金子,可能自己心裡真的沒有數,但我告訴你,市場有。

新來的畢業生月薪1萬,老闆卻不願意給三年的老員工漲薪

寧願月薪1萬招新人,卻不願給月薪5千的老人漲薪,大概有兩種心態造成這種情況:

一種我稱之為“管理者的短視”,即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給予員工及時、足夠的回報激勵,那就會給老員工造成一種巨大的恍惚:夢想的確是有的,但只是老闆的夢想,我們所有人拼命努力,卻僅僅成就了老闆一個人的夢想!

另一種我稱之為“管理者的愚蠢”,就是裝傻充愣型的。我知道你的價值,我也知道現在給你的待遇有點太低了,有點委屈人了——但是呢,你都不提,那我就不提咯,你要是提呢,我就表演一番左右為難,然後象徵性地給你漲點。

新來的畢業生月薪1萬,老闆卻不願意給三年的老員工漲薪

很多老闆都感嘆棟樑難尋,但恕我直言,依某些老闆的格局和做派,還真不是人才難尋。實際上,真給你個趙子龍,你也未必接得住。加之高傲的心態,老骨幹辭職的時候,很多管理者就覺得,雖然可惜,但企業離了誰都能轉。中國嘛,最不缺的就是低廉勞動力。

但是管理者往往忽略了人性的因素,人性裡,有一個普遍的心態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尤其是當外界的信息或者說一個外來者,帶來了新的“價值比對”後,所有的知情人都會重新評估自身的價值。

所以老員工,尤其是公司核心骨幹的離職,是一場“瘟疫”,最容易傳染,並擴散為一場“人事災難”。

試想,如果類似情況的老員工,轉身就找了一個年薪double的新工作,團隊裡的其他人會怎麼想?

新來的畢業生月薪1萬,老闆卻不願意給三年的老員工漲薪

馬化騰在騰訊創辦不久後,就向早起的核心員工承諾了期權。後來騰訊準備上市,那個時候,中國互聯網企業是最熱衷於在美股上市。登陸納斯達克,是無數互聯網創業者孜孜以求的夢想。

但馬化騰最終選擇了在香港上市,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承諾給員工的期權,他想以較低的價格在上市前完成購買,這對員工最有利。不過美國資本市場是排斥這麼做的,但在香港是被允許和普遍認可的。

最終,馬化騰選擇了在香港上市。現在,騰訊創始團隊裡,如今隨便拿出一個人,身價都是幾十上百億。

你不能光眼紅人家首富的座位,卻看不見小馬哥該有的作為和格局——請高度注意我的用詞,是“該有的作為”,而不是“慷慨”,因為那本來就是人家應得的。

牛逼如騰訊,定非馬化騰一人之功,江山是大家打下來的,吃肉的時候,不能只給人家喝湯。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所謂“捨得”之道,懂得的人數以億計,真正能踐行的,卻是寥寥。

新來的畢業生月薪1萬,老闆卻不願意給三年的老員工漲薪

關注「世維學社」,get完整版餘世維老師的職場演講視頻,

因為實用,所以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