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小男孩2年内积累4000万粉丝,不卖萌,他靠的是什么?

一禅:师父,师父,为什么......阿斗:一禅,大概是因为......

看到这个对话,许多人一定觉得特别熟悉。没错,这就是爆款短视频《一禅小和尚》的经典对白。

一禅作为一个7岁的小男孩儿,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可爱机灵,经常问出一些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道理的问题。而师父阿斗是一个阅历丰富的老和尚,他的回答充满哲理,发人深省。

这样一对CP常居深山,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对于大部分在生活中忙碌拼搏的人来说,这就是向往的生活。

在网红、搞笑、模仿、草根文化等盛行的短视频领域,《一禅小和尚》就是一股清流,它总是以充满哲理的对话引发我们的思考,将我们带入一个安定的内心世界。

1

爆款短视频的孵化平台

《一禅小和尚》是大禹网络旗下的头部IP,2016年开始在全网上线。时至今日,它已经更新了100多条短视频,在各大平台的累计播放40亿次以上,积累粉丝4000多万,其中抖音粉丝就有2458万。

与此同时,它的视频质量还获得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为8.9分,B站更是高达9.6分。

这样一款爆红的短视频产品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大禹网络,这家公司全称“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诞生在北京,创立团队全部都是国内第一高校北大的研究生。

大禹网络的主要业务为新媒体、数字游戏和数字动漫三大板块,它对自身的定位主要包含两个将角色:一个是内容生产商,一个是IP孵化平台。

基于这样的自身定位,大禹网络在不断地生产优质的视频内容,并且特别注重培养IP,发挥粉丝经济的优势。

到目前为止,大禹网络在短视频领域已经拥有了10多个头部IP,其中包括:一禅小和尚、毒角SHOW、野食小哥、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拜托啦学妹等。

此外,还有近40个其他IP,这些IP为大禹网络累计吸纳了超过2亿的粉丝和100多亿的视频播放量。

2

一禅小和尚靠什么吸引你?

在短视频急速发展的2016年,大禹网络顺势推出了《一禅小和尚》,定位为2分钟左右的短视频。

1. 3D动漫更加真实

在美女和帅哥盛行的网络时代,一禅团队首先想到的是要让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现实,别搞成了二次元画风,这样才能拉近受众的心理距离,让人们看起来觉得真实并且能够触到痛点。

所以,他们选择了3D动漫的形式。

但是,3D动漫制作繁杂,十分考验团队的能力,如果一个细节稍不注意,人物就会显得生硬、难看、不真实。

对此,团队的技术人员在不断地改进,随着剧集的更新,人物变得更加鲜活、有趣。

2. 编剧平均30岁,阅历丰富

一禅小和尚吸引人观看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一禅和师父之间的对白内容,这十分考验团队的文案人员。它的文案审核十分严格,提交10篇可能被毙7篇。

为了让内容能够抓住人们内心的痛点,70余人的团队就有10人是编剧,并且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上。只有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够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文案才能更“揪心”。

有人说,一禅小和尚的内容都是鸡汤,总是充满正能量,一时激动之后你还是得面对残酷的生活。

这算是在如今网络语态之下的无奈吧!鸡汤内容能够吸引大量粉丝,只有拥有一定的粉丝资本,你才可以逐渐上升为高大上的内容。

没有粉丝的加持,再好的内容也是白搭!

3. 人物、场景不断扩充

在内容元素上,一禅也在不断的演变。随着制作的不断深入,它的场景更加丰富,景色越来越美。从山水树林到花鸟虫鱼,从庭院楼阁到朝晖夕阳,一条短视频一个场景,充满着变化。

同时它的人物也有所扩充,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一禅和师父,逐渐增加了老顽童爷爷、小夭、乌咚、阿难和尚等人物,故事题材和情节设计更加丰富。

4. 差异化的品牌才能深入人心

《一禅小和尚》之所以能从庞大的短视频大军中脱颖而出,在于它差异化的品牌理念。

当别人都在卖萌、搞笑、甚至自残来博眼球时,它却远离世俗尘烟,躲到深山老林,开辟了一个精神家园。

自媒体时代许多个体都可以生产自己的短视频,展现自己,博取关注。短视频疯狂的背后是孤独的人群在集体宣泄自己的情绪。

无数的媒体在瓜分着我们的注意力,碎片化的阅读和观看让我们的精神极度空虚。

你一定有这样的感觉:在刷了几个小时的抖音或者快手之后,发现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做,内心一无所获,但你却仍然不想停下来。

一禅小和尚很好的抓住了你这种空虚感,给你灌输一些精神能量,让你对生活充满希望,然后就可以继续刷抖音和快手了。

3

商业变现能力才是长久之路

一禅小和尚不是公益视频,它做得再好也要回归商业的本质——获取利益。它的获益周期可能相对较长,但也正走在商业变现的路上。

去年9月,一禅小和尚的漫画图书上市了。近日,大禹动漫又发布了一款以一禅为主题的心经礼盒,正式开启了电商业务。

沉淀两年,一禅已经不再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男孩了,他开始把手伸向了我们的钱包。

一禅可以说是国产动漫在短视频领域的全新尝试,团队的野心也不止于此,他们企图通过“自媒体—网站—大电影”的成长路径进行IP升级。

在喧嚣的网络时代,人云亦云者终将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只有找到自身的特色,建立差异化的品牌,才能够鹤立鸡群,站在众生仰望的高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